生活就像淅淅瀝瀝的細雨一樣,一滴一滴地下著,從不間斷,每天都是如此;而幸福就好像飲水一樣,冷暖自知,其實,幸福是用心去體會的。隻要我們用心生活,用心感覺幸福,當我們的心裏感覺到幸福時,我們就是幸福的。
Lesson9
不如意事常八九,踩著困難向前走
如果說成功是你夢寐以求的紅玫瑰,那麼挫折就是那遍及周圍的針刺;如果說成功是白天的太陽,那麼挫折就是黑夜的星辰,沒有星辰的降落就沒有太陽的升起;如果說成功是甜果,那麼挫折就是酸果,甜果最初是酸苦的……
1.鬥誌往往被安樂的生活吞噬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
——魯迅
美國康奈爾大學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
有一次,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一名教授經過精心策劃安排,把一隻青蛙冷不防地丟進煮沸的油鍋裏。然而,這隻反應靈敏的青蛙在千鈞一發的生死關頭,用盡全身力氣一下子躍出了那勢必使它葬身的滾滾油鍋,跳到地麵安然逃生。
過了半小時後,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這名教授又使用一個同樣大小的鐵鍋,但這一次鍋裏放滿了冷水。他小心翼翼地把那隻死裏逃生的青蛙放進裝有冷水的鍋裏。這隻青蛙在水裏不時地來回遊動。
緊接著,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便偷偷在鍋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熱。青蛙並不知道危險正在一點一點地向它靠近,仍然在微溫的水中享受著“溫暖”。水溫不斷地變熱,當青蛙感覺到自己再也無法忍受鍋裏的水時,它知道隻有奮力跳出去才能活命,可是,一切都太晚。不管它怎麼努力,由於全身癱瘓、乏力,它怎麼也跳不出水麵,最終葬身在鐵鍋裏麵。
上麵實驗便是“溫水煮青蛙”故事的由來,讀完上麵的故事,也許很多人都不明白:青蛙在油鍋裏為什麼能逃生,卻死在了冷水裏?有一句話說:“漸變的適應性往往會使人失去戒備而招災。”惡劣的油鍋使青蛙奮起反擊,發揮出超常的戰鬥力,逃過一劫。可是,在安逸的溫水中,青蛙放鬆了戒備,慢慢地喪失了鬥誌,最終葬身在鐵鍋裏麵。
上麵的故事讓我們銘記:不要做“溫水中的青蛙”!然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安樂的生活中喪失了鬥誌,他們整天玩遊戲,上網聊天,無所事事。有些年輕人雖然出身貧窮,但通過努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了自己的潛力,取得了一番成就。可是,當他們功成名就、誌得意滿時,卻在陰溝裏翻船,弄得一敗塗地,不可收拾!我國曆史上的李存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
李存勖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膽識過人,受到父親李克用的寵愛。長大後的他,不僅相貌雄偉,而且略通文義,作戰勇敢,特別喜歡歌舞、俳優之戲。
開平二年(公元908年),父親李克用在臨死前,交給李存勖三支箭,並且囑咐他一定要完成三件大事:
消滅仇人梁主朱全忠;
攻滅反複小人燕王劉仁恭;
打擊背信棄義的契丹主耶律阿保機。
李存勖接過父親的三支箭,向父親發誓:一定要完成父親的囑咐。父親聽後,靜靜地閉上了雙眼。父親病死後,李存勖繼承了後晉的王位,把父親交給他的三支箭供奉在家廟裏。
每次出征前,他都親自去家廟裏,拜祭父親,取出箭,放在精製的絲套裏,帶著上戰場。打了勝仗後,又把箭送回家廟供奉,以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在三支箭的不斷鼓勵下,他發動長達十年的戰爭。
開平五年(公元911年),李存勖帶領士兵在高邑與後梁大戰。他英勇無敵,氣勢如虹,以少勝多,很快就擊敗了朱全忠親自率領的50萬大軍;乾化三年(913),李存勖又帶領晉軍,攻破了擁有30萬士兵的幽州,並將劉仁恭、劉守義父子用白絹綁回晉陽,獻俘於家廟,當眾處斬了劉守義,又將劉仁恭押到李克用墓前,並處死;貞明三年(公元917年),李存勖聽從郭崇韜的意見,率領以步兵為主力的10萬晉軍,揮師北進,大敗號稱30萬的契丹騎兵。後來,又再次率領騎兵在定州大破契丹兵,將耶律阿保機趕回北方。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他又率兵攻滅後梁,統一了北方。
李存勖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他成功地完成了父親交給他的三件大事。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他率兵凱旋歸來,將三支箭重新放回家廟供奉,在父親的靈位前,他告訴父親他已經完成了父親的遺命,讓父親在九泉之下安息。同時,他在魏州稱帝,定國號為唐,不久又遷都洛陽,年號“同光”,史稱後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