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一個網名叫與寂寞共舞的男人開始常常找她聊天。菲菲剛開始並沒有在意,隻是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然而,兩個寂寞的人終是有共同語言的,他們聊得更火熱。
聊得很投機的他們很快就見麵了。見麵後,他們跟所有網絡情侶一樣,喝了點酒便走進了賓館。
一覺醒來,菲菲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她卻錯誤地認為自己身邊的這個男人會對她負責。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從那一夜以後,他卻慢慢地減少了與她的聯係。有一次,當她發現對方手機號碼成為空號時,她才悲哀地發現,那些走馬觀花的愛情其實就是她無法終結的寂寞。
故事中菲菲的愛情遭遇便是寂寞惹的禍,便是因為寂寞而戀愛所付出的代價。她在寂寞中迷失了自己,看不清自己,更看不清對方,最後傷害了自己。上麵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因為寂寞而戀愛。
愛情是真善美的象征,是兩個人情不自禁的吸引。然而,寂寞的人是脆弱的,即使知道對方也是因為寂寞而戀愛,他們依然如飛蛾撲火般地接受這段感情。這樣的戀愛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讓他們談了一場又一場戀愛後,疲憊不堪的他們才發現這個世界上真愛難求,他們再也沒有勇氣去愛一個人了。
不要因為寂寞而戀愛,努力地尋找自己真正情感上的依靠,這樣的愛才是健康長久的。那麼如何戰勝內心的寂寞呢?我們可以從下麵這則故事中找到答案。
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許多學生去漫遊世界,十年間,他們途經了所有的國家,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拜訪了所有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每個人都滿腹經綸、揚眉吐氣地回來了。在進城之前,他們師徒幾人坐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休息,哲學家問他的學生說:“我們用十年的時間去感受各國的文化,閱讀的詩書無數,你們每個人都已是飽學之士,人人都可以自稱為師了,現在學業就要結束了,我們上最後一課吧!”
大家圍成了一個圓圈,老師坐在其中,弟子們都在心裏嘀咕老師會出什麼樣的問題難為他們。哲學家似乎看出了弟子們的心思,笑著問:“我們現在坐在什麼地方?”弟子們答:“我們現在坐在曠野裏。”哲學家又問。“曠野裏長著什麼?”弟子們說。“長滿雜草。”哲學家說:“沒錯,如何才能除去這些雜草呢?這個問題就是你們的結業考試題。”弟子們非常驚愕,誰都沒有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最後一課的問題竟是如此簡單。
第一個弟子先開了口,說:“老師,隻要有一把鋒利的鏟子就夠了。”哲學家沉默不語,隻是點點頭。
第二個弟子又說:“還可以采取用火燒的辦法。”哲學家同樣還是點點頭,沒說什麼。
第三個弟子說:“在雜草上撒些石灰就可以了。”哲學家的態度還是沒有什麼變化。
第四個弟子說:“老師,斬草要除根,隻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
弟子們都講完後,哲學家站了起來,說:“好了,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了,回去後按照各自的方案去除一片雜草。如果沒有除掉雜草的,一年後再來這裏等我。”
一年後,每個人都來了,還是那些人,沒有什麼變化,不過唯一不同的是原來長滿雜草的地方已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弟子們圍著穀地坐下,等待老師來為他們指點,可是哲學家卻沒有出現。
數年過去後,哲學家去世了,弟子們在整理他的言論時發現,他在書的最後補上了一章:除去雜草的方法是,在上麵種上莊稼。誠然,如果想淨化人們的心靈,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空虛與寂寞就像莊稼裏長的雜草,人難免有空虛與寂寞的時候。如何戰勝內心的寂寞?有些人認為戀愛是戰勝寂寞的武器,於是便迫不及待地尋找戀人。結果,越戀愛越寂寞。
故事中的哲學家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如果想淨化人們的心靈,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所以,隻有用知識去充實自己,才能淨化心靈,才能戰勝空虛與寂寞。
人生哲理諍言
空虛與寂寞就像莊稼裏長的雜草,人難免有空虛與寂寞的時候。戀愛並不是戰勝空虛與寂寞的武器,隻有用知識去充實自己,才能淨化心靈,才能戰勝空虛與寂寞。
6.失戀雖然很痛苦,但能讓我們成長
愛是一場催眠,醒來之後你被誰吸了靈。這就是為什麼愛過之後,總覺得不僅失去他,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被愛的人總是掌靈者,去愛的人反而失魂。在每段真心付出的感情中,總有一個人獻祭了靈魂,收獲了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