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銷商對渠道政策理解和執行的不到位、不配合,使渠道運作偏離了原來設定的軌跡,寶潔公司當年應收賬款迅速上升,但死賬近億元;生意也迅速下降。
其實,這種渠道政策變形的現象非常普遍,如總部製定的政策區域執行、中間商不配合廠家的政策、零售商不配合廠家的政策等,所引起的渠道管理問題也比比皆是:總部與區域之間的矛盾,決策層與執行層之間的矛盾,渠道管理人員與一線業務人員之間的矛盾。
甚至連中國最優秀的企業聯想集團,也經常麵臨執行力的難題。聯想在1999年實施ERP改造時,業務部門不積極執行,使流程設計的優化根本無法深入。最後柳傳誌不得不施以鐵腕手段,才讓ERP計劃得以執行到位。
戴爾曾把他的快速定製的直銷模式寫成書,廣為傳播,不少企業爭相模仿,但是沒有一家企業能夠超過戴爾集團,原因隻有一個,他們缺乏對這一模式的執行力!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少新奇的想法,而是因為他們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一項最有效的活動——執行。無論什麼工作,都需要這種懂得服從、擁有完美執行力的人。對我們而言,要想自己有所作為,就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上,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不要用任何借口來為自己開脫或搪塞,完美的執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工作中無小事
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對工作中的小事敷衍應付或輕視懈怠。記住,工作中無小事。
很多時候,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個毫不起眼的變化,卻能改變一場戰爭的勝負。戰場上無小事,這就要求每一位軍官和士兵始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責任心,始終具有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判斷力,能夠對戰場上出現的每一個變化、每一件小事迅速作出準確的反應和決斷。“戰場上無小事”也同樣適用於企業,適用於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因為,在工作中也沒有小事。
從前,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有一位推銷員叫阿基勃特。他大學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工作,某天到標準石油公司應聘時,被告知人員已滿。當他退出來時,發現沙發旁邊有一枚大頭針,便把它撿起來隨手放到了桌子上。當人事經理看到這一細節時,便立刻叫他回來說:“你被錄取了。”
進入公司後,盡管出身低微,但他盡心盡職地努力維護公司的聲譽。當時公司的宣傳口號是“每桶標準石油4美元”。於是,不論何時何地,凡是要求自己簽名的文件,阿基勃特都會在簽完名字後,在下麵寫上“每桶標準石油4美元”,甚至連書信和收據也不例外。由於這個原因,他被大家稱為“每桶4美元”,真名反而沒人叫了。四年後的一天,董事長洛克菲勒無意中聽到此事,便請他吃了一頓飯。當他問阿基勃特為什麼要這樣做時,得到的回答是:“這不是公司的宣傳口號嗎?我想,每多寫一次就可能多一個人知道。”後來,洛克菲勒退休,阿基勃特便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在這家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裏,必然是人才濟濟,比他能力強、才華高的人多的是,但卻是他做上了董事長。或許有幸運的成分,但關鍵在於,他處處為公司著想,時時為公司多做一點額外的服務,因此,他就獲得了這樣的獎賞。
工作麵前無小事。往往正是人們看起來的“小事”成就了大事。理智的老板,常會從細微之處觀察員工,評判員工。比如,站在老板的立場上,一個缺乏時間觀念的員工,不可能約束自己勤奮工作;一個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員工,在工作中無法與別人溝通合作;一個做事有始無終的員工,他的做事效率實在令人懷疑……一旦你因這些小小的不良習慣,給老板留下這些印象,你的發展道路就會越走越狹窄。因為你對老板而言,已不再是可用之人。
如今,社會上的人們逐漸變得浮躁起來了,總是不停地追求各種自己期望的東西,卻對追求過程中的“小”問題極少或者根本不去理會。殊不知,這正是可以帶來好結果的關鍵所在。
很多員工對待工作的態度總是“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一般是對工作不感興趣,是為了“混”而工作。用類似的心態,又如何能夠關注得到“小”事情呢?這裏給出的建議是,要麼重新選擇工作,要麼在目前這個工作崗位上做得非常優秀。更詳細地說有如下三點:
(1)工作上沒有小事。事事皆無“小事”,事事都是工作,隻要是能產生工作結果的一部分,無論大小,都值得我們去重視。
(2)密切關注自己的工作流程,隻要覺得沒有達到最佳效果,無論是多麼“小”的細節都應該被關注並獲得改善。
(3)差距往往從細節開始,造成不同結果的,通常是那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小”事。任何小事,隻要你敢忽略它的存在,它就會在你不注意時給你狠狠一擊。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就把“注重小事”當成人生信條,他目前是美國威望最高的將領和領導人。而另一位美國人,世界上唯一依靠股市成為億萬富豪的沃倫。巴菲特就極其讚同“工作無小事”的觀點,他認為,無論在投資策略還是商務策略上,都必須謹記:“細節決定成敗。”
能夠在那些司空見慣的事情裏,發現值得關注和提升的小事,並能在它們未變成大問題前加以解決,這就是最了不起的本領,也是成就大事業的關鍵能力之一。
你是忠誠的,你就會成功
員工的忠誠是企業的幸福,作為員工理當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忠於企業,否則對企業來說將是一場災難。但俗話說得好,“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最後深受其害的不單單是企業,還有員工本身。
每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忠誠、敬業、服從。對於他們而言,員工加入公司是一種要求絕對忠誠的行為,這是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反複地傳播和灌輸的理念。
在我們的一生中,最需要的就是尋找一項適合自己的終身事業。但這並不是說自己的大半生都在從事的工作。它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發展、財富甚至成功。它可以使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同時也能給我們相應的回報。
要想使自己的精神獲得安寧,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踏實穩定的目標。一位成功學家說:“如果你是忠誠的,你就會成功。”隻有忠誠於你的工作,你的全部智慧和精力可以專注在這個事業上。一個對自己崗位忠誠的人,不隻是忠於他自己的理想,忠於一個公司,忠於一個行業,而且還是忠於人類幸福的。
忠誠,這一美德,可以引導我們獲得榮耀、名聲及財富。忠誠能給我們帶來自我滿足、自我尊重,是一天24小時都伴隨我們的精神力量。作為一種成功者的特質,忠誠和專心致誌是一對孿生兄弟。
老板最明白忠誠的價值,隻要你忠誠地投入到工作中,就能贏得老板的信賴,從而獲得晉升的機會,在這樣一步一步前進的過程中,我們就不知不覺提高了自己的能力,爭取到成功的砝碼。相反,表裏不一、言而無信的人,一邊為公司做事,一邊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耍兩麵派,即使一時得意,但最終還是害了自己。
忠誠於公司,跟老板的利益一致化,榮辱與共,全心全意為老板做事,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去追求,公司成功了,自己自然也就贏得了成功。
李哲是一家文化公司的普通職員,從事電腦打字、複印之類的工作,她的工作室與老板的辦公室之間隻隔著一塊大玻璃,隻要她願意,一抬頭就可以看到老板的舉止,但她從不向那邊多看一眼。
李哲每天都有打不完的材料,她知道隻有忠誠勤勉地工作,才能為公司創造效益,為自己改變現狀。她處處為公司打算,打印紙從不舍得浪費一張,如果不是要緊的文件,她會把一張打印紙兩麵用。一年後,公司的資金短缺,員工工資開始告急,員工紛紛跳槽,最後公司隻剩下幾個人了。
這時,李哲並沒有隨波逐流,她知道在公司的危急關頭,不能置之漠然,而應該主動承擔更多的任務,與老板共度患難。李哲在主動完成任務的同時,還積極研究市場的策劃方案,兩個月後,她的策劃方案,成功地為公司拿到了2800萬美元的支票,公司終於有了起色。以後的四年,李哲作為公司的副總經理,幫著老板做了好幾個大項目,又忙裏偷閑,炒了大半年股票,為公司淨賺了500萬美元。許多炒股高手問她是如何成功的,她嫣然一笑說:“一要用心,二沒私心。”
是的,在職場中耕耘奮鬥的我們一定要真心實意地為老板做事,心胸寬廣,誠懇踏實,這樣你才能像李哲一樣獲取成功。從李哲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忠誠的魅力,它是一個員工的優勢和財富,它能換取老板的信任與坦誠。如果你有了忠誠的美德,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它會成為你巨大的財富。
忠誠,也是我們的做人之本。如果你失去了忠誠,丟失了這個做人的本質,同時你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機會。忠誠不是從一而終,而是一種職業的責任感。不是對某公司或者某人的忠誠,而是一種職業的忠誠,是承擔某一責任或者從事某一職業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
對於老板來說,越往高處走,對忠誠度的需求就越高;相應的,我們的忠誠度越高,就越有可能獲得提升。由此可見,忠誠對於一個職業人士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讓我們忠誠地做人,忠誠地做事,攀登成功的高峰!鮮花和掌聲永遠屬於忠誠於職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