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職業人士,一定要明白,工作絕不僅僅是養家糊口,工作是人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企業是我們邁向成功的平台。在這個職業社會裏,任何的目標和理想都必須通過工作來實現,你的價值就在你工作的過程中得到體現,隻有把工作做好了,得到了老板和別人的承認,你才能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回報,擁有你理想的社會地位,並最終實現你的人生目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齊瓦勃15歲時,家中一貧如洗,隻受過很短學校教育的他到一個山村做了馬夫,然而齊瓦勃並沒有自暴自棄,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發展的機遇。3年後,齊瓦勃來到鋼鐵大王卡內基所有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一踏進建築工地,齊瓦勃就下了決心——要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當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時候,齊瓦勃卻默默地積累著工作經驗,並自學建築知識。
有一天晚上,同伴們在閑聊,唯獨齊瓦勃躲在角落裏看書。那天恰巧公司經理到工地檢查工作,經理看了看齊瓦勃手中的書,又翻開他的筆記本,什麼也沒說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經理把齊瓦勃叫到辦公室,問:“你學那些東西幹什麼?”齊瓦勃說:“我想我們公司並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對嗎?”經理點了點頭。
過了不長一段時間,齊瓦勃就被升任為技師。打工者中,有些人諷刺挖苦齊瓦勃,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單純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我們隻能在業績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薪水,隻有這樣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獲得機遇!”抱著這樣的信念,齊瓦勃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上。25歲那年,齊瓦勃又做了這家建築公司的總經理。
當時,瓊斯是卡內基鋼鐵公司的一個天才的工程師兼合夥人,他在籌建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鋼鐵廠時發現了齊瓦勃超人的工作熱情和管理才能。當時身為總經理的齊瓦勃,每天都是最早來到建築工地。當瓊斯問齊瓦勃為什麼總來這麼早的時候,他回答說:“隻有這樣,當有什麼急事的時候,才不至於被耽擱。”工廠建好後,瓊斯推薦齊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廠事務。
兩年後,瓊斯在一次事故中喪生,齊瓦勃便接任了廠長一職。因為齊瓦勃的天才管理藝術及工作態度,布拉德鋼鐵廠成了卡內基鋼鐵公司的靈魂。因為有了這個工廠,卡內基才敢說:“什麼時候我想占領市場,市場就是我的。因為我能造出又便宜又好的鋼材。”幾年後。齊瓦勃被卡內基任命為鋼鐵公司的董事長。
在齊瓦勃擔任董事長的第7年,當時控製著美國鐵路命脈的大財閥摩根,提出與卡內基聯合經營鋼鐵。開始的時候,卡內基沒理會。於是摩根放出風聲說,如果卡內基拒絕,他就找當時居美國鋼鐵業第二位的貝斯列赫姆鋼鐵公司聯合。這下卡內基慌了,他知道貝斯列赫姆若與摩根聯合,就會對自己的發展構成威脅。
有一天,卡內基遞給齊瓦勃一份清單說:“按上麵的條件,你去與摩根談聯合的事宜。”齊瓦勃接過來看了看,對摩根和貝斯列赫姆公司的情況了如指掌的他微笑著對卡內基說:“你有最後的決定權,但我想告訴你,按這些條件去談,摩根肯定樂於接受,但你將損失一大筆錢。看來你對這件事沒有我調查得詳細。”經過分析,卡內基承認自己高估了摩根。
卡內基全權委托齊瓦勃與摩根談判,取得了對卡內基有絕對優勢的聯合條件。摩根感到自己吃了虧,就對齊瓦勃說:“既然這樣,那就請卡內基明天到我的辦公室來簽字吧。”齊瓦勃第二天一早就來到了摩根的辦公室,向他轉達了卡內基的話:“從第5l號街到華爾街的距離,與從華爾街到第51號街的距離是一樣的。”摩棍沉吟了半晌說:“那我過去好了!”摩根從未屈就到別人的辦公室,但這次他遇到的是全身心投入的齊瓦勃,所以隻好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
後來,齊瓦勃終於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鋼鐵公司,並創下非凡的業績,真正完成了從一個打工者到創業者的飛躍。
如果像齊瓦勃一樣,以事業的態度來對待你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並把它當成使命來做,你就能發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即使是煩悶、枯燥的工作,你也能從中感受到價值,在完成使命的同時,你的工作也會真正變成一項事業。
我們應該清楚,我們不是在為老板工作,我們是為自己工作。我們的職業就是我們的事業,是我們需要用生命來完成的使命。
服從,做完美執行的典範
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服從上級的安排,就如同每一個軍人都必須服從上司的指揮一樣。服從是行動的第一步。一個團隊,如果下屬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那麼在達成共同目標時,則可能產生障礙;反之,則能發揮出超強的執行能力,使團隊勝人一籌。
一個高效的企業必須有良好的服從觀念,一個優秀的員工也必須有服從意識。因為上司的地位、責任使他有權發號施令;同時上司的權威、整體的利益,不允許部屬抗令而行。曾有一位著名的田徑教練,每當見到運動員,便苦心婆心地勸他們把頭發剪短。據說,他的理由是:問題並不在於頭發的長短,而是在於他們是否服從教練。可見,縱然不懂教練的意圖,但不找借口地服從,這才是教練所期望的好選手。同樣,不找借口地服從並執行,這才是企業所期望的好員工。
每一個工作——不論是經營事業、高級推銷工作或科學、軍事、政府機關工作,都要腳踏實地、懂得服從的人來執行。老板在聘用重要職位的人才時,都會先考慮下麵這些,然後才決定是否聘用。這些問題有:“他懂得服從嗎?”“他會不會堅持到底把事情做完?”“他能不能獨當一麵,自己設法解決困難?”“他是不是有始無終、光說不做的那一種人?”
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設法了解那個人是不是“說做就做”。再好的新構想也會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計劃,如果確實執行並且繼續發展,都比半途而廢的好計劃要好;因為前者會貫徹始終,後者則前功盡棄。
如果僅僅憑借想象而不去做的話,根本就做不成任何事。想想看,世界上每一件東西,從人造衛星到摩天大樓以至嬰兒食品,哪個不是把想法付諸實施所得的結果?
當我們研究“人”(包括成功人士、平庸之輩)時,會發現他們分別屬於兩種類型。成功的人都很主動,我們叫他“積極主動的人”;那些庸庸碌碌的普通人都很被動,我們叫他“被動的人”。
仔細研究這兩種人的行為,可以找出一個普遍原理:積極主動的人都是不斷做事的人。他真的去做,直到完成為止。被動的人都是不做事的人,他會找借口拖延,直到最後他證明這件事“不應該做”、“沒有能力去做”或“已經來不及了”為止。
我們一定要學會服從。服從是執行力的表現,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上,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
不論是一支部隊,一個團隊,還是一名戰士或員工,要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就必須具有強有力的執行力。接受了任務就意味著做出了承諾,而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諾是不應該找任何借口的。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思想,體現了一個人對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的態度。思想影響態度,態度影響行動,一個絕對服從的員工,也肯定是一個執行力很強的員工。
在職場中,一名好的員工在接到老板的指令後,會努力將任務完成,而不會有任何懷疑。
在一次眾多企業老總舉辦的管理沙龍上,主持人做了這麼一個測驗,要求參與人員在20分鍾內,將一份緊急材料送給《羊城晚報》社社長,並請他在回條上簽字。主持人特別申明:不得拆看信中材料。
在這次測驗中,有一名會員大膽地打開了資料袋,發現是個空信封,然後提出了若幹批評意見。主持人問各位受邀嘉賓:“作為一名執行者,你認為他這樣做,對嗎?”
在場的老總回答的內容雖然五花八門,但幾乎所有的人都回答:“打開信封是不對的,絕對不能看。”
在企業裏,老板必須堅決地下達命令。一名執行人員可以在執行任務之前盡量了解事實的背景,但一旦接受任務後就必須堅決地執行。領導層的命令,有的可以與執行者溝通,講清理由;有的不行,有一定的機密性,這時就需要做而不需要知道。
對於執行,我們需要激情,如果一接到任務就想著怎麼樣去完成它,而不去考慮這個任務的可行性,這就是很多老板要找的員工。如果首先是充滿懷疑,不管懷疑大小,團體的目標都是無法實現的。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不管老板決策對不對,執行首先是第一位。第二,要問清楚要你做事,可以提供的支持是什麼?第三是不管做成怎麼樣,必須把結果反饋回來。這點很重要,因為一個領導層,他的決策對不對,是經過實踐來檢驗的。所以不管完不完得成,你也得行動。
為了適應市場的發展,1999年寶潔公司把中國的銷售渠道做了巨大的調整:取消銷售部,代之以客戶生意發展部(CBD),打破四個大區的運作組織結構,改為按照渠道建立的銷售組織。寶潔公司提出了全新的分銷覆蓋服務的概念,全國的分銷商數目由原來的300多個減少到100多個。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分銷商都接受渠道新政,分銷商拒絕去異地開辦分公司,在當地的銷售也不那麼積極了,寶潔產品在很多市場局部地區出現空白,分銷商的鋪貨、陳列等工作也變得馬馬虎虎起來,寶潔的渠道新政在執行時已經嚴重變形,無法將產品在規定區域內有效地分銷,有效地滲透到應該到達的受眾和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