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恭喜發財 紅包拿來(1 / 2)

恭喜發財 紅包拿來

時評

作者:劉向明

一個事物被公認為理所當然之後,討論它的必要性就近乎荒謬。例如“該不該發年終獎?”這個問題的不可討論性,約等於“可不可以隨地吐痰?”主動也罷,被動也罷,但凡有點精氣神的企業,多多少少,都會發年終獎。從某種意義上說,年終獎類似汽車的安全帶和ABS,由曾經的高端配置,淪落為標準配置。產品的高配變標配,說明顧客價值得到了尊重;福利的高配變標配,說明勞動的價值得到了尊重。年終獎的福利化,說明勞動作為生產要素,相對於土地和資本的地位正在上升。

回顧2012年,除了世界末日平安渡過之外,還有幾件事值得關注,一是經濟轉軌;二是社會轉型;三是劉易斯拐點。從表麵來看,這三件事似乎不相關,其實在本質上,這三件事,以及年終獎成為標配,都是由一件事引發的,即:劉易斯拐點的到來。

何謂“劉易斯拐點”

劉易斯拐點是一個時間點,指某個特定地區,在工業化過程中,工業和其他新興產業對勞動力需求量,超過了由農村轉移出來的勞動力的供應量。簡言之,當勞動力需求大於勞動力的供給時,那個時點就叫劉易斯拐點,它因由經濟學家劉易斯提出而得名。

劉易斯獲得197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理由就是“拐點論”。根據他的研究,如果一個經濟區域內的勞動力供應大於需求,區域經濟就很難完全市場化,需要政府的主動幹預,用公共權力限製土地和資本在社會財富分配中的權重,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下麵就用兩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劉易斯拐點”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故事一

A城市甲物業公司,招聘保安一名,假定在A市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每月需要1000元,公司把保安的工資設定在1500元/月。招聘廣告貼出,張三、李四、王五、陳六、黃七、周八一起來應聘,六人搶一份工作。張三發現競爭激烈,主動提出降薪,給1400就行;李四說他隻要1300,王五說1200,陳六說1100,黃七說1000;應該不會再低了吧?周八下了狠心,說給800他就來,而且還幫領導家扛煤氣罐,外帶教領導家的孩子跆拳道。因為800雖然不夠生活,但總比沒有強。

原發現象A:在拐點之前,工資水平大致等於最低生活水平。因A現象而形成的繼發現象有:

繼發現象a1:過度投資,因為工資低,本來應該是工資的那一部分資金留在了企業,變成了利潤。過低的工資產生了過高的利潤,過多的利潤產生了過多的投資。過多的投資導致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導致過度競爭,過度競爭導致惡性競爭。

繼發現象a2:產業無法升級,因為工資低,以800塊一個月的周八為例,恨不能把一分錢掰成八瓣花。這樣,大眾消費品就無法升級,因為沒有需求,產業升級會成為無源之水。換句話說,張三、李四、王五、陳六、黃七和周八都知道,原生態的牛奶好、非轉基因的大豆好、柴雞比速成雞好,但沒錢,買不起。

繼發現象a1和a2聯合作用,就有可能引起X型社會病:劣幣驅逐良幣,生活消費品質量惡化,牛奶有毒、地溝油燒菜、速成雞翅、皮鞋做膠囊。

故事二

B城市乙物業公司,招聘保安一名,假定在B市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每月需要1000元,公司把保安的工資設定在1500元/月。招聘廣告貼出,張三、李四、王五、陳六、黃七、周八一起來應聘,六人搶一份工作。張三發現競爭激烈,說自己小學當過大隊長,有領導能力;李四說自己中學當過團支部書記,思想品德高尚;王五說他有大學文憑;陳六是本科學曆加英語六級,黃七有雙學士學曆;周八技壓群雄,身長八尺、海歸碩士、英語同傳、跆拳道黑帶、奧數世界冠軍。經過海選、初選、資格賽、複賽、決賽和終極PK,他終於成了一位光榮的保安!

原生現象B:在拐點之前,教育與學習的目的都是為了戰勝對手,而不是為了創造價值。

繼生現象b1:過度進化,麵對洶湧的求職者,企業隻有製定一係列看似合理,但與績效不相關的招聘標準,才能公平合理地淘汰掉絕大多數候選人。在這種形式下,招聘標準隻是用來淘汰人的,和工作中的績效表現並沒多大關係。為了找工作,求職者自然就要學很多沒意義的東西,類似雄孔雀為了找到雌孔雀,長了個漂亮的大尾巴,可是尾巴越大,越容易被狐狸消滅,這種由選擇偏好推動,朝著不適應環境的方向發展的進化,在生物學中叫做過度進化。

繼生現象b2:囚徒困境,張三、李四、王五都知道,做保安既不需要奧數,也不需要英語六級,但為了找份工作,隻好硬著頭皮學,甚至還逼著孩子學,希望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所有的家長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奧數和英語都從娃娃抓起,除了把童年的美好毀了之外,再無其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