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業培訓實效性的途徑
培訓部
作者:王清章
摘要:本文針對企業培訓的實效性問題,在培訓宣傳、培訓計劃、培訓體係建設、培訓管理以及培訓評估管理等幾方麵詳細介紹了企業培訓管理工作,可以為相關企業開展培訓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 培訓體係 實效性
如何才能讓培訓工作為企業發展做貢獻,通過何種途徑才能提高培訓工作的實效性,是目前企業所麵臨的一項新的課題。
一、做好培訓前的宣傳發動工作,確保培訓需求的真實性
根據企業生產中的問題、業績的不足點,確定即將開展的培訓方向與項目。可以通過班組會議或者職工代表座談的形式,將培訓原因、相關意向等傳達給相應的職工,確保培訓深入人心。要給職工一定的思考時間,然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需求調查。這一環節最忌諱的就是未經宣傳發動,直接進行培訓需求調查,這樣在職工不了解情況的前提下,往往會因為“應付工作”的心理,使得所統計上來的培訓需求信息失真、不全麵、不確切。做好宣傳發動之後,一般可采用座談法、調查問卷法、關鍵事件法、職工代表收集法、小組討論法等方式進行培訓需求搜集。培訓需求的收集是整個培訓的基礎,隻有確保培訓需求的真實性,才能保證培訓走向的正確性。
二、製定貼合實際的培訓計劃
培訓計劃是實現培訓目的的具體途徑、步驟、方法。培訓計劃應由培訓領導小組根據企業培訓的目的在進行培訓需求調查分析的基礎上製定。員工的培訓計劃應包括培訓目的、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方法、培訓費用等內容。培訓計劃的製定除了根據員工培訓需求,還應集合員工的實際發展情況,不能脫離員工的能力接受範圍,而造成想當然而無法落實的狀態。
三、建立完善的培訓體係
一個培訓體係的構成一般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製度、課程和講師。製度是保證培訓工作正常開展的行為準則與獎罰依據,沒有製度的培訓隻能說是像一隻無頭蒼蠅,撞到哪算哪,難以保證員工培訓按照既定的計劃發展。例如山東黃金集團的培訓班,除了培訓計劃,還會製定培訓日程表、培訓管理辦法等相應的措施,規範培訓中員工的行為。一旦觸犯了管理辦法中所禁止的行為會對員工進行處罰,符合製度中所規定的行為,會進行一定的獎勵,從而達到培訓工作按照既定的計劃進行的目的。課程是培訓的主要內容,製定有效而可行的課程,是實現培訓目標的重要步驟。講師是培訓課程落實到位的主要依托,講師的選擇與落實到位,是保證培訓效果的重要措施。即便製定再好的培訓課程,沒有講師將其落實到位,培訓工作隻能會演變成一種走過場的毫無意義的集體行為。完善的培訓體係,是實現培訓效果的直接保證,沒有一個可行而有效的培訓體係,整個培訓工作隻會演變成一場空喊口號而無法落實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