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防生集體榮譽感現狀分析(1 / 2)

國防生集體榮譽感現狀分析

教育與教學

作者:徐吉朋 梁光強

摘要:集體榮譽感是國防生完成各項任務、活動的精神動力,但通過調查發現,國防生集體榮譽感狀況並不樂觀。本文就國防生集體榮譽感不強的原因以及解決措施進行了闡釋。

關鍵詞:國防生 集體榮譽感

一、國防生集體榮譽感不強的原因

1.報考動機不純。在問及當初為什麼報考國防生時,41.0%選擇的是從小向往軍營,立誌到部隊建功立業;31.3%選擇的是家庭條件不寬裕,為了減輕父母經濟負擔,或者是純粹聽從父母的安排,自己當時沒想法;13.3%選擇的是地方就業困難,感覺部隊比較穩定等其他因素。也就是說多數人不是抱著為祖國國防建設的理想而報考,那就談不上為這個集體爭光添彩了。

2.學習動力不足。由於國防生畢業後統一由軍區安排到部隊工作,沒有就業方麵的壓力,認為學好學差一個樣,學與不學一個樣,甚至產生了厭學心理,缺乏學習的動力,自然平時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每天混日子,過一天是一天,更談不上為集體爭榮譽了。

3.激勵機製不夠完善。一般學校或者選培辦有什麼活動需要國防生參加,國防生通常能較快地組織完畢,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很多情況下活動完成就沒有了下文,這多少對國防生的積極性有一定的打擊。而且這些活動多少會占用一些學習時間,這對本來學習狀況就不容樂觀的國防生們更是一種負影響,成績差了就更不想騰出時間做各種活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4.自我歸屬感不強。很多國防生表示自己對部隊了解甚少,這與平時他們接觸的部隊的東西太少是分不開的。而且國防生由於身份不同於現役軍官和軍校學員,沒有配發軍官證,所以外出假期途中不能穿軍裝,很多人認為這樣不能體現出自己國防生身份,沒有榮譽感。這種現實狀況自然就會使國防生對自己準軍官的身份缺乏一種認知感,相應的就缺乏為這個集體爭光添彩的動力了。

5.骨幹選拔不嚴格。很多學校的國防生骨幹選舉都太隨意,基本上都是幹事直接任命或者由上一屆骨幹推薦。這就造成骨幹不珍惜自己骨幹身份、學員不服從管理的尷尬局麵,這樣就容易產生不團結的現象,同樣會使很多人積極性受挫,對集體建設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二、增強國防生集體榮譽感的措施

1.做好宣傳工作,嚴把“入口關”。通過積極宣傳,讓普通群眾更全麵地了解國防生這一集體,提高國防生知名度的同時可避免學生盲目報考;另一方麵高考招生的相關負責人要結合實際從各方麵錄取學生,尤其是學生的報考動機,嚴防漏洞,避免草率選拔、重人情輕質量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