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陝西省委黨校 李成濤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理論問題,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突破性的論斷和嶄新的課題,為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它已然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戰無不勝的偉大旗幟。而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中,鄧小平與其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樣,對此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曆史性貢獻。
一、重新確立了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道路
新時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以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繼續和發展。因此,肯定此前我們黨在半個多世紀以來所走過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曆史道路,就成了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新階段的重要前提。在這方麵,鄧小平卓有成效地進行了如下幾方麵的工作。
第一,肯定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基本原則。我們黨從一開始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的。然而實踐表明,從馬克思列寧主義著作中找不到解決中國問題的現成答案。鄧小平指出,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並且按照毛澤東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把中國革命搞成功了。因此,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這是我們黨的一條最基本的經驗,也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鄧小平堅定地認為,今天搞社會主義建設,同樣必須堅持這條基本原則。鄧小平在黨的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既是我們總結長期曆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也是新時期指明我們前進方向的基本口號。
第二,高度肯定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如果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基本原則,那麼,毛澤東就是倡導和堅持這一基本原則的光輝典範。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克服曾在黨內盛行的照搬馬克思主義“本本”和別國經驗的錯誤傾向,經過艱苦的探索和總結,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正確道路,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成果。正是在這個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的引領下,我們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鄧小平指出,正因為我們遵循毛澤東思想,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毛澤東思想這個旗幟丟不得,丟掉了這個旗幟,我們就要犯曆史性的大錯誤;確立毛澤東的曆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這是最核心的一條,不僅今天,而且將來,我們都要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這就從根本上高度肯定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道路。
第三,肯定了同“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作長期性鬥爭。從黨的曆史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事業是在同存在於黨內的各種錯誤思想作鬥爭中發展、前進的。毛澤東就是在同黨內教條主義的鬥爭中提出並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任務的。鄧小平也正是在同“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的鬥爭中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在鄧小平看來,不論是“兩個凡是”,還是借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右的思潮,其實質同樣都是否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道路。而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恰恰是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生動曆程,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道路。
二、指出了新階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任務是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肯定過去的曆史是為了今天的開拓。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曆史道路的肯定,正是為了在新的曆史時期進行新的開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旨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獨立自主地分析和解決中國的問題,開辟適合我國情況的發展道路,形成把馬克思主義同發展著的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的新的理論,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因此,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結合起來,探索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即“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階段的曆史任務。
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指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本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曆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探索和開辟自己的發展道路,從中國實際出發,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要求,這就是鄧小平所指出的:“我們的原則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實踐相結合,走中國自己的道路,我們叫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才有希望。”中共十二大上,鄧小平強調,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他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鄧小平強調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不把書本當教條,不照搬外國模式,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在1982年說:“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曆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他在1988年說:“改革開放必須從各國自己的條件出發。每個國家的基礎不同,曆史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左鄰右舍不同,還有其他許多不同。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但是不能照搬。過去我們中國照搬別人的,吃了很大苦頭。中國隻能搞中國的社會主義。”
在我國進入全麵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之後,我們黨對走一條中國自己的道路進行過艱辛的探索,並取得了重要的理論成果。但是由於黨在指導思想上“左”的錯誤,這個探索未能順利進行下去,走入歧途。在正確分析國內國際形勢,正確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明確提出黨和國家新階段首要的曆史任務就是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認為以下幾方麵是對於實現新階段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