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農業(上)(1 / 3)

舉世矚目的周秦漢唐社會文明大廈,是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建築起來的。該時期農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農業區域的迅速開發,水利事業的長足發展,耕地麵積不斷擴大,耕作技術水平提高。那時在穀物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獵業等生產部門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顯著成就。

一、周代的農業

西周時期的農業西周的農業比商代更為進步。周人很早就從事農耕,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人的始祖後稷,“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至後稷三世孫公劉時,周人定居於豳(今陝西旬邑),農業更為發達。公劉九傳至古公?父之時,為了躲避戎狄的侵擾,又率領族人遷至周原(今陝西岐山縣)。周原土地肥沃,適宜耕種,周人便定居於此。由此可知周人的農業生產早有其基礎。

周王統治區之內的土地和居民,都屬於周王。周王將土地與農業勞動者封給諸侯,叫做“授民授疆土”,諸侯再將封區內的土地和農業勞動者分賜給自己的卿大夫,以至於士。當時的土地禁止買賣,其原則是“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這種土地製度即曆史上有名的井田製度。

《詩經》中反映西周農業生產的情況較多。《小雅·甫田》載:“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意即王家的穀子堆得像草房,像車篷;王家的穀子堆得像小島,像高峰;要準備一千座穀倉,要準備一萬隻籮筐,才能裝這些糧食。農業生產發達,貴族們的倉庫糧食堆積如山。這從側麵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的發展狀況。

西周農作物的種類較商代有所增加。糧食類有稻、麥、黍、稷、粟、粱、菽(豆)等。其他的農副產品有桑、麻、瓜、果等。

西周的農具主要是木器、石器和蚌器等,但金屬工具有所增加。《詩經》中已出現了“錢”(鏟)、“?”(鋤)、“?”(鐮)等字體,這些字都從“金”,說明其已是金屬農具了。這些金屬農具還是青銅所製。在西周遺址和墓葬中曾出土過青銅鐮、青銅?和青銅?、青銅鎬。由於當時還未大量使用金屬工具,農業耕作還不精細。但農業勞動者已積累了較豐富的生產知識,很注意選育良種、施肥、除草、除病蟲害及灌溉田地或排水等。

春秋戰國農業的發展春秋時期農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鐵器與牛耕的使用,以及在墾荒與興修水利方麵所取得的顯著成就。

我國鑄造並使用鐵器,大約開始於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冶鐵業出現之後,發展較快,春秋中期之後,鐵器使用已較普遍。《國語·齊語》載:“美金(銅)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鐵)以鑄?夷斤?,試諸壤土。”記載表明,春秋中期以前已有鐵器,而且多用鐵以鑄農具。關於春秋時已使用牛耕的資料,文獻中有多處記載。古人往往有本名和字,字是根據本名的字義所取,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牛與耕的字義既然相連,也是牛用於耕的證明,當時所用的犁應為木犁。鐵器與牛耕的出現,有利於深耕除草,為墾荒和興修水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水利的興修,當時人們認為關係到農業豐歉、國家命運的大事。最著名的水庫有楚國的“芍陂”(今安徽壽縣南),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相孫叔敖主持修建的。吳國開鑿的邗溝也是一項著名的水利工程,其南起邗城,北至末口(今江蘇淮安縣北),全長150公裏,溝通長江和淮水,是我國最早的一條人工運河。邗溝鑿通後,對於沿岸農田的灌溉與排水,對於江、淮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都起了積極的作用。

戰國時期,諸侯兼並戰爭不斷進行。但該時期發生的變法運動,內容普遍涉及農業方麵,對當時農業的發展起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如戰國初年魏國的李悝變法,其製定的“盡地力之教”即屬重農為主的政策,其內容是獎勵農民積極生產,以提高糧食的畝產量。秦國的商鞅變法,對秦國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變法措施中的重農抑商政策,不僅成為商鞅以後秦國的基本國策,而且成為秦以後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國策。“廢井田,開阡陌”,對提高秦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重要作用,為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戰國時期由於社會的劇烈變革,社會生產力獲得一定解放,促進了農業生產和其他生產事業的發展。該時期鐵農具的廣泛使用,農田水利的興修,農業技術的改進,使當時的農業生產有較大的發展。

戰國時期,鐵農具更加普遍。考古資料證明,當時七國的主要地區,都有戰國時的鐵器出土。1950年發掘的戰國魏墓,曾出土了七十餘件鐵製兵器和九十餘件鐵製生產工具,其中鐵農具有犁、鏵、鋤、鏟、鐮等。石家莊慶村趙國遺址出土的鐵農具占該遺址全部出土的鐵、石、蚌工具的65%。遼寧撫順蓮花堡燕國遺址出土的鐵農具,占全部出土農具的90%以上。在河北興隆縣的燕國遺址中,一次出土鐵範40副,87件。其中有?範、鋤範、鐮範、斧範、鑿範和車範等。其他地區出土的鐵農具數量也很多。這對農業生產中的犁耕、深耕細作、田間管理都有重要意義。

戰國時期興修了多項重大的水利灌溉工程。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秦昭王時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都江堰位於岷江中遊的灌縣。岷江流經高山深穀,水流湍急,到成都平原後流速驟減,所夾帶的泥沙、碎石隨著沉積下來,淤塞河道。每當夏天雨季來臨,水勢暴漲,灌縣以下常常泛濫成災。李冰組織人民修建了防洪、灌溉和有利於航運的都江堰。其辦法是用長三丈、寬二尺的大竹籠,滿裝鵝卵石,沉入江底,在岷江中築起分水堰,分岷江水為內江和外江兩大支,以內江主灌溉,外江(主流)主分洪泄水,供交通運輸。這樣既消除了岷江長期存在的水患,又便於灌溉和航運。都江堰可溉田300萬畝,使成都平原成為豐產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