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飲食(1 / 3)

“食者,民之本也”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之一。“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禮儀製度和風俗習尚都是從飲食生活開始的。中國是文明古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在中國古代,飲食的功能十分廣泛,祭先禮神,期友會親,報上勵下,安邦睦鄰,養性健身等等重要事項,都離不開飲食活動。換言之,通過飲食活動,可以調節人與神、人與祖、人與人、人與自然、身體與心性等諸種複雜關係,使之達到和諧。因此,要了解周秦漢唐的社會文明,不可不考察當時的飲食活動。

一、周代飲食

西周飲食周人重視飲食。《尚書·洪範》講國家政務,將“食”列為“八政”之首;《周禮》記載周代官製,將食官統歸“天官”之列,視之為最重要的一類官職;周代的禮儀製度,更是與飲食密不可分。

天子貴居至尊之位,飲食最為豐盛,這是周代所創下的定製。周天子的飲饌分飯、飲、膳、饈、珍、醬六大類。實際飲饌品名很多。

在烹調方麵,周代已有了比較成熟的調味理論,確立了常用的調料品種。商代采用的調味品主要是鹽和梅,取鹹酸兩味為主味。到了周代,調味除用鹽梅外,又采用了一些新味型的原料,而且有了比較嚴格的配伍法則。烹飪不同的肴饌,使用不同的調料;烹飪同一肴饌,還要根據季節變化改用別的調料。

周代是禮治國家,依據周禮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食禮則是周禮的核心內容之一。周代的飲食禮俗,經過後來儒家的精心整理,比較完整地保存在《周禮》《儀禮》和《禮記》的一些篇章中。周代對客食之禮、待客之禮、侍食之禮、喪食之禮、宴飲之禮、進食之禮等,都有十分具體的規定。以宴飲之禮為例,《三禮》中詳細記載著各種筵宴的禮儀,宴飲之禮已相當規範化。周代貴族的宴飲場麵,在《詩經》多有描寫,如《小雅·賓之初筵》中,詩人通過藝術描寫,生動地展現了宴飲之禮的具體儀節。這類宴射的場麵,在東周銅器刻紋圖案上也有具體描繪。

在飲酒方麵,西周中期以後,酒禁放寬,飲酒之風漸盛,但在飲用上作了許多嚴格的禮儀規定,節製飲酒行為。

東周飲食東周時期的飲食活動,在繼承西周飲食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出現了許多新的文化因素,飲食生活豐富多彩。

貴族的飲食活動,禮儀化的色彩依然濃厚,在客食、待客、侍食、喪食、宴飲、進食等方麵,基本上遵循著周禮所規定的儀節,注重飲食之禮。這種飲食禮儀化的現象,在春秋時期表現得尤為明顯。

東周的飲食用器有較大變化。西周時期貴族的飲食用器主要是青銅器,東周時代,青銅器開始衰落,漆器普遍流行開來。到了戰國,漆器工藝發展到前所未有的繁盛時期。漆器已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屬於飲食用器的有耳杯、豆、樽、盤、壺、卮、盂、鼎、匕、食具箱和酒具箱等,還有奩、盒、匣、?、案、幾、俎等相關器物。漆器製作得非常精美,造型精巧,漆色鮮麗,紋飾豐富,透出一種秀逸之美。多姿多彩的漆器,給飲食生活帶來了清新的氣息。

在菜肴的烹製上,人們更注重滋味,對五味調和非常講究,戰國秦相呂不韋組織門客編纂的雜家著作《呂氏春秋》,有許多關於飲食的論述,其中的《本味》篇專講飲食的滋味調和:“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劑)甚微,皆有自起。”菜肴必須用五味調和,放調料的先後次序和劑量多少很有講究,不可馬虎。烹調是一門藝術,其精妙之處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食以體政”的思想觀念在東周時代得到了充分發揮。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熟諳烹飪之道,常常用烹飪喻說安邦治國,由平常的烹飪原理演繹出深刻的政治哲理。思想深邃的哲人老子,有“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名言,認為治國與烹飪的原理是一樣的。春秋晉國的師曠,以“五味”比喻齊桓公稱霸與大臣的關係,“管仲善斷割之,隰朋善煎熬之,賓須無善齊和之”,將這些善於治國的功臣比喻為廚藝高超的烹飪大師,說理透徹。

東周時代興起的諸子百家,對包含問題多有論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食理論。在諸子百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墨家和儒家的飲食理論。不貪食味之美,不求烹調之精,將飲食生活維持在較低的水平,是墨家飲食理論的基本特色。儒家的飲食理論注重禮儀禮教,講究飲食的藝術和衛生。儒家的飲食思想與觀念為後世所繼承和發展,成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核心,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指導作用。

二、秦漢飲食

飲食習尚的變化秦漢時代,隨著大一統局麵的形成,社會經濟的發展,物質財富的積累,思想觀念的更新,飲食習尚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成稿於西漢中晚期的《鹽鐵論·散不足》,是一篇地方賢良列述世風不古諸現象的文字記錄,其中多處講到了古今飲食的不同。

如,古時人們注意保護和合理利用食物資料,取之有度,食之有時,現在則不然,富人隨意獵取雛鳥幼獸,沉迷於酒食,追求奇味珍肴;古人的飲食比較簡單,日常食用穀物雜糧,招待客人才有少許肉食。後來,在舉行鄉飲酒禮和婚禮時,飯菜能略微豐盛一些。現在的民間宴飲場麵闊綽,飯桌上擺滿了酒肉,美味佳肴應有盡有;古時候庶人粗茶淡飯,在舉行鄉飲酒和祭祀時才有酒肉,即使是諸侯和貴族,也不得無故宰殺牲畜食用。現在屠宰牲畜不受限製,鄉間屠戶殺豬宰羊,相聚野外擺攤賣肉,鄉民紛紛前往,用糧食換取肉食;古時候不賣熟食,市場上一般不買賣食品。後來雖然有了肉鋪酒店,也不過賣少量的酒肉食品而已。現在的市場上,飲食店鋪隨處可見,供應各種美味佳肴,人們穿梭其間,大飽口福。

“今賓昏酒食,接連相因,折醒什半,棄事相隨,慮無乏日。”當時一般人家結婚,大辦酒食,參加婚宴的人開懷暢飲,半數醉倒席間。有的人甚至放棄了正當的營生,流連忘返於酒席之間。“今俗因人之喪以求酒食”。本應節食致哀的喪葬活動,也成了人們貪求酒食的場合。

由以上記述可知,秦漢時代的飲食習尚與先秦時期大不相同,飲食活動的禮儀化色彩已很淡薄。人們擺脫了傳統禮俗的約束,不再恪守飲食有度的古訓,追求享受,隨心所欲,飲食生活空前豐富,奢侈之風日盛。

主食秦漢時代以五穀雜糧為主,輔之以蔬菜和肉類,傳統的飲食結構已經確立。

作為主食的五穀為黍、粟、麥、菽、稻。黍是類似小米的穀物,還包括糜、稷,其間的區別在於是否有黏性。粟即穀子,去殼後稱小米,是北方地區最早種植和食用的穀物之一。麥是秦漢時代食用最普遍的穀物,品種有大麥、小麥、春麥、青稞等。菽是豆類作物的總稱,有大豆、小豆、胡豆等不同的品種。稻主要種植於江南地區,有秈稻、粳稻、糯稻等品種。麥和稻是當時最主要的食糧,北方以食麥為主,南方以食稻米為主,南北主食的區別和特點在秦漢時代已經形成,這是由南北不同的自然條件和作物種植狀況所決定的。在日常飲食生活中,人們雜食五穀,如西漢郡官吏戍卒的飲食,“穀類吃的是米、麥、黍、稷、粳麥、癹麥、糜、発?、黃米、豆、胡麻等類”,所食穀物既多且雜。

以五穀為原料,經過加工,可以製作出多種花色的飯食。以北方地區主食之一的麥為例,就可加工製作成麥餅、麥飯、麥粥等食品。

麥餅最遲在秦末漢初就已出現,據《三輔舊事》記載,漢高祖劉邦的家鄉豐、沛一帶就有“賣餅商人”。漢代製作麥餅,有蒸、烤、煮三種方法。蒸餅類似於現在的饅頭。烤餅類似於今日的燒餅。有一種“以胡麻著其上”的烤餅,謂之“胡餅”,是從西域傳入的。煮食的麥餅大致有兩種,將較厚的死麵蒸餅掰碎放入湯中煮而食之,稱為“煮餅”;另一種是將和好的麵揪成麵片或做成麵條,稱為“湯餅”或“水引餅”。

麥飯是將麥粒蒸熟或煮熟後曬幹而成的食品,亦稱“睰”或“糗”。麥飯能夠保存較長時間而不壞,食用方便,常被用作長途旅行者的幹糧。麥飯製作簡單,質地粗糙,多為平民百姓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