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心理教育格言(3)(1 / 3)

有自知之明信念堅定,必將無往而不勝。

〔印〕瓦魯瓦爾:《古拉爾箴言》

穆聖教訓我們:“功績的成與敗,離不開意念的好與壞,因此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意念,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天哪,我們放棄一個信念,/難道就因為它已不再真實?/隻要換而不舍,持之以恒,/它將重新成為真實的信念,/生活中的事之所以時真時假,/就因為我們的信仰經常動搖。

〔美〕埃·阿·魯賓遜:《黑屋》

樂觀

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中〕洪應明:《菜根譚》

最傑出的人總是用痛苦去換取歡樂的。

〔德〕貝多芬:《科學·藝術·哲學斷想》

當生活像一首歌那樣輕快流暢時,笑顏常開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時仍能微笑的人,才是活得有價值。

〔美〕威爾科克斯:《活得有價值》

樂觀的人是盲目的,悲觀的人是痛苦的。

〔法〕J·科克托:《恢複秩序》

在生活的舞台上,學著像個演員那樣感受痛苦,也學著像旁觀者那樣對你的痛苦發出微笑。

〔中〕黃茵:《除非你是孫悟空》

我知道人們認為我是個積習難改的樂觀者,確實不錯。為什麼?因為我總把雙眼朝向成功,而不是失敗。我不由自主地把背朝向災禍,並丟開失敗的假設。這是我行動的哲學。

〔法〕斐迪南·福煦

每件事都看它最好的一麵的習慣,比一年一千鎊還有價值。

〔美〕詹森

樂觀主義最為盛行的地方是瘋人院。

〔英〕艾裏斯

樂觀是身居高位的小人物沾沾自喜的情緒。

〔英〕F·S·菲茨傑拉德:《崩潰》

樂觀者與悲觀者之間其差別是很有趣的:樂觀者看到的是油炸圈餅,悲觀者看到的是一個窟窿。

〔美〕M·威爾遜:《樂觀者和悲觀者》

為了要生活得幸福,我們應當相信幸福的可能。

〔俄〕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樂觀是養生的唯一秘訣,常常憂思和憤怒,足以使健康的身體變成衰弱而有餘。

〔俄〕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文集》

把臉一直向著陽光,這樣就不會見到陰天。

〔美〕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如果在一個想讓你哭的人麵前流淚,那就是失敗。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要笑,頑強地度過人生。

〔日〕三浦綾子:《冰點》

人活著總是有趣的,即使是煩惱也是有趣的。

〔美〕亨利·門肯:《與社論書》

兩個人從同一座城由內往外望。一個人望的是泥土,一個人望的是星星。

〔古羅馬〕弗列德利:·藍伯利基:《書簡》

樂觀者宣稱我們生活在所有可能存在的星球的最佳星球上,悲觀者則唯恐這是事實。

〔美〕J·B·卡貝爾:《銀駒》

幸福

所謂幸福乃循從人類指針的理性生活。

〔古希臘〕芝諾:《斷片》

幸福是一個不斷渴望的過程,從一個目標到另一個目標,達到前者就開辟了通向後者的道路。

〔英〕霍布斯:《利維坦》

幸福與美都是副產品。

〔英〕蕭伯納:《人與超人·革命者的格言》

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是一顆歌唱的心的和聲。

〔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幸福本身就是長期的忍耐。

〔法〕卡繆:《記事冊》

幸福不是別的,無非是一種持久的快樂而已。

〔德〕萊布尼茨:《人類理智新論》

幸福隻不過是一種期待。

〔蘇〕高爾基:《小仙女與青年牧人》

幸福,是對純潔的最高獎賞和補充。

〔蘇〕列·列昂諾夫:《俄羅斯森林》

幸福本身就是一種旅程,而不是旅程中的一個目標站。

〔英〕赫胥黎:《經營66妙方》

幸福是勞動的姐妹,又是創造的兄弟。幸福,就是個人與集體的和諧,是勞動與享樂的統一。

〔中〕王聞:《青春書簡》

使人幸福的不是體力,也不是金錢,而是正義和多才。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幸福的人希望大家都幸福。

〔法〕雨果:《悲慘世界》

每個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體人所實現的最大幸福之中。

〔法〕左拉:《勞動》

哪裏有生活,哪裏就有幸福。越往前去,它就越多,越多。

〔法〕羅曼·羅蘭:《托爾斯泰傳》

幸福,是為別人生活,犧牲自己。

〔法〕羅曼·羅蘭:《托爾斯泰傳》

真正的幸福就是:成為完全客觀,從而體現自己的抱負。

〔法〕羅曼·羅蘭:《羅蘭與梅森葆的通信》

所謂幸福,是在於認清一個人的限度而安於這個限度。

〔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人格是大地之子最崇高的幸福。

〔德〕歌德:《詩篇》

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德〕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

隻有整個人類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