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網風電智能化運行控製探討(1 / 2)

電網風電智能化運行控製探討

電力科技

作者:程世洪

摘要:目前新型能源的利用是我國的一項重要舉措。在此基礎上風力發電得以發展,但是由於風力發電智能化運行還不成熟,還缺乏具體的標準,在安全通信和係統調試方麵還存在一些問題。基於此,文章對電網風電智能化運行控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智能電網;風力發電;智能化;運行控製;風電場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M614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3-015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3.079

1 工程介紹

某風電場管理過程中有很多重複性的工作,存在電機組設備不兼容、數據無法實現共享等問題,使風電場的管理難度增加。為了提高風電場的管理水平,該公司引入了遠程監控管理係統。係統功能包含了整個管理環境,通過運行此智能係統,達到了實時監控的目的,全麵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2 目前的管理狀況和有關問題

在風電場數目逐漸上升與風力發電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有關風電場管理問題越來越明顯。目前在國內對多個風電場和多個機型的監控管理智能一體化還沒有完整的遠程監控係統。因為距離該能源有限公司較遠的9家風電場全都分布在該市北部偏僻的山區,所以不便於對該公司進行管理。在風電場的實際管理中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同一項需多次輸入係統的數據在各係統之間是不能相互共享的,因為風電場需要向各部門上交有關數據,並且基礎數據和相應的報表是每個部門所需要的。

第二,網絡錯綜複雜、網絡速度不夠、網絡不好維護都造成了係統的不穩定,主要是因為各風電場報告給集控中心的多套管理係統並上報給公司的數據出現了嚴重的重複問題。

第三,導致管理複雜的主要因素是有關風電場的每個管理係統都采取了各式各樣的架構、設計想法和實現的方法。如果就各個係統間的數據難以達成一致和前後數

據的不協調,則說明統計中的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第四,在集控室置放同一時刻能監控各個風電場的監控係統,是為了要達到集中監控、無人值守的目的。但是製造廠家所給的風電機組監控係統不具有監控其他廠家風電機機組的作用。如果安排人留守,那麼就與提出“集中監控,少人值守”的目的相矛盾。於是為了提高風電場的現場監管力度,公司開發並設計了風電場智能化遠程監控管理係統。

3 係統布局

“規劃統一、平台統一、數據統一、共享資源、安全保障”是公司作為判斷產量建設的主要標準,若要更加有效地對多種風電機組進行遠程控製,則可以與其他製造廠的各種機型風電機組和變電站設備進行合並。之所以將係統集成到風電場以後實行智能化控製,就是為了實現統一管理,以便加強人與人之間、人與設備之間的關係以及設備與設備之間的良好關係,從而更有效地推動風電企業的運行管理和信息化工作台的建立。因此,係統將采用的結構模式為B/S(瀏覽器、服務器),此模式非常適合當前的風電企業的發展需求,因為其具有分布寬、靈活方便、容易維護、開發簡單、能夠共享、業務發展簡單等優勢。

4 係統功能結構分層

可以將係統功能結構分為六層,以滿足風電場管理運行的基本要求。

4.1 實時監控

主要針對預測風功率、報警設備(變電站係統和風電組係統)、監控(風電場初級係統及風電係統監控)、風電機組列表以及變電站初級設備列表、監督視頻(其中是變電站和風機組係統視頻)、管控(變電站裝置以及風電係統)、檢測風電係統的振動頻率。

4.2 公司管理

設備管理、科學技術管理、評論管理、培養訓練管理、考核人員管理。

4.3 生產管理

員工檔案和倒班管理(正常倒班管理、調班管理、請假管理)、調度管理和交接班管理、工作票與指標考核管理,最後是短信平台。

4.4 係統管理

網絡診斷和用戶信息提示、基礎的數據管理(風電場、人員、變電站的基礎信息,還有風電機組和線路的基礎信息,要點是可以將它們聯係起來)、管理和權限用戶。

4.5 設備管理

設備定檢和使用壽命的長短分析、變電站與有關線路和風電場設備(例如路標等)、設備替換和設備維護記錄,還有最後的風電機組相關設備管理(有關風電機組的變壓器、基礎和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