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提到的人際關係、權力邊界及人性的兩麵特質,恰恰是權力型社會的愚民地帶。第二次洗禮說的就是林衝,他不知被誰灌輸進了權力無邊界的觀念,在朝不敢跟高太尉抗爭,在野不敢跟王矮虎抗爭,結果真的被人玩死了。
事實上,梁山是由兩種人組成,如宋江等大奸大詐之徒,他們知道權力的規律,但秘而不宣,以便驅使那些有能力的人,於中取利。另一種如林衝,本事奇大而腦殼奇糊塗,結果淪為宋江等人漁利的工具。
極端權力體製下,騙子與傻子是完美的標配。所以人活得特別累:愚弄者累,怕被愚弄者清醒;被愚弄者更累,不願意清醒但又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有時候,你必須要清醒!
如果林衝早一些清醒,在高衙內調戲他妻子時,抓住高衙內一頓暴打,最嚴重的後果也不過是調到清水衙門,絕不至於弄到家破人亡。
如果林衝晚一點兒清醒,在擒獲扈三娘時,隻把她抱緊了不撒手,誰又敢說他一個不字?他也不至於失去扈三娘,天天看著王矮虎那得意而奸詐的嘴臉憋氣。
——但他最終也未能擺脫恐懼的控製。他實際上是個和平主義者,一個人道主義者,堅信與人為善,性能量不足因而缺乏攻擊衝動。他生在寬和的時代,或許還能與世無爭。但在水滸的暴力規則之下,他那卑微的人格與高強的武藝,構成了令人絕望的反差。
七
權力社會下,男人的尊嚴與人格遭到殘酷擠壓,如林衝這樣,豹子的能力搭配老鼠的膽子,是卑劣的掌權者精心打造出來的國民性格。這實際上是女人的悲劇,優秀的女性,悲哀地發現,找不到人格成熟、能夠保護她們的男人。
金庸先生顯然發現了這個問題,並苦苦尋求解決方案。
他的方案是——女人要比男人更優秀、同時更要具有智慧,才能夠得到幸福(這也是閭丘露薇的方案,她解說如何成為總統夫人,答案是你要比總統更優秀——這也是自我擔責的平民社會,必然具有的人生觀念)。
金庸先生的筆下,黃蓉的智慧高於郭靖,小龍女則讓楊過陶醉於她的溫柔——而李莫愁,卻因為隻有強勢而缺乏圈養男人的意識,結果與美好的愛情分道揚鑣。
假如金庸先生來寫水滸,那麼扈三娘的武藝必然比林衝更高。
於是,故事就變成了這樣:
……祝家莊前,林衝輕舒猿臂,來抓扈三娘,卻抓了個空,後腦勺“哐”的一聲,被扈三娘用刀背敲了一下。
林衝大怒,策馬向扈三娘追去。扈三娘且戰且走,林衝窮追不舍,兩人一追一逃,迅速地遠離了戰事中心。
逃到無人的荒野,扈三娘轉身:來來來,小樣的林衝,讓姐姐教教你怎麼打架!
氣死我了……林衝眼睛噴火,疾衝過去,卻被扈三娘側馬一讓,就聽“轟”的一聲,兩人的坐下馬撞在一起,林衝驚叫一聲哎喲,和扈三娘緊揪在一起,滾下山崖。
滾落崖底,兩人身體糾纏,繼續廝打在一起……
許久,扈三娘掐住林衝的脖子,把他提起來,走到一座墳墓前,順手打開墓門,“哐”的一聲,把林衝丟了進去。
林衝:嗷……這裏好黑……為啥要把我扔古墓裏來呀?
就聽扈三娘冷笑道:林衝,這座活死人墓在你的心裏,它埋葬著你人生所有的恐懼與懦弱。你的人生就是被這些恐懼的力量所控製,而你一無所知。恐懼讓你淪為權力的美食,你得到的隻有無盡的絕望與悲哀。
從現在起,你必須要在自己的心墓中,把那些恐懼的情緒全部找到,勇敢地麵對它們,破解它們對你施下的惡毒咒語。除非你能夠麵對心中的黑暗,否則你不會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你必須成長。
為了愛,為了你自己!
李莫愁:男人就是要圈養
一
金庸小時候,大人鼓勵他奮發努力,說:孩子,唐人高適有詩曰: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君。我看好你,一定要努力哦!
莫愁前路無知己……這個莫愁是誰呀?她好可憐,人生前路,居然連個知己都沒有……小金庸想。
於是小金庸的眼前,浮現出這麼一幅畫麵,一條曲裏拐彎的羊腸路,漫無際涯穿越郊野荒原,長路迢迢,不見行人,唯見芳草萋萋,秋風迷離。一個孤零零女子的寂寞身影。伴隨著音樂之聲,悲涼的女聲緩慢響起:也許放棄,才能靠近你,不再見你,你才會把我想起……
青年時期,金庸大師讀唐人李商隱詩: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當時金庸的眼眶就濕潤了。我擦,這個莫愁是怎麼混的呢?這麼多年過去了,她還是一個人睡一個人起:剩女生涯原是夢,學霸居處本無郎;風波不過橫塘路,更教明月照流黃……
心情激蕩的金庸拿起筆,於是“剩女”李莫愁的故事,躍然紙上。
二
命運,是壞心眼兒的後娘,待李莫愁極端不公正。
初,李莫愁是古墓派第三代傳人,是小龍女的學姐。她的身世,大概也跟小龍女差不多,都是被管生不管養的“善良群眾”扔掉的棄嬰,被古墓派撿回去,當了學生。
但是李莫愁學業初成,突然發現這地方不大對頭。嗯,這裏光線陰暗不見天日,更聞不到男仔的味道。黑漆漆的古墓裏是你的溫柔,醒來時的清晨裏是我的哀愁,或許明日太陽西下倦鳥已歸時,你將已經踏上蹺課的歸途……於是李莫愁就勇敢地蹺課逃學了,跑到江湖上尋找機會。
李莫愁抬腿一走,江湖上有個說法叫——選擇所帶來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的意思,就是說,當李莫愁選擇離開古墓之時,同樣也意味著放棄:放棄了她在墓中的一切機會。
這些機會包括了:接任掌門之位,及與優秀青年楊過的相逢相愛。
如果她留下來,古墓派的掌門就是她的,楊過也是她盤子裏的菜。等到她給楊過生了孩子,名字就可以叫楊不愁……甭琢磨了,她已經走了,沒戲了!
逃離古墓,失去楊過,李莫愁獲得的是陸展元。
三
陸展元,江南陸家莊少莊主,理論上來說應該是個高富帥、富二代。當李莫愁第一次遇到他時,正逢他因為惹事打架,被人打得半死不活,狗一樣地丟在路上,眼看要沒氣了。
見此慘狀,李莫愁的心,忽然感受到一種異樣的柔軟。
心太軟,她隻是心太軟——就出手替這個“半死男”療傷,而這,就意味著她人生最重大的一次選擇。
略過時代的背景不談,單說李莫愁一路行來,沿途遇到的屌絲男不知凡幾,而她那白富美所具有的空前誘惑力,不知讓多少男生鼻血狂噴——但是李莫愁,對這些屌絲男卻連眼皮都未曾抬過。
李莫愁的心,隻為陸展元而跳動。那隻是因為,這個半死男身上,有什麼東西吸引了她。
什麼東西呢?
不好說,說不好,不說好。李莫愁與陸展元的會麵細節,金庸沒有在小說中提起過——這一雙男女,他們隻是別人戲裏的配角,能有個出場機會就不錯了,哪還有資格要求這麼多?
總之,李莫愁替陸展元療傷的舉動,就意味著已經把自己的心事,托付給了這個男人。
陸展元顯然意識到了這一切,所以他傷好之後,就在花前月下,摟抱著柔情似水的李莫愁,指心為誓:狗富貴,貓相忘……不對,重來: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才怪!
發過誓言沒幾天,陸展元就給李莫愁送來了請柬:送呈李莫愁小姐台鑒,為陸展元先生、何沅君女士婚禮敬備喜筵,恭請攜禮金前往,禮金五千兩銀子以上坐上席,禮金三千兩以上五千兩以下坐邊席,禮金三千兩以下可享用流水席……
當時李莫愁,猶如撲通一聲跌入到古墓裏,眼前一片漆黑。
完了,全完了。
愛已翻船,情已覆舟。從此李莫愁,就成了“李特愁”。
四
說起少女時代的李莫愁,美貌絕倫,性格溫柔,武功超凡,還有歌唱家的天賦——一部《神雕俠侶》,就是以她的歌聲為伴奏,逐次拉開序幕的。
這麼好的條件,又對陸展元有救助之情。何以李莫愁,竟會被陸展元冷酷無情地拋棄呢?
或者把這個問題,換個角度來問:陸展元最終選擇的是何沅君,這位何女士比之於李莫愁,又具有哪些優勢呢?
她還真有優勢——李莫愁做夢也不敢想的優勢。
何沅君的優勢是,她太可憐了,太軟弱,可憐到了“令人發指”,軟弱到了天雷滾滾。
何沅君的身世,和李莫愁一樣是棄嬰,但被變態界人士武三通所收養。
武三通乃武林大魔頭南帝座下、漁樵耕讀排第三的耕夫,這夥武林變態勢力還擁有郭靖、黃蓉這等強硬的新生代——盡管郭靖、黃蓉並不變態,但有這種社會關係,決定了他們成為變態者的潛在支持者——武三通有恃無恐,就不顧自己有妻子有兒子,悍然要霸占養女何沅君。
如此一來,陸展元發現他現在有兩個人生坐標,可以比對。
選擇李莫愁:李莫愁的條件太優秀了——事實上,李莫愁是《射雕英雄傳》係統中,在美貌、才情、智慧、家世背景與武功等方麵,唯一可與黃蓉相比的女子。想當初郭靖和黃蓉相愛時,差點兒沒讓黃蓉壓得透不過氣來。而陸展元如果選擇了李莫愁,也會和當年的郭靖一樣,淪為光彩照人的女明星身邊不起眼的小配角。郭靖是基於一連串的奇遇、才勉強湊合到可以與黃蓉相提並論的位置,可是陸展元顯然不能對此抱有希望。
選擇何沅君:那麼,陸展元就獲得了他的人生主場,在這個世界裏,他是無可爭議的主角。何沅君必須要全部依靠他才能夠獲得幸福。
是做主角,還是做配角?不同條件的男人,有不同的選擇。
陸展元選擇了做主角。
五
三通變態,莫愁遭災。李莫愁做夢也想不到,武三通的變態性取向,竟然摧毀了她的人生之夢。
那麼她應該怎麼辦?
這時候她至少有三個選擇:
一是不依不饒,對陸展元展開報複式追責,這是最蠢的一招,也是多數人在這種情況下不假思索的選擇。
二是佯做無事地走開,有機會,就悄悄把陸展元拐出來,一刀宰掉,棄屍荒野,不失為人生快事,也符合武俠人物的行為邏輯。清算完這筆舊賬,再換個場地,找個傻男生,開始新一輪的愛情。
三是回到古墓,舔舐傷口。如果她這樣做了,那麼她就不會失去楊過,也不會失去掌門之位。
但是李莫愁,選擇了她不應該選擇的——她大鬧陸展元與何沅君的婚禮現場,而且是光明正大的。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是因為她掉入了“受害者陷阱”。
什麼叫受害者陷阱?
就是受到傷害的人,本能地傾訴自己的痛苦——但是她不知道,她的痛苦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世人並不關心你,更不關心你的痛苦;相反,世人關心的是他們的利益是否受到了影響,他們的顏麵和地位是否受到了尊重。受害人根本不可能顧及這些,這往往導致圍觀者對受害人進行新一輪的傷害。
這種受害者陷阱,與社會的公正程度逆直線相關。
社會規則越是公正,越是透明,受害者陷阱就越淺,越容易獲得關注與伸張。
社會規則越不公,越是陰暗,受害者陷阱就越深。一個人一旦遭遇不公,往往會在伸張過程中,被社會的畸形力量強化甚至極端化這種傷害。
比如說,在楊乃武與小白菜時代,如果遭受到了冤獄,百姓要告禦狀,就得先滾釘板,從釘滿了釘子的板子上滾過去,如果還有口氣,這時候朝廷就必須要過問此案。滾了釘板還不理會,朝廷擔心會失去人心。
李莫愁是武俠人物,生活的環境最多不過是個搶男霸女——但也算是很不公正的社會環境了。
在這種社會環境裏,受到傷害的李莫愁,注定了極難找到同情者,更難討還回公道。
一旦她不肯咽下這口氣,非要討個說法不可時,她的悲劇就開始了。
六
果不其然,李莫愁在陸展元與何沅君的婚禮上,遭受到了挫敗。據說是來自天龍寺的一個無名高手,打敗了李莫愁。李莫愁號啕大哭,喊叫自己冤枉。最後高手不好意思了,就說:算了,既然你真的冤枉,那就……那就等十五年後吧,十五年之後你再來找他們報仇。
李莫愁傻呀,就這樣失去了最美好的人生十五年。
十五年後,《神雕俠侶》開篇,李莫愁回來了,卻驚訝地發現陸展元和何沅君,宣稱他們死了——哪有這麼湊巧的事兒?死一個還有可能,兩個人都死,拿我當傻瓜呀!
陸展元何沅君這兩口子,肯定是移民了,去什麼地方不清楚,但移民應該符合他們的性格設定。
這兩人不見了,李莫愁連個人生目標都沒了。意興闌珊地回到古墓,驚訝地發現古墓派改規矩了——以前是禁止男生進入女生宿舍的,現在卻是男生和女生同居了,當時李莫愁就抓狂了。
她不能不抓狂,比較她和陸展元,她不會低於95分,陸展元不會高於65分——這是女神與渣男的完美標配!
為渣男,毀女神,這筆賬怎麼算怎麼虧——這個就叫愛情的不理性,所謂的不理性,無非是賠本倒貼而已。貼到最後,雞飛蛋打,這卻是生命不能承受之愛。
總之,金庸把李莫愁的人生,弄成了一個悲劇。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金庸在設定李莫愁這個女人時,少了一點點靈性。
什麼叫靈性?
看看同樣是條件極高、美貌、溫柔、才情、智慧、武功與家世俱全的黃蓉,她是怎麼找男朋友的吧——她出場,隱名埋姓,把自己喬裝成一個肮髒的小乞丐,可是在她偷饅頭時,雞賊的郭靖一眼就注意到了她白嫩的脖頸(《射雕英雄傳》中的原文是:那少年低低一笑,俯下了頭。郭靖見他臉上滿是煤黑,但頸後膚色卻是白膩如脂、肌光勝雪,微覺奇怪)。
於是,美好的愛情就開始了。
其實,金庸的武俠小說很殘酷,一個主題是:對於太過於優秀的女人,男人這東西,隻有圈養,沒有野生。黃蓉沒有成為剩女,是因為她自己圈養了郭靖。小龍女沒有成為剩女,是因為她自己圈養了楊過。而李莫愁,她追求愛卻沒有圈養意識,這就是她和黃蓉之間的差距。
愛情,被人渲染得很崇高,很神聖,但愛情的根植於人性最底層的欲望之中。李莫愁的聰明隻停留在人性的淺層麵上,遠不如黃蓉透徹,這是她淪為剩女的根本原因。
“聖人”劈腿之謎
一
民國時,有“三大銀行家”之說,浙江人徐新六就是其中之一。
徐新六是富家子弟,留學英國,歸國後出任政府財政官員兼北大教授,曾任梁啟超的秘書,再後轉入銀行業,成為赫赫有名的銀行家。
後人回憶徐新六稱:他人緣極好,中外朋友很多,沒有銀行家的脾氣。在上海地區銀行界知識分子中,他不卑不亢,誠誠懇懇,易於親近,不隨便同別人唱同一個調子,不衝動,能忍耐,不遷就流氓集團(暗示其對杜月笙之流不假辭色?),不得意忘形,也不想接近權貴,身為銀行家,不做投機買賣(這在銀行業極是少見)。
在上海銀行業,徐新六有“聖人”之譽,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品德端莊,作風正派,愛妻子,疼兒女,家庭和睦,妻兒幸福。所結交的朋友,都是些如蔡元培、胡適等意氣相投之輩。
徐新六曾為蔡元培保過媒,和胡適更是莫逆。胡、徐兩家的孩子都玩在一起,相互熟稔而信任。
蔣介石曾召徐新六,談了整整一個星期的話,但效果並不好。看起來,蔣介石花費這麼大心思,是想讓徐新六給他個彼此信任的理由,但這個理由,似乎沒有找到。
蔣介石不喜歡徐新六,原因難以解釋。但徐氏在英美有許多朋友,要想獲得盟國的支持,徐新六這樣的人才不可或缺。
最終,徐新六被定為中央銀行的總裁人選(另有《宋子文日記》稱,是張學良、楊虎城建議徐新六出任外交部長),並委其赴美,爭取美國援助。
但不料,一個女特務就在這時候冒了出來,要了“聖人”徐新六的性命。
二
軍統有個女情報員陳素貞,有姿色,善歌舞,性格開放。特訓後派去監視在南京的日本人,接連破了幾個日諜案,立過功。
南京淪陷後,陳素貞留下來收集日本大屠殺的證據資料,被日本人逮捕,一頓暴打,就叛變了。
此後陳素貞就化名蘇姬,給日本人幹活兒。日本人派她去香港,搜集情報。她以社交達人的身份,有意接近港英警官和情報官員,施展情色功夫,從一個港英高級警官處獲得情報,旋即向日方報告。
次日,徐新六所乘坐的“桂林號”航班,突遭五架日本戰機追逐掃射,“桂林號”中彈迫降,落入水中。除3人逃生獲救外,徐新六等人全部罹難。
5年後,為日本效力的陳素貞,又潛往廣西桂林,把美國14航空隊的秘密汽油庫找到後炸了。這下子惹火了中方,聯合中、美、英三方反諜人員,合力破獲了此案。和陳素貞一道的日本間諜拒捕自殺,陳素貞被捕。
受審之後,陳素貞未被處決,神秘地消失了。此案懸疑,無人知其根由。
但實際上,徐新六隻是替人而死!
日本人是在追殺自西歐、蘇聯返國的孫科,並向陳素貞發出緊急命令,命其搜集並提供孫科的行蹤。但是孫科乘坐的是另一架飛機。另一種說法是,孫科沒有趕上飛機,而徐新六登機時戴太陽鏡,被陳素貞誤以為是孫科,遂通知劫殺。
徐新六死後,國民政府追認他為烈士,租界降半旗致哀,董必武代表共產黨在武漢出席其追悼會。
可是在上海的追悼會上,卻來了一個意料不到的人,帶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三
正當徐新六家人悲慟之際,上海大亨杜月笙出現了。
他來到徐家,先在靈前為徐新六上香,然後說:我是為徐先生的後事而來的。
後事?
就是徐先生的遺產分配。杜月笙解釋。
遺產分配?這事跟你杜先生有關係嗎?
跟我是沒關係,但是跟徐先生的兒女有關係。
徐先生的兒女?孩子們都在這裏啊?徐家人不明白。
我的意思是說,與徐先生的外室有關係。杜月笙解釋:徐先生的外室,替他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如今徐先生的遺產分配,不應該疏漏了他們。
什麼?在場的人全都驚呆了:徐先生外邊有女人?
這不可能!
徐先生是何許人物?他光明磊落,不賭不嫖,品行端莊,他忠於家庭,愛情堅貞,素有聖人之稱譽。這樣的人品,怎麼可能有外遇?又怎麼可能……和外邊的女人生下一堆孩子?倘有這樣的事兒,怎麼可能瞞得過所有人?
但是,杜月笙也是一言九鼎的人物,絕不會信口瞎掰。
那麼這件事,就需要杜月笙拿出證據來了。
四
證據在這裏,杜月笙拿出一封信。
這是民國二十二年夏,杜月笙於杭州西北的莫幹山避暑,偶遇徐先生也在山中。山風習習,長日漫漫,二人盡興長談。
就是在談話之間,徐新六忽然對杜月笙說:我有一件心腹之事,舍杜先生而外,無人可托。
杜月笙答:洗耳恭聽。
徐新六說:人世間事,以男女之情最難捉摸,即如聖人,也難免太上忘情。
然後徐新六告訴了杜月笙,他在外邊另有外遇,而且還替他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當時杜月笙也驚呆了,以徐新六的出身、教育、職業與性情,與杜月笙這種江湖草莽是涇渭分明的。能夠與徐新六這樣的聖人結交,杜月笙受寵若驚。豈料眼前這位聖人,居然也食人間煙火,牆外開花,讓杜月笙跌破眼鏡。
徐新六對杜月笙說出秘密,讓杜月笙欣喜又鬱悶。
欣喜的是,徐先生拿自己不當外人,坦白相告,這是對自己的信任。鬱悶的是,這種爛事,徐新六不對別人說,隻告訴自己,這顯然意味著……
還沒等杜月笙想下去,徐新六喟然歎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個人總要備個萬一。倘若我有日死了,這個小妾和三個孩子,未來的生活和教育,我必須為他們預作準備。
杜月笙正要說:閑話一句,萬一真有這麼一天,我決計負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