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雖然與這位男同事在工作上的配合很默契,可他這樣沒有分寸的行為,不但有失他的身份,還讓這位女性很困擾。她從來沒有把他放在一個可以半夜聊天、說私事的位置上。我們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朋友,不同的朋友的確應該出現在合理的位置上。例如:
有的人是你的朋友,不一定是你總想聯係的朋友。
還有的人是你要好的朋友,但你不可以在他麵前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無論如何,不同的人在我們心裏的位置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是我們生活上的朋友,有的人,是我們休閑活動中的朋友,還有的人,深入我們的事業,與我們同甘共苦。
我們對朋友有所區分,也是我們對朋友應該負的責任。例如,有的人是我們生活中的朋友,有了生活的煩惱可以互相傾訴、緩解心靈的壓力。但是你硬是要把他拉入你的事業,想讓他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支持你偉大的創業,你的這種行為會讓你迅速失掉這個朋友。
還有的朋友具有很大的社會活動力,這樣的朋友,如果你在心裏希望他們對你能更體貼一些,或者有時間聽你好好地聊一聊你和領導之間的那些雜七雜八的事,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要求,他們每一分鍾都是聽那些對他們有價值的信息的。
還有的朋友性格非常溫和,甚至有點懦弱,你覺得在你麵對一些困難的時候,他為什麼不能挺身而出,迅速幫你擺平事情。這也是對人不合理的要求。
講這些的意思,也是提醒我自己,不要隨意對朋友有所要求。朋友應該在我們心靈空間最合理的位置上,放鬆地存在。
關注未來,別盯他人:
一個人就算再聰明,他的眼光如果隻放在別人身上,缺少了自我審視,就會顯得不大氣、境界小。
我認識一個開公司的人,幾年前見他的時候,他一說話,就開始說創業如何不容易,員工如何不懂得老板的艱辛,現在的人是如何缺乏創新精神,等等。
那時候,大部分人和他聊天,都不大能超過半小時。一超過半個小時,他們就要禮貌地起身告辭了。
後來,據說他的一個決策導致他的小公司出現了很大的周轉困難,他落到了人生的低穀。誰都沒有能力幫他。
他隻能一步步從頭做起,再次積累資金。
二次創業的時候,我們還是很佩服他依然有創業的衝動和勇氣。原以為他又會說自己是如何了得,沒想到他變得謙虛了,和他聊天的時候,記得他說:“以前總覺得別人不如自己,等到自己失敗的時候,才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了不起的一麵,不能小看任何一個人。”
這就是一個懂生活的人明白了生活的道理。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我們帶著理解的心與他人相處,帶著一顆對自己有要求的心,關注自己的未來。
尤其是當一個人到達了一個管理層位置的時候,更要明白對人的管理要靈活。我曾接觸到一個企業家,我們聊完事情後,他隨意聊起了旁邊的助理,說這位助理哪兒都好,就是說了他很多次的一個毛病,總改不了。助理總是忘了開會的時候,應該把該做的事拿筆一條條記下來。
我笑笑,不接話。
他說,不過有意思的是,助理也從來沒有耽誤過任何事,因為每次會議結束後,助理都會第一時間迅速安排下去,簡直是不給自己遺忘一件事的時間。
我覺得很有意思,這位助理不是不聽勸,而是因為他有更適合自己的方法,不必按照死板的規則走。
這也提醒我們,要信任他人的判斷力,把目光更集中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一句話回味:
別人硬是不接你對他的好,就不要硬給,也許你的良藥是他的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