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普克從何真那裏得來的線索,彭大勇很快從一所醫院中查到了所需的資料。
去年十一月下旬,一位名叫陸天誠的患者曾去該醫院為頭痛症就診。在經過繁瑣的各項檢查後,院方初步診斷該患者腦部長有一個惡性腫瘤,並且已經發展到中晚期。院方建議該患者抓緊最後機會接受治療,但不知何因,該患者向醫院表明要回家征求家人意見後,便再也沒有來過醫院。
為陸天誠做診斷的是醫院腦外科專家李主任。他告訴普克彭大勇,當時陸天誠的病情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如果再拖一兩個月,就會錯過最後的治療時機。一旦進入晚期,病人就會隨時出現生命危險,並且除了等死,再也沒有辦法挽回了。
“後來我偶爾想起那個病人,還會暗自納悶,”李主任說,“為什麼明知自己的病情那麼嚴重,卻再也不來醫院治療了?是不信任我們這裏的醫療水平,轉到其它醫院去了?還是對病情悲觀失望,沒有治療的信心?當然也有可能是經濟方麵的原因。”
普克問:“像他這種病情,如果在你們醫院治療的話,大概要花多少錢?”
李主任大概見慣不怪,語氣輕鬆地說:“他們是公費醫療,大部分費用都可以報銷。個人需要承擔的,也就是兩、三萬吧。當然,這隻是初期的費用,以後要維持治療,當然數目會更大。”
普克心裏歎了口氣,他早就為陸天誠家算過賬,知道以陸天誠的收入、開支情況,家中的積蓄實在不容樂觀。普克不禁想,當一向對自己十分苛刻的陸天誠,聽到麵前這位主任輕描淡寫說出這個數目時,不知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普克說:“李主任,您說這隻是初期的費用,那就是說這麼一次治療,並不能將陸天誠的病徹底治好?”
李主任笑了笑,臉上流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說:“你們可能不了解情況,他患的是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而且是在腦部,已經發展到中晚期,這是什麼概念?如果不治療,他最多也就是半年。治療成功,半年基本不成問題,但究竟能延長多久,誰也不能保證。現在醫學技術雖然進步了,癌症也能夠治療,但卻不是能夠治愈。這個意思,你們明白嗎?”
普克並不介意李主任的態度,又問:“這些情況,當時您都告訴陸天誠了?”
李主任點點頭,說:“他再三要求我告訴他實情,說不管什麼情況他都能承受。我看他挺冷靜,而且老實說,現在很多病人的醫學常識都比以前豐富了,你就是瞞他,他自己也能感覺到。所以我就如實告訴他了,當然還是鼓勵他要樂觀,如果積極配合醫院治療,說不定延長個十來年也是有可能的。”
“當時他很冷靜?”彭大勇問。
“開始的時候嘛,每個病人都差不多,會表現得很震驚,他也一樣。”李主任不帶什麼感情色彩地說,“不過很快他就平靜下來了,還說其實他早就有預感,因為頭部疼痛得不正常。現在得癌症的人很多,像他這種表現的,也不算特別。對我們來說,這才是正確的態度,怕是沒有用的,就是要冷靜下來,樂觀地接受治療,才能多一分生的希望。”
普克想了想,問:“他最後確定自己的病情,是在什麼時候?”
李主任翻了翻記錄,說:“是12月5號,我把會診結果通知了他。”
普克遲疑了一下,還是問:“李主任,您說如果陸天誠不采取任何治療的話,最長能夠活多久?”
李主任看了普克一眼,垂眼看著桌上的記錄,說:“根據他的病情,我們預計不超過半年。當然,特殊情況也是有的。他現在……怎麼樣了?”
普克沉重地回答:“他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