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千年前,東洲之地,天降神塔,扁書‘機緣’二字。

塔身通體呈玉色,似由整塊乳白玉石雕琢成。高七層,美輪美奐,且全無拚接痕跡,猶如天生地長般。

塔外豎石碑,正麵記‘十年一開,三月而關。一層一世界,機緣無數,有緣得之。非凡,莫入。’三句話。

反麵則為‘天地碑’三字。

時有豪傑嚐試入內,數百人進。三月後塔內忽起光芒,有寥寥數人憑空出現,後塔門關閉。

有人記載,入塔之數三百五十八人,最後所出為三人。一為白淨麵皮的俊書生,一為弓腰曲背的中年模樣的糙漢子,一為扛大刀的俏佳人。

時人震驚,墜墜不安。

有好事者欲摧毀神塔,言此塔有異。然,塔影猶入眼,觸之皆空。千百人試,無一人能真切摸到塔身。

故,疑為仙人手段。

既為仙家之所,塔內所謂機緣更引人眼熱。可惜,塔已封,無人可入。有那等腦袋靈光者,四處追尋出塔之人,散語‘其必身懷重寶’。引蕩世間,殺戮四起。

數月之後,無數人铩羽而歸,同時江湖中‘閻羅邪醫’、‘劍神林澤’、‘霸刀魔女’之名廣為流傳。

武林,因此三人重設格局。

有親朋好友從他們三人口中得知,他們一身本領皆是從塔內習得。且塔中收錄武學無數,他們所學僅為微末。

消息即出,機緣塔之名廣為流傳。

再十年,塔開。

各路英雄豪傑、富紳豪士、寒門學子……一湧而入。

所進者甚多,所出者寥寥無幾。

然,但凡出者,皆有所得。不出幾月,必有揚名。

十年、五十年、百年、五百年、千年!

塔猶在,聲傳遍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闖塔之人不計其數,出塔之人皆在各自領域中大放光彩。

長久下來,塔中機緣,莫可全得。

不過,內中詳情,卻被流傳開。

機緣塔,實為傳承之塔。需一層一層往上闖,每進一層可選擇繼續或離開。

內置無數典籍、傳承和神兵利器,得到方法各不相同,無據可依。

凡塔中所得器物,非闖塔之人不可用,且主人死後就會重新回到塔內。

所見之典籍,無法外帶隻能在塔內觀看。

所得之傳承,旁枝末節可外傳,內中精華卻隻能意會無法傳承。

……當為仙家之手段。

是年,又逢機緣塔開啟之際。

欲闖關者,紛紛彙聚機緣鎮。

此處,原是東洲幾個小國的交彙地,兵家常征,荒無人煙。卻因機緣塔而繁榮,故名。

這日,距離塔開啟還有十天,機緣鎮又迎來一批外來客。

故事,就從此處開始。

夏日酷暑,天氣常有變化。

上午猶是晴空萬裏,烈日炎炎當空照,

才過午後便天色陰沉,暮雲低垂,壓得天空似要塌下來般。

鬧市之中,商家支起雨棚,或收貨物於屋內,或推車於屋簷下,不見離去之意。

街道上依然人來人往,不見稀少。

此處往來者,販夫走卒、粗漢儒生、錦衣華服者皆有,可謂魚龍混雜。

然而,街麵上有一行主仆三人格外招眼,來往者皆要瞄上幾眼。

這是二男一女的陣容,皆為年少英華。

當中的女子,圓臉大眼,模樣嬌俏可人。

是個外族人,頭包紫色巾帕,梳雙環發,用銀環裹為角狀。垂發皆梳細辮,墜珠繩。

身穿深紫色繪五彩花鳥紋苗服,頸帶三角箭頭蛇樣銀項圈,從細到寬,足有三個,一色模樣,最外頭那個串銀鈴鐺。手腳皆戴有銀製圈狀物,各三對。

走起路來,銀飾相撞叮當作響,更顯俏皮。

看服飾,似是苗疆一帶。

“呔,近幾年來闖塔的外族人越來越多,好些也得了好處離去。那些個闖塔的英雄好漢也不知幹什麼吃的,竟叫外頭的人從自家口袋裏劃拉走東西,真真是丟盡了臉麵。”

茶肆之內,有身材瘦小的行客偷瞥同座人的身影大談其言,一雙三角眼覷將過去卻是對準三人行中的白衣男子,滿是嫉妒。

一雙筷子不住地夾花生粒丟嘴裏,咬得咯嘣作響,像在食啖什麼骨肉。

與他同行的是個美嬌娘,胭脂水粉抹一臉,細細蓋住眼角皺紋。比不得花季少女嬌嫩,風熟美豔亦是動人。

“陳老二,你少在這埋汰,有本事你自去闖塔。”嬌笑連連,她故意放高音量,美目連閃灼灼盯著少年郎,媚意無邊。

手裏一盞粗茶端了老半天,也不見沾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