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3 / 3)

韓湘如夢方醒,他使勁鑽了下拳頭,暗自罵了自己一句,真是糊塗,這不正是當初實施維西爾軟件的主要目的之一嗎?!怎麼等效果出來了,反而把老的數據奉為標準並因此懷疑新係統呢?

檢查組的帶隊領導笑著說:“喲,聽上去不錯嘛,你們要是真能實時跟蹤到每批產品甚至每件產品準確的實際成本,這個信息可太有價值啦,如果把實際成本的大量數據積累下來進行分析,就能根據成本變動的規律和走勢來預測未來的情況,這是從經驗決策到科學決策的重大飛躍啊。老金,你搞了這麼個好東西還捂著蓋著的,怕別人偷啊?當初這個項目立項的時候,我們就表示可以支持一下,掛到國資委的重點攻關技改項目裏麵,你就不領我們的情,現在成效出來了,還搞你的地方保護主義啊?”

金總笑容滿麵地說:“哪裏哪裏,是你們檢查組時間太緊、任務又重,我怕節外生枝影響你們的工作進度。你們要是有興趣,我當然歡迎你們專家現場指導啊,你還不知道我嗎?我就是臉皮厚、不害臊,什麼家底都願意翻出來顯擺嘛。他們在另一間會議室搞了個東西,叫什麼來的,小韓?哦,對了,叫‘駕駛艙’,有點像火箭衛星發射場的控製中心,很大一麵牆全是大屏幕,分成很多小屏幕,上麵能看到各種形象直觀的統計圖,生產情況、質量數據、原材料庫存、半成品和成品庫存、市場銷售情況、現金流和資金占用情況,諸如此類,以後我們開會就都在那裏開,所有實時數據一目了然。本來想等再搞得好一點,下次專門請你們來看看,如果你們有興趣,等一下我就帶你們過去,好不好?”

檢查組的人躍躍欲試,都在嘻嘻哈哈地議論著、附和著,似乎都忘了柳副總的彙報剛念到一半,隻有韓湘從側後方觀察了一下柳副總的表情,隻見他臉色鐵青,從腮幫上都能看出他的牙關咬得緊緊的。

洪鈞後來也問過李龍偉,采用跟蹤分解的方法得出實時成本,本來就是實施維西爾軟件的一個重要內容,新舊兩種方法大相徑庭,得出來的數據當然會不一致,要是什麼都和老係統一致,那還搞新係統幹什麼,為什麼大家竟都認為不一致就是錯誤,而且花了那麼多時間都遲遲沒想到會是這個明擺著的原因?

李龍偉紅著臉說:“所有人都暈了,沒日沒夜地幹了三個多星期,中間出過那麼多問題,一直在想辦法和他們老係統的數據對上,神經早都快要崩潰了,最後關頭一發現成本數據對不上,所有人腦子裏的缺省值就都認為又是咱們維西爾軟件出了問題。”

洪鈞看著李龍偉疲憊不堪的樣子,把手搭在他肩膀上按了按,動情地說:“大家都辛苦了。”

李龍偉笑著說:“可是值得啊,你沒見剛才金總帶檢查組來參觀的時候大家高興的樣子?簡直就跟慶功會似的,那幾個女孩子都哭了,從大悲到大喜,我也有點受不了。”

洪鈞說:“還有一個人更受不了。這次我不能再犯錯誤了,今天晚上就要去好好做他的工作,要不然,沒準兒又得從大喜到大悲了。”

“誰?”李龍偉詫異地問。

“柳副總。”洪鈞平靜地說。

中國第一資源集團的總部位於北京西二環的金融街上,洪鈞站在會客室的落地窗前,望著月壇橋上堵得死死的車流發呆。雖然他作為一名客戶,曾經多次光顧第一資源集團位於不同地區的營業網點,但第一資源集團的總部他這才是第二次來,而他來的目的是要把第一資源集團變成他的客戶。

第一資源集團實在太龐大了,雖然還沒大到全國人民都是它的客戶的程度,但如果說全國人民都和它或多或少有著某種聯係,恐怕並不算言過其實。但是,龐大並不等於複雜,正相反,第一資源集團既驚人地龐大,也驚人地簡單。

李龍偉當初給洪鈞介紹這個項目背景的時候,剛講了兩句第一資源的業務,洪鈞就說不必介紹了,連小學生都知道,介紹一下他們的組織結構吧。李龍偉把自己的筆記本電腦轉過來,屏幕上就是第一資源的組織結構圖,洪鈞一看就笑了,這也太簡單了,還不如咱們維西爾的複雜。

之所以簡單,是因為第一資源的業務實在太新、發展實在太快。它新到什麼程度?一個簡單的事實即可說明,迄今為止第一資源還沒有一位退休職工,平均年齡不到30歲;它快到什麼程度?也有一個同樣簡單的事實,十年前公司籌備時隻有幾百人,而現在已經超過十萬人!這十多萬人的組織是一個極為扁平化的結構,飛速膨脹的不是它的中樞神經,而是它遍布全國的網絡末梢,公司總部還不到三百人,第一資源集團大廈他們自己隻占了五層,其他樓層都對外出租了。

這五層樓裏的三百來人靠什麼來管理全國的十多萬人?這十多萬人靠什麼來服務全國數以億計的客戶?靠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在第一資源集團業務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信息技術部門的負責人在第一資源集團決策層中的地位也可想而知,洪鈞這兩次來拜訪的就都是這位舉足輕重的人物,第一資源集團常務副總裁兼信息技術部總經理。

第一次見鄭總,洪鈞是由李龍偉陪著來的,時間是上個星期五的下午。李龍偉一路上不停地表示愧疚,說咱們都不喜歡周五下午拜訪這麼重要的客戶,但實在沒辦法,隻有這時候能抓住他,我前幾次來見他還有上次給他搞的demo,全是這種時候。洪鈞倒覺得無所謂,周初見有周初見的好處,周末見也有周末見的好處,關鍵是要因時製宜。

李龍偉還打聽到鄭總剛從美國回來,是專程去走訪ICE總部和樣板客戶的,洪鈞心裏“咯噔”一下,這倒是個重要情況。李龍偉安慰說,不過好像不說明什麼問題,所有的錢都是鄭總他們出的,第一資源有的是錢,鄭總每年將近一半的時間在國外跑,出國對他沒什麼誘惑力。洪鈞說這才更要認真對待,出國本身對鄭總沒誘惑力,恰恰說明鄭總真是要了解ICE的情況才肯花時間和精力跑這一趟的。李龍偉又說,不過從他回來以後的態度上看,好像跟沒去一樣,對ICE和對咱們都還是老樣子。洪鈞說這就奇怪了,以ICE總部的氣派和北美那些大牌客戶現身說法的影響力,以往去過的國內客戶沒有不動心的,鄭總卻居然無動於衷,要麼說明鄭總見過太多的世麵,要麼說明鄭總想要了解的不是這些,要麼兩者兼而有之,但不管怎樣,都要求咱們得想出更高的招數才行。

第一次來時是在另一間大些的會客室,洪鈞和李龍偉剛坐下不久,一個看上去四十多歲的人走了進來,洪鈞立刻斷定他就是鄭總,因為也隻有鄭總才會有如此氣宇軒昂的氣派,洪鈞竟然感受到一種震懾,這是他以前和各種各樣的客戶打交道時從未有過的,他意識到這不是因為鄭總的級別,比他級別高得多的人洪鈞也見過不少,而是因為鄭總眉宇間流露出的強烈自信和霸氣。

鄭總和洪鈞交換完名片,坐下來擰開桌上擺著的一瓶礦泉水,倒進一個玻璃杯裏,說了句:“請隨意,我就不招呼你們了。”然後自己喝了一口。

洪鈞看著鄭總有些意外,沒想到他旁邊連一個陪同的人也沒有,事先自己還擔心隻帶李龍偉一個人來是否顯得輕慢,結果鄭總倒來了個單刀赴會。

鄭總剛才並沒有正視洪鈞,卻好像對他的心思洞若觀火,笑著說:“咱們三個人聊就行,這不是對你們有任何輕視,也不說明我想敷衍了事。下麵的人也都很忙,我這裏不搞群策群力,我是‘獨策群力’,我拿主意他們照辦就是。”

洪鈞又吃一驚,他斷定鄭總的經曆一定是一帆風順,出身豪門的人可能會有一種貴氣,而隻有一路呼風喚雨、心想事成的人才會有這種霸氣。

談了一會兒,洪鈞就覺得底氣不足,無論他說什麼,鄭總都不時地點頭,而且點頭的次數越來越多、頻率越來越快、幅度越來越大,不過點頭並不意味著讚同,而是禮貌地表示著不耐煩,仿佛在說“我都知道、都聽過了”。

等洪鈞一番話講完,鄭總還是那副讓洪鈞心裏發虛的笑容,說:“維西爾的情況,小李已經向我介紹過幾次,我已經比較了解。其實不止是你們維西爾,ICE也好、科曼也好,這幾家公司的情況我都清楚。口氣再大一點,不止你們這三家,國外的也好、國內的也好,軟件、硬件、通訊、網絡,所有主要廠商的情況我都心中有數。我們第一資源在這十年裏,什麼先進的技術沒用過?什麼複雜的設備沒搞過?什麼龐大的網絡沒鋪過?什麼昂貴的軟件沒買過?可以說,我是親眼見證、親身參與了中國引進和應用信息技術過程中的所有裏程碑。我們很清楚我們要做什麼、我們需要什麼,我已經對小李講過,不知道他有沒有理解、有沒有向你轉達,我們第一資源不是在簡單地尋找一個供應商、在找賣主向他買東西,我們是在尋找合作夥伴。買東西還不簡單嗎?我們養活著多少家IT廠商啊,靠我們起死回生的就不隻一家。但是,這次的軟件項目,我們不希望和廠商隻是一種單純的買賣關係,我們希望是一種真正的合作夥伴關係,一種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這個意思李龍偉當然向洪鈞轉達過了,而且每聽鄭總說一次,他就要轉達一次,但洪鈞一直沒往心裏去,這種話他聽得太多了。如今“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是一句時髦用語,買賣雙方無論生意大小都愛這麼說,仿佛隻要提升到戰略合作夥伴的高度,雙方之間的交易就變得神聖起來,自己在對方心目中就舉足輕重起來,其實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文字遊戲而已,你知我知,大家討個吉利、圖個熱鬧罷了。

但等到洪鈞親耳聽到鄭總親口說出來的這句話,他不能不當真了,他感到鄭總不是在說套話,意思已經很明顯,如果你們就是想把軟件賣給我、拿錢走人,那麼,免談!洪鈞開始有些後悔,自己的準備太不充分了,這很可能將是一次完全失敗的拜訪,越是麵對重量級的對方,洪鈞在頭一次見麵中就越追求富有震撼力的效果,隻有給對方以震撼才能抓住對方的心,而這回他卻被鄭總震撼了。

鄭總究竟要尋找的是什麼樣的合作夥伴?他話中究竟蘊藏著什麼樣的深意?洪鈞苦苦思索,第一資源集團的項目很可能是圈子裏這幾年見過的最大的,對這種史無前例的大項目必須采用前所未有的策略才行,要想在競賽中拔得頭籌,必須在競賽規則上做文章,要讓對手直接輸在規則上。忽然,靈光乍現,他知道了!洪鈞強忍住內心的喜悅,一邊看似從容地和鄭總接著聊,一邊在腦子裏周密地演練下一步的對策。

不到半個小時,會晤已到尾聲,三個人都站起來,一邊客套一邊走到會議室門口,鄭總打開門,向洪鈞伸出手,似乎已注定這是一場平淡無奇的見麵,洪鈞注定隻能給鄭總留下蒼白的印象,甚至根本留不下任何印象。但是,就在這時,洪鈞緊緊握住鄭總的手,並往自己懷裏拉了一下,使鄭總不由自主地和他挨近了些,洪鈞說:“鄭總,我剛才忽然有個大膽的設想,咱們可能有一種全新的合作方式,要玩兒就一起玩兒一次大的。不過這可不是我能隨口說了算的,我得先征求一下維西爾總部的意見。我希望盡快和您再談一次,爭取共同運作一個真正的大手筆。”

鄭總不禁一愣,眼睛很快亮了起來,洪鈞心中暗喜,斷定自己的話既出其不意,又正中他的興奮點,果然,鄭總也緊緊握了一下洪鈞的手,說:“玩兒一次大的?好啊,我等你電話。”

洪鈞第二次來也學乖了,他沒讓李龍偉一起來,獨自望著西二環的主路和輔路上的車流仍像蝸牛一樣往前爬,他隱隱感到信心不足,第一資源集團的項目正像眼前的交通一樣,所有的競爭對手都圍上來、膠著在一起,自己惟有另辟蹊徑才能獨占鼇頭。

這時,會客室的門被輕輕敲了一聲,鄭總的女秘書推門進來,笑盈盈地說:“洪先生,鄭總開完會了,我帶您去他的辦公室吧。”

鄭總的辦公室很大,也很空,一見洪鈞進來,鄭總便從大班台後麵走過來握手,招呼洪鈞坐到寬大的真皮沙發上,他抬手一指擺在茶幾上的幾種飲料,說:“想喝什麼你自己來吧。”

洪鈞客氣地笑了一下,並沒動手,而是環顧四周說道:“這麼大的辦公室,真是氣派啊。”

鄭總擺了下手:“大而無當,浪費。”然後,就盯著洪鈞認真地說,“說說你的設想,希望真的很有價值。”

洪鈞已經領略過鄭總雷厲風行的作風,但還是被他的開門見山弄得不免有些緊張,鄭總如此急切地想聽到洪鈞的設想固然是件好事,但洪鈞也清楚,如果自己的設想聽上去不是“真的很有價值”,這次的會晤恐怕就比第一次還要簡短,而且,不會再有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