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假天師顯術李家莊 走盤珠聚黨楊公廟詩:(1 / 3)

重義輕財偉丈夫,濟人恒濟急時無。

憑他屢屢生奸計,在我時時立坦途。

贈馬贈金情亦厚,全仁全義意尤都。

休言管鮑垂千古,孰謂於今無此徒。

原來這假天師姓賈,就是汴京人士。後生的時節,曾在龍虎山張真人那裏學些法術,因耐不得性子,後來被真人依舊打發回來。沒些生意過活,就盜取真人的名色,替那地方上人家專一除邪遣祟。凡是尋著他的,便有應驗。

所以那汴京人,個個曉得他的本事,便依他的姓上取個混名,叫做假天師。

說這劉鐵口,同了陳亥、江順來到他門首,隻見一個小廝站在門前。劉鐵口問道:“你主人在家麼?”小廝回答道:“早晨已曾到東橋頭去,還未曾回來哩。”劉鐵口道:“這二位相公有一事,特來接你主人的,你可指引到裏麵去坐坐。我們工夫各自忙,就要回去趕個午市,不得奉陪了。”陳亥、江順道:“貴冗可以先往,我二人見了天師,完了正事,少不得要來奉謝。”

劉鐵口道:“言重,言重。”隨即拱手而別。

他兩個等了好一會,天色將晚,方才得假天師回來。假天師見了兩個,連忙唱喏,問道:“二位相公何來?”陳亥道:“我們承劉鐵口先生薦來,特請先生去除邪的。”假天師笑道:“除邪原是小子的本行,隻是邪有幾種,不知二位相公要除的是那一種?請說個明白,然後待小子好打點法器同去。”

陳亥道:“連我們也不知是甚麼邪祟。隻因昨晚與婁公子同在杏花亭上乘涼,竟不回家,三人同在那裏睡了。及至天明,就不見了婁公子,隨即四下尋覓,並無一些影響。特到劉先生那裏,卜問一卦。他說,在西南上被那邪氣纏住。

因此特來相請。”

假天師道:“迷得人去的,卻是妖邪之類了,待我去看。”便喚小廝帶了法器,隨了陳亥、江順,一直來到杏花亭上。隻見眾人連忙來說道:“陳相公,公子尋著了。”陳亥、江順道:“卻在那裏?”眾人道:“在前麵李家莊間壁竹園裏。”陳亥、江順道:“緣何不接了回來?”眾人道:“還睡不醒在哪裏。”江順道:“這決然著了妖怪。”眾人道:“李家莊上人說,那竹園裏向來有兩個狐狸,時常變做美婦,出來迷人。我家公子決是被他著迷了。”假天師道:“我們一同到李家莊去。”

當下三人同到李家莊上,進了竹園,果見婁公子睡倒在地。陳亥上前,把他扶起,道:“公子,怎麼睡在這個所在?”婁公子把他看了兩眼,口中念了幾句神道話。眾人扶他到李家莊上坐了,那莊上人便去取了些滾湯。坐了一會,婁公子方才蘇醒,把夜來月下見那婦人,送他回來,兩下迷戀的話頭,說了一遍。陳亥、江順道:“這樣說,果然是個妖怪了。”

那些莊上人道:“我們這竹園裏,一向原有兩個狐狸,時常變作婦女模樣,出來迷人。我這裏莊上的人沒一個不被他迷過。多時要訪個有法術的人來,計較他一番,並不曾見一個。因此至今還耽擱在這裏。”陳亥道:“我們替你去請那個假天師,除了這兩個精怪,如何?”眾莊上人歡喜道:“我們常聽得人說,有個甚麼假天師,會得拿妖捉怪。不知在那裏居住,可請得他來麼。”

陳亥、江順指著假天師笑道:“這一位就是假天師。我們也聞得這個消息,特地請他來的。”莊上人道:“果然就是,這正是請也請他不來的。今日既到敝莊,難道幹休罷了?決然要替我們把妖怪除一除去。”假天師滿口應承道:“使得。”陳亥便叫轎子先送婁公子回去。

那些莊上人聽他說個肯除妖怪,一齊問道:“天師,還是要用什麼法器?”

假天師道:“法器我們都帶得有在這裏。隻要向東北方上搭起三尺高一座台來,再取潔淨楊柳枝一束,淨水一瓶。管取立時間便把那精怪拿到。”眾莊上人道:“終不然是這樣容易的。我們前者沒要緊,到城裏去請一個先生遣一遣,被他起發了無數東西,端的又遣不去。原來天師隻要得楊枝淨水,就可拿得妖怪,這等也是個真手段。”一齊歡歡喜喜走到竹園裏來。

不多時,台已搭完。假天師走上台去,取出法器,一隻手撚著玄武訣,一隻手執著七星劍,口中念動真言咒語,向西南角上噴了一口法水。猛可的竹林裏晰晰颯颯起了一陣陰風。眾人吃驚道:“妖怪來了,妖怪來了!”假天師等待這陣風頭過去,連把符燒了三道,又把咒來念了一遍,將劍向東北角上一指,隻見半空中撲的甩下兩條白雪雪的東西來。

眾人趕上前去一看,卻是死的兩個玉麵狐狸,有詩為證:

孽畜成精屢害人,李家莊上久為鄰。

千般變幻妖嬈態,百計裝成窈窕身。

頃刻從教輸意氣,須臾必欲耗精神。

天師雖假法不假,似雪雙亡現本真。

一齊把舌頭亂伸,道:“好法術,好法木。這兩個妖精作怪多年,今日結果在這天師手裏。且請天師到敝莊去,待我眾人打點些薄禮相謝。”陳亥、江順道:“這是我們請來的,如何要你們眾人相謝?”眾莊上人道:“二位相公,這是替我們一方人除害,怎麼說這句話?”一麵扯扯拽拽,隻得又轉到莊上去。

眾人把酒肴整治將來,大家飲了一會。酒至將闌,又送出三兩銀子與假天師。假天師不好便收,陳亥、江順也難好教他不要收,推遜多時,假天師隻得笑納了。三人遂作別起身,同進了城。假天師便要分路回去,陳亥、江順再三留到婁府去,假天師堅執推辭,陳亥、江順遂與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