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六合店的才女(1 / 3)

鐵腿運輸隊很快就成立了。從燕山鎮到北京城裏的掛鉤菜市場,單程一百五、六十華裏,一輛加重自行車,兩隻馱筐裝滿四百斤鮮蛋,並不填充穀糠稻殼,在車水馬龍的京郊瀝青公路上行駛,絕對不能有絲毫的閃失或顛碰……這股勁兒可真難拿呀!就是請雜技團的飛車演員來,恐怕也不敢輕易擔當此種角色吧?然而燕山村的能人多,第一批就有十六名鐵腿“考試”合格,並由小經理王鐵腿親自帶隊“試航”成功!

上級批準了他們的承包方案。這筆帳算得皆大歡喜。從前送鮮蛋,一輛兩噸的130型小卡車,扣除木箱、穀糠稻殼等包裝,一趟隻能運三千斤多一點;回程時木箱等物並不減少,占滿了車箱,所以隻好放空行。如今八名鐵腿就頂了一趟汽車,將那運費折算過來,恰是一斤鮮蛋一毛錢。也就是說,一名鐵腿跑一趟,三天打來回,收入四十元,按規定,有百分之一的合理損耗,如不破碎,節約歸己,又是四元錢。哈哈,這鐵腿一個月的計件工資,比省長、部長們高得多哩!其實,好處還多著哩。省車油,或者讓汽車去跑長途、運大件;減少裝卸工,減少汙染;夠四百斤就走一車,不用湊總,便於保鮮……更重要的是解決了雞蛋產、運、銷的脫節問題,保證了首都的需要,反過來又促進了雞蛋的生產。因此種種,一花引得百花開,各地的分公司或供銷社立即效仿。王聰明又一次名聲大噪,卻仍然沒人誇獎他的女“高參”。

杏花搬進了婆婆家。新媳婦新三天。三天過後,碾米磨麵、燒火做飯、喂豬養雞、挑水掃院,她都搶著幹。沒成想,那三圈婆和姑嫂妯娌們樣樣跟她爭,你藏掃帚我奪扁擔,就是不讓她幹。這為啥?

“為了照顧你那個小經理!”

“咱老王家祖祖輩輩跟黃土坷垃打交道,隻有宗銘這孩子生得逢時,不攥鋤把攥筆杆了,你就隻管伺候他一個人吧。再說,你也是個心氣兒高的,我舍不得叫你當三圈婆!”

婆婆的體己話兒,惹得杏花又哭了一場。

“嫂子來得巧,這差事兒非嫂子不可!”

正在經理辦公室圍著王聰明訴苦的幾位鐵腿,一邊給她讓座,一邊嘁嘁喳喳地訴說著。

“住旅館不行,住大車店也不行!”

“哪兒敢睡覺呀,無論是門響、車響、貓狗叫,聽見點動靜就趕緊跳下床,趕到院子裏去瞧瞧咱那一車雞蛋!”

“折騰一夜,第二天眼珠帶血絲兒,頭暈腦脹,鐵腿變成了軟麵條,還怎麼蹬車呀?”

“必須在那十字坡蓋一座咱們自己的店!住店省錢,吃飯順口,睡覺放心,第二天騎車上路才有精神!”

“這事兒要是辦不成啊,我看咱這鐵腿運輸隊遲早要解散……”

聽到這兒,杏花噗嗤一聲笑了,“咱們就在十字坡開辦一座六合店吧!六合,就是東南西北,上上下下,六方彙合的意思。那兒不是個十字路口嘛,生意差不了,我來當這個店主人!”

“還是嫂子疼咱小哥們哪!”諸位鐵腿拍桌子打板凳地叫起好來。

王聰明一時懵怔了。仔細詢問,才知道這又是杏花安排的一出好戲。原來,送雞蛋進北京的自行車,去時要走兩天,那歇腳投宿的中途站,恰好落在一百二十裏的小鎮十字坡上。鎮子上雖然有旅館、酒店、洗澡堂子、電影院等等設施,可是人卻不敢離開自己的雞蛋車,所以吃不好、睡不寧……王聰明帶隊“試航”的頭幾趟,是集體車隊,大家輪班看守蛋車,這個問題並不突出;如今放單飛,矛盾可就暴露出來了!鐵腿們已經向“智囊團”反映過,杏花等人也商量過解決的辦法。她事先不告訴小經理,是為了學孔明來個激將法。“你幹嘛早不告訴我?”王聰明瞪著雙眼質問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