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原來如今種種,全是過往種下的“因”結成的“果”。
事情最早,可追溯到檀音十一歲生辰。
那年恰好是公卿來都城朝拜天子的一年,所有公卿彙集檀城,這其中,自然也不乏定安侯的身影。
那是檀音第一次見到自己這位赫赫有名的叔父。
彼時,後者正同其它公卿一起,聚在偏殿等候召見。在吵雜喧嚷的環境中,檀音第一眼就注意到了他:因為他不屑同任何人談話。在其它公卿們相互交談的時候,他一人獨占一角,專注地欣賞牆壁上所掛的一幅圖。
圖中所畫的,正是檀國江山。
而定安侯看得很仔細。
他時而皺眉,時而搖頭,時而閉眼沉思。最後,他睜開眼睛,湊近了畫,用左手擋住了畫的一部分,然後用右手畫了一個奇怪的弧線。畫過弧線後,他略略後退了一些,然後看著畫,無聲地笑了一下。
這是一個驕傲的冷笑。
檀音對於他奇怪行為的疑惑,全部在這一笑中瞬間解開。
他突然領悟到,自己的叔父,正在修訂這幅古老的畫。江山種種,全部深刻地銘記在這位叔父的腦海中!
於是他哼了一聲,放棄推門而入的打算,當即便轉身離去。
他突然想要捉弄一下這位驕傲的叔父。
於是,不久後,定安侯回到領地,民間便慢慢流傳一句奇怪的諺語:定安無妻弟,小孩兒無舅父……
當我聽到這裏的時候,我心中的詫異,遠非語言可以形容!我傻傻地看著檀音,愣了好久,才跳起來大叫——
“我沒有聽錯吧?這傳言、這傳言竟是你一手安排的惡作劇?!”
檀音一笑,模樣看起來十分狡猾:“我何必騙你?況且我還沒有說完呢!待我說完,你便知道我不是說謊了!”
說著,他又講起來——
這惡作劇安排得巧妙,從頭到尾,都十分成功。又三年,檀音眼見事隔這麼久,竟沒有一個人看透,當然是十分得意。可是等流言傳入檀國君的耳朵,他便得意不起來了。
原來檀國君得知此事,既氣又怒,將之視為心病,整日憂心忡忡鬱鬱寡歡。檀音不敢告知他實情,又不忍見父王心事重重,便遷怒於定安侯,又想了個主意來整治他——
他找來當年假扮仙女的女子,重新調教一番,送入岐國太子的府邸。這女子美貌溫柔,又善解人意,很快得到太子的青睞,成為最最受寵的姬妾。檀音大喜,下一步便要安排定安侯和這太子見麵。不料正在這段時間,檀國君突然得了急病,檀音被要求分擔一部分政務,慢慢地也就將此事淡忘,放在了一邊。
檀國君不久後病逝,檀音也失去了惡作劇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