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高氣爽的金秋十月,中國青年出版社舉行建社50周年紀念活動。回顧過去,總結現在,規劃未來,令人鼓舞,催人奮進。
中國青年出版社是麵向全國的綜合性青年讀物出版社。1950年1月正式建社,名為青年出版社;1953年3月與開明書店合並,更名為中國青年出版社。
50年來,中青人始終遵循黨的出版方針,牢記曆史賦予的曆史使命,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為教育和引導青年出版了大量優秀讀物,共出版各類圖書7000餘種,印刷發行8億餘冊。20世紀50年代初期,我社就出版了《卓婭和舒拉的故事》《普通一兵》《海鷗》《牛虻》《絞刑架下的報告》《奧斯特洛夫斯基兩卷集》《劉胡蘭小傳》等優秀讀物,以高尚的思想和理想追求教育鼓舞青年,幫助青年走向新的生活道路。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我社按照“質量第一”的辦社宗旨,出版了《紅岩》《紅日》《紅旗譜》《創業史》《烈火金剛》《紅旗飄飄》《平凡的真理》《王若飛在獄中》《革命烈士詩抄》《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理想·情操·精神生活》《雷鋒的故事》《青年英雄的故事》等讀物。這些被稱為“紅色係列”的讀物,強烈地影響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其中《紅岩》於1961年出版至今,長銷不衰,現已2版59次印刷,總發行量突破一千萬冊,不僅成為“代代讀的英雄典籍”,也為中國現代文學史譜寫了燦爛的新篇章。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國青年出版社更顯出青春活力。麵對市場的激烈競爭,我社始終堅持正確的出書方向,先後出版了《通俗哲學》《中國共產黨曆史講話》《第二次握手》《閃光的生活道路——張海迪事跡》《中華文化集粹叢書》《走向國際市場叢書》等一批有影響的圖書。特別是近些年來,全社同誌牢記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的“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指示,更加堅定不移地用優秀精神產品服務青年、引導青年。在出書策略上,提出多出精品、多出標誌性讀物的出書思路。在書籍裝幀設計上,率先並帶動全行業進行裝幀設計革命,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重視,被業界稱為“青年先鋒,好書迭出”。這一時期出版的《鄧小平著作》(青年讀本)《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愛國主義教育叢書》《人生幸福論》《祖國在我心中》《當代長篇小說精品係列》《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文化隨筆大係》等書都獲得社會好評。特別是得到毛澤東同誌、鄧小平同誌親自關懷的長篇曆史小說《李自成》共五卷,曆經二十餘載,現已全部出齊,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而重要影響。
進入2000年,中青社推出了新世紀青年讀物出版工程“大視野文庫”,以充分體現“通俗讀物經典化,學術讀物通俗化”的個性化特點;推出了新世紀青年期刊工程,以月發行200餘萬冊的《青年文摘》為龍頭,帶動和出好《青年文摘·人物版》《追求》《青年文學》《同學月刊》《數碼設計》等一係列期刊;推出“新世紀IT圖書出版”工程,以跳躍式的速度,進入國內IT圖書出版的前列;推出新世紀青年主題讀書活動;等等。
出版飽含著艱辛,艱辛載錄著業績。中青社在曆時11屆“中國圖書獎”評選中屆屆榜上有名,在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和“國家圖書獎”評選中有多種圖書獲獎。社辦刊物《青年文摘》連續入選“百種全國重點社科期刊”,並獲“首屆國家期刊獎”。1995年以來,中國青年出版社一直為中宣部、新聞出版署評定的全國良好出版社。為了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中青社又在製定新的發展規劃,為把中青社辦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出版社而努力。
(原載《中青社訊》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