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工作程序或稱公關工作過程,指的是為實現某一公共關係目標,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漸開展一係列的公共關係活動。它體現了公關工作的內在聯係和基本規律,勾畫出了公關工作發展過程的概貌。任何一項公關工作都有一個從開始、發展到結束的過程,它大體上可分成幾個前後相互銜接的程序,而每一程序中的具體環節和內容都不同程度地帶有方法論的特點。公共關係運作遵循一定的程序,可將公關工作納入管理的軌道,合理地配置備種資源,科學地處理各相關因素的矛盾,正確地選擇各種傳播媒體,從而提高公關工作的可控性,促進公關工作走向成熟。公關工作程序帶有汁劃性、階段性、連續性和完整性的特征。它不是分割成幾個彼此獨立、互不關聯的階段,而是一個完整的行為過程,服從並服務於公關工作的總體目標,完滿地發揮公共關係的各項功能,綜合地體現公共關係的整體效應。文秘人員在從事公關工作、開展各項公關活動時,應熟悉公關工作的一般程序,遵循公關工作的內在規律,科學地去組織和實施公關工作計劃,在具體實施環節中熟練地運用各種公關方法和技巧,才能使公關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達到某種公關的目的。
公關工作程序是首尾銜接、環環相扣、循環往複的動態發展過程,一般包括四個基本步驟,即形象調查、製定計劃、組織實施、檢測效果。下麵分別予以說明。
形象調查
形象調查不同於一般的公關調查。雖然形象調查也屬於公關調查的內容之一,卻不是它的全部,它僅屬於公關工作開始前的關於組織形象的調查。形象調查的目的在於了解公眾對組織的認識、態度和意見,了解各類公眾情況的變化以及對組織產生的影響,分析組織所處的環境,實事求是地評價組織當前的公關狀態,從中發現問題,尋找不足,為製定公關計劃提供依據。形象調查是公關工作程序的開端,或稱為第一階段、第一步驟。它是其他各個階段乃至整個公關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一、組織形象的基本特征
組織形象或稱組織公關形象。所謂組織形象,指的是一個社會組織通過自身的活動向公眾展示其本質特征並進而給公眾留下的關於組織整體性和綜合性的認識和評價,或者說是公眾對一個組織管理水平、員工素質、產(商)品質量、服務質量、社會效益等的總的印象,看法和評價。
組織形象一般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
其一,組織形象是客觀的。任何一個社會組織都處在一定的社會輿論環境中,它的政策、行為、產(商)品、服務等必然給公眾留下或好或壞、或深或淺的印象,從而形成某種基本看法和評價。公眾的這些印象、看法和評價的總和,就構成了一個組織客觀的社會形象。組織形象是一種客觀存在,任何組織都有其客觀的社會(公眾)形象,不管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雖然組織形象的塑造離不開傳播,但最終還是取決於組織自身的政策、行為、產(商)品、服務是否正確和過硬。如果組織自身存在缺陷,那怕傳播媒介吹的再好,那也是無法改變客觀存在的真實的組織形象的。
其二,組織形象是多麵的、立體的綜合反映。公眾對任何一個組織的看法和評價,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麵的;不是平麵的,而是立體的;不是個別人的,而是公眾輿論的綜合反映。人們從不同角度對同一組織可能得出不同的印象、看法和評價,在不同時期也可能對同一組織產生不同的印象、看法和評價,而且第一印象往往持久地起著先入為主的作用。從一個組織本身來說,影響組織形象的因素也是多方麵的、立體的,如工商企業的產(商)品質量、合理價格、經營方針、服務態度、技術水平、廣告宣傳等,都對組織形象的塑造起著綜合的作用,任何一個方麵的不完善,或者忽視了某些細節,都有可能對組織形象產生不良的影響。
其三,組織形象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這就是說,不同公眾對組織的印象、看法和評價是有差異的,是不斷變化著的。一方麵,由於組織麵對的公眾廣泛而複雜,他們有著不同的需求和愛好,與組織的關係有親有疏,與組織的交往有深有淺,看問題的角度也有不同,因而對組織的印象、看法和評價就必然存在著各種差異;另一方麵,組織自身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有的前進,有的守成,有的落後,它的社會形象總是處於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的。
組織形象的好壞與否,有兩個基本指標,就是知名度和美譽度。所謂知名度,是指一個組織被公眾知道和了解的程度,以及組織對社會影響的廣度和深度。它是評價組織名氣大小的客觀尺度,不涉及到“質”的價值評價。所謂美譽度,是指一個組織受公眾信任和讚美的程度以及組織對社會影響的美、醜、好、壞,一般指美的、好的、肯定的方麵,它集中表明組織的公共關係狀態,是評價組織“質”的好壞的客觀尺度。知名度高不一定美譽度就高,美譽度高也不一定知名度就高,知名度低並不意味著美譽度也低,美譽度高也並不意味著知名度高。組織形象追求的目標是:既要有知各度,更要有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