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是一種與生活願望相結合,並指向未來的想象,它是創造性想象的特殊形式,如果脫離生活,那隻能是空想!
幻想有積極的幻想和消極的幻想之分。積極的幻想通常叫“理想”,它是在正確的世界觀的指導下產生的。這種幻想能激勵人的鬥誌,鼓舞人的信心,推動人去努力學習和工作。
一個人,特別是青年人,如果沒有這樣的幻想,就會目光短淺,胸襟狹窄,不會為了明天的歡樂而努力克服今天的困難。的確,積極的幻想是青年人的一種寶貴的品質。
消極的幻想常叫“空想”或“夢想”。它的特征是脫離實際,以願望代替行動,俗話叫“想入非非”。空想的人,隻有白白地浪費青春和生命。
產生病態空想的原因,一般有兩種:一得自我意識成熟障礙,大多與智力開發有關,心理水平跟不上年齡;二是因受過挫折,現實情況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便想入非非,求得幻夢中的精神滿足。
如果產生的原因得不到解除,加上意誌的薄弱,這種病態空想就很容易成為強迫空想,如果得不到及時矯正,情況得不到改善,就有可能發展成為抑鬱症——心因性疾病。
怎樣才能擺脫強迫空想呢?
(1)社會賦予青年的任務是學習,儲備長大後服務於人民的資本。一個人是否活得有價值,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盡了力。人生活計三十六,行行出狀元。
(2)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學科,投入力量,爭取好成績,之後再遷移到其他學科,臻至全麵提高。這樣,自己的信心就會逐步增強,空想就會步步退卻。
除了學習之外,還應多參加活動,多與別人交往,以期改善內向性格,培養多方麵的興趣和樂觀的情懷。
(3)當強迫空想來臨時,運用意誌力自我克製。在這個過程中,要學會自我暗示、自我命令。
暗示、命令自己不要空想;暗示、命令自己把精力調到學習和活動上來。如果不行,還可以離開現場去訪友或逛逛公園。
放鬆自己,學會享受生活,這是每一個人都希望和向往的。
人們在精神上或神經陷入緊張之時,借著身體某些部位單純的反複動作,往往可達到舒緩緊張的效果。你或許可試著觀察一下身邊的人,一定會發現有些人一不耐煩或緊張,便頻頻抖腿不止,這正是心理機製的最佳例證。
讓那些精神活動或思考活動沒有直接關係的身體各部位,適度地做一些單純的重複動作,將可使神經或精神的緊張狀態得以緩和,繼而恢複順暢之機能。
有人說,時時以手轉動鋼球可防止老人中風。但如果說,借著適度的手掌的肌肉運動,可使得平時極易亢奮(緊張)的精神狀態緩和下來,具有消除緊張的效果的話,那麼“中風”這名詞便將不會再存在了。
在此利用這個原理還想推介給各位一個活用法,你可用於出席結婚典禮致詞或公司會議演講之上,也就是說,在站起來講話之前,拿個打火機或胸章之類的東西,講話的時候,利用它讓手不斷地撥動。如此一來,便可有效舒緩緊張的情緒,也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鎮靜神經的效果吧!
毛病點撥:有些人是跟自己過不去,老是自討沒趣,生活得越來越沒勁,因為他忘卻了——放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