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上市評估機構
巨額套現讓人震驚,上市評估則令人莫名。
據招股書披露,西部礦業定向增發聘請的資產評估中介機構為北京中科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華”),資產評估基準日為2003年6月30日,2003年11月28日中科華向西部礦業出具《資產評估報告書》。
當時,資產評估的範圍是包含公司擁有的探礦權、采礦權及其他無形資產在內的整體資產。從西礦集團的主營業務性質和增資擴股募集資金的用途來看,不具備礦權評估資質的中介評估機構根本不能獨立對西部礦業進行資產評估。
然而,截至2007年7月23日,《礦業權評估機構78家》及《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執業會員單位名錄》中都沒有中科華。
非但如此,中科華的評估報告竟是在2006年9月29日才被青海省國資委追認評估行為有效,西部礦業增資擴股完成在先,國資部門追認在後實屬罕見。
中科華沒有礦權評估資質,但仍對西部礦業包括探礦權、采礦權、地質成果、專利技術在內的無形資產進行了評估。並據招股說明書,中科華對西部礦業無形資產價值評估的具體方式如下: 截至2003年6月30日止,西部礦業無形資產賬麵價值為8004.9萬元,調整後賬麵價值8004.9萬元,評估值8004.9萬元。相關法律人士表示,“評估機構在對礦權進行評估時不能簡單將賬麵價值轉成評估值。”中科華的做法顯然是不合理的。
批準西部礦業上市的那些人
無論從什麼角度分析,西部礦業無疑是問題多多,漏洞重重的。然而值得深思的是,這樣一家公司怎麼就通過了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堂而皇之地成功上市了呢?
本刊記者查閱證監會公開信息發現,西部礦業首發獲批是在證監會發審委2007年第56次發行審核工作會議上。當時,參會的發審委委員有白彥春、金黎明、呂蘇陽、傅炳輝、陸軍、韓厚軍和郭旭東。
白彥春,專職委員,金杜律師事務所律師,現任洛陽鉬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金黎明,專職委員,賽德天勤律師事務所律師,曾受聘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重大重組委員會專家委員。
呂蘇陽,專職委員,高級會計師,浙江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
傅炳輝,專職委員,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總監。
陸軍,專職委員,高級會計師,大信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常務副主任會計師。
韓厚軍,專職委員,高級會計師,浙江東方中彙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
郭旭東,兼職委員,隸屬中國證監會會計部。
本刊記者進一步的調查發現,經上述委員審核過的上市公司除西部礦業外,還有綠大地(002200.SZ)。綠大地的名字想必投資者並不陌生,作為當年轟動一時的上市詐騙案主角,綠大地可謂是“名聲在外,聲名遠揚”。2007年12月21日,證監會發審委第157次發行審核委員會上,綠大地首發獲批。當時的參會委員有白彥春、孫勇、陸軍、金黎明、徐珊、傅炳輝、胡寶劍。
2009年8月,雲南證監局例行日常的巡檢過程中,發現綠大地財務上可能有一些不穩健的因素存在。之後,雲南證監局介入了非正式調查。2010年3月,證監會正式進駐現場調查。經過6個月的調查,證監部門認定綠大地存在重大欺詐股票發行嫌疑。2010年9月,證監會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正式立案偵查。
檢方查明,綠大地早在2004年就已經邁出了賬目造假的第一步。2004年,綠大地公司購買馬龍縣舊縣村委會土地960畝,該土地購買成本僅為50萬元,但經過特殊的會計處理後,在會計入賬時已變成955.20萬元,虛增土地成本900.02萬元。2004年至2007年6月間,綠大地公司使用虛假合同、財務資料,虛增雲南省馬龍縣舊縣村委會960畝荒山使用權、馬龍縣馬鳴鄉3500畝荒山使用權以及馬鳴基地圍牆、灌溉係統、土壤改良工程等項目的資產共計人民幣7011.4萬元。綠大地還采用虛假苗木交易銷售,編造虛假會計資料或通過受其控製的公司將銷售款轉回等手段,虛增營業收入總計2.9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