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遊學熱,冷眼靜觀自己做主(1 / 2)

遊學熱,冷眼靜觀自己做主

紀實·看點

作者:黛眉

近年來,“遊學”成為一個越來越熱的概念。每到寒暑假,一批批中小學生跟隨遊學團爆炸式湧出國門,開啟他們的異國之旅。

蠱惑幼兒家長,遊學亂象初接觸

濤濤隨著班級路隊走出大門,看到站在馬路對麵的我,興奮地揮著手,左躲右閃鑽過人群向我跑來。

到了跟前一躍躥到我身上,雙腿熟練地盤在我腰上,整個人八爪魚一樣掛在我懷裏。周圍站著的幾個家長忍不住輕聲笑起來,我也笑了,親了親兒子鼓鼓的小臉蛋,小聲叫他下來自己走。濤濤不幹,驕傲地講條件:“我期末考雙百了,媽媽要一直把我抱到家。”我隻好胸前掛著小八爪魚騎著電動車回到家。

濤濤在路上告訴我明天開家長會,會後有專家講座,請家長帶好筆記本,盡量參加。

我當然不敢怠慢,虔誠地捧著筆記本等專家傳授先進的教育理念。可是聽著聽著覺得不對味,專家的話跟教育孩子沒太大關係,倒一直在倡導一種叫做遊學的概念,反複提到一個名稱——“陽光勵誌修學營”。再聽下去,我有點回過味來了,哪裏是什麼專家講座,明明是境外夏令營的推介會。

修學營安排的景點共有13處之多,日程排得滿滿的。台上的“專家”仍在賣力推銷,我已經坐不下去了,想想昨天還八爪魚一樣粘在我身上的頑皮兒童,所謂的長春藤名校恐怕還不如一支棒棒糖有魅力,這樣的孩子需要不遠萬裏走出國門去勵誌?真不知道“專家”怎麼想的。

家長們陸陸續續以各種借口早退,我也撤了出來。幾個家長在校園裏結伴而行,其中一個說:“瞧那景點安排跟歐洲10國遊沒啥區別,什麼修學,就是掛羊頭賣狗肉。我5月份去的,全程費用不過一萬三千元,改個名字變成兒童團就漲到三萬一。”大家一笑,各自散去。

晚飯過後,想起白天的“專家座談會”,問兒子有沒有想去美國遊學的想法,濤濤猶猶豫豫地說:“孫老師讓去我就去。”當我說明全憑自願時,濤濤頓時歡叫起來:“不去!放了假我要回姥姥家,我想姥姥。”

我笑了,對於7歲的他來說,大洋彼岸的花花世界沒有任何吸引力。對於奶牙未褪的他,遊學純屬無稽之談。

媽媽,我也要出國

一轉眼,當年那個八爪魚一樣粘在我身上的小男孩長成了初具規模的小男子漢,考進著名的外國語中學,成了一名初中生。

初一年級期末成績出來之後,兒子考進了年級前50名,按照學校規定,屬於成績優異能夠免交當年學費的學生,我高興極了,抱著兒子沒頭沒腦地亂親。要知道外國語學校是最早的私立學校,軟硬件一流,年年有相當比例的保送名額,全市的學生搶著往裏擠,學費當然不便宜。一年學費對於工薪族的我們來說,是筆不小的數目。

濤濤說想要個獎勵,一張嘴讓我吃了一驚:“媽媽,我也想出一次國。”

濤濤說班裏的同學好多都出過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都有。濤濤很殷切,甚至不惜對我拋出誘餌:“上次王璐佳出去,帶回好幾個iphone呢,聽說美國才賣幾百塊錢,我給你和爸爸一人帶一個,你就讓我去吧。”

我心裏一沉,沒聽出海外遊學讓孩子們收獲了什麼特殊的經曆,倒像隻是增加了炫耀的資本。濤濤看我猶豫,生怕我不答應,趕緊加了一句:“要不去韓國吧,才一萬多塊錢,省出的學費再加一點就夠了。”

說句實在話,遊學費用是不低,可是如果確有必要,湊幾萬塊錢讓孩子開開眼界也不是出不起,可是聽濤濤的語氣,完全不是向往遊學,而是一種攀比。一擲萬金滿足孩子不切實際的虛榮心,這樣的事我不做。

但濤濤是個正處在青春期的男孩子,生硬的拒絕肯定聽不進去。我想了想說:“媽媽抓緊了解一下,看看有沒有去的必要。”

接下來的幾天裏,我真的認認真真地去了解出國遊學的現狀。發現遊學其實早已有之,是一種傳統學習教育方式。想當年孔子周遊列國,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遊學。隻不過這幾年海外遊學亂象叢生,達到遊學的真正目的很難,跟這個風實在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