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集體上訪是困擾農村發展、穩定的一個突出問題。對此,湖北襄樊市委深入基層,直麵矛盾,采取措施,標本兼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村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中,襄樊市委把解決群眾上訪問題作為整改的重要內容,針對群眾上訪反映村組財務管理混亂、幹部以權謀私等問題,把襄城區魏灣村、穀城縣太平坊村、襄陽區劉湖村等50個村作為重點,逐村建立檔案,實行跟蹤管理,分類指導,並從市、縣、鄉三級機關選派257名幹部駐村,引導幫助村幹部對照群眾意見,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用真心實意的整改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今年全市集體上訪比去年同期下降46%。
群眾上訪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少數村“兩委”班子軟弱渙散,見到問題就躲,遇到矛盾就推;對群眾的事不管不問……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市委采取“兩推一選”的辦法,為部分村組選配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依法選舉村委會主任。本村沒有合適人選的,就從縣鄉機關選派熟悉農村情況、懂得農村政策、熱心為群眾辦事的幹部任村黨支部書記,加強領導班子建設。襄城區泥咀鎮魏灣村過去是有名的“亂村”,幹部作風漂浮,村裏各項工作滯後,96戶農民連續3年抗交提留款。新任黨支部書記王道軍首先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的與回龍河水庫的55畝堰塘權屬糾紛8年拖而不決一事,積極協調各方麵利益關係,最終達成協議。接著,又組織村民整修村組公路6條,興修水渠2公裏,解決了群眾行路難、灌溉難的問題;發展優質水稻製種基地500畝,每畝可為農民增收400元以上。這一件件實事、好事,贏得了群眾的心。短短一個月,群眾就自覺上繳曆年拖欠的提留款20多萬元。
農村財務問題是導致農民上訪、影響農村發展穩定的另一個突出問題。由於部分村組財務管理不民主,賬目不公開,群眾有怨氣。為此,襄樊市委從縣、鄉紀檢、監察、審計、農經等部門抽調203名業務骨幹組成33個專門班子,並吸收72名上訪群眾代表參加,對村組財務進行全麵清理。同時成立由群眾代表組成的民主理財小組,嚴格執行財務公開製度,有效杜絕了前清後亂。襄陽區對涉嫌貪汙、挪用公款的7名村組幹部分別給予行政處分,並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挽回經濟損失9.48萬元。近年來老河口市張集鎮大王崗村六組44名群眾幾次赴襄樊市上訪,反映村委會主任以權謀私、貪汙公款問題。老河口市委成立了由副市長陳學成牽頭、有關部門人員和5名上訪群眾代表參加的財務清理組,對該村1996年以來的賬目進行了全麵清理。查實該村委會主任采取收入不上賬和重複報銷等手段,貪汙公款7202.20元。老河口市紀委在追回贓款的同時,對他進行了嚴肅處理,從而教育了幹部,穩定了群眾。
少數幹部對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視而不見、久拖不決,是造成群眾上訪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教活動中,廣大村組幹部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熱情空前高漲。市、縣、鄉、村共籌集資金340多萬元,為上訪困難群眾送衣被2130多件(床)、糧食2.1萬多公斤,修通進村路、村內路、田間路231公裏,建飲水工程、灌溉工程74處,架設便民橋27座,完成了31個村的電網改造。宜城市大雁工業園區是大堰鎮和原大雁工業公司建立的。由於原大雁工業公司嚴重資不抵債,於2001年7月依法宣告破產,導致1800多名職工就業無著落,生活困難,多次越級上訪。今年初,宜城市委書記唐有月帶領市委、市政府6名幹部和10名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住到大雁工業園區居民家中,傾聽群眾意見,現場研究出台了15項優惠政策和措施,協調解決資金200多萬元,幫助群眾廣開就業門路,受到群眾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