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是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業務協同的基石。電子政務標準化旨在有目的、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起聯係緊密、相互協調、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相互支持、滿足需求的標準體係並貫徹實施。標準化作為電子政務建設的基礎工作,它將各個業務環節有機地連接起來,並為彼此間的協同工作提供技術準則。
一、標準化在電子政務中的作用
標準化就是指製定、執行和修訂標準的過程。
在信息社會,打破地域、等級、時間、空間等諸多方麵的限製,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成為信息社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標準化的作用更顯得尤為重要。
事實上,目前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最大的瓶頸和障礙,就是電子政務標準化工作的滯後。第一,缺乏標準化,我國大多數政府機關隻能把電子政務當作一種理念或者口號。據我們掌握,全國的各級政府中,真正構建了電子政務係統並且應用的目前還沒有。各級政府最大的擔心,就是因為缺少標準致使係統出現漏洞而危害國家的安全和利益。第二,因為缺少標準化,我國很多名義上構建了電子政務係統或者建立了自己網站的政府機關,並沒有實現政務電子化。相反,很多政府電子政務係統因功能不全、信息資源匱乏、信息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等,基本上就像花費了巨大投資的一個“公告牌”,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少電子政務的管理標準。有些政府機關也隻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甚至集成商盈利的需要來構建、評價和營運電子政務係統。第三,因為標準化落後,部分構建了電子政務係統的地區和單位,已經出現一、二期工程係統間或者不同模塊係統間的不協調或衝突。硬件係統缺少接口或接口製式不同;軟件係統也各自為政,互不通用,不相兼容,重複建設嚴重,給國家造成巨大浪費。第四,一些地區或者一些企業以及電子政務係統開發商,在電子政務係統建設中奉行的各自為政的“標準”,不僅是未來推行國家標準的最大障礙,也是造成電子政務係統重複建設的根源,同時又對國家的安全構成巨大威脅。所以,建立我國電子政務標準體係已刻不容緩。
國內外信息化的實踐也證明,要確保其技術上的協調一致和整體效能的實現,尤其要發揮標準化的導向作用。電子政務標準化旨在有目的、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起聯係緊密、相互協調、層次分明、構成合理、相互支持、滿足需求的標準體係並貫徹實施,以支持電子政務的頂層設計和工程建設。電子政務的建設必須堅持“統籌規劃、統一標準”的方針,通過標準化的協調和優化功能,保證電子政務建設少走彎路,提高效率,確保係統的安全可靠。統一標準是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基礎。在網絡設備和係統平台選型時,應符合國際網絡標準及工業標準,使係統的硬件環境、通信環境、軟件環境相互間依賴減少至最小,使其各自發揮自身最大優勢。標準化是電子政務建設的基礎工作,它將各個業務環節有機地連接起來,並為彼此間的協同工作提供技術準則。電子政務的標準化工作必須服務於電子政務的總體目標,最大限度地滿足工程需要。
二、電子政務標準體係結構和內容
電子政務是一項係統工程,為加強電子政務標準化工作,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於2002年1月在北京成立了電子政務標準化總體組,全麵啟動電子政務標準化工作。下麵就介紹總體組於2002年5月向社會發布的《電子政務標準化指南》的有關內容。
’()#$%&;amp;*+,-。/01
標準技術參考模型是從係統工程的角度抽象概括出的電子政務標準技術框架,是製定電子政務標準體係的基礎。電子政務標準參考模型由網絡基礎設施層、應用支撐層、應用層組成,信息安全與管理貫穿於各個層麵中。
網絡基礎設施層向各類電子政務應用提供必要的網絡基礎環境,為各類電子政務應用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的傳輸服務通道,是各類政務信息的最終承載者。所以,網絡基礎設施層位於整個技術體係結構的底層。
應用支撐層向電子政務應用層提供所需的各種通用服務,如信息交換服務、事務處理服務和流程控製服務等,能有效地簡化電子政務應用係統的設計和實現。
應用層包括在應用支撐層上構造的各類電子政務應用,是整個電子政務麵向最終用戶的層麵,主要包括各類辦公自動化係統、各類業務處理係統、公文流轉處理係統、公眾服務係統以及其他各類電子政務應用係統。
信息安全在各層麵為電子政務提供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鑒別、抗抵賴等安全服務,主要涉及安全管理、安全協議、加密、簽名與認證、密鑰管理、安全測評、公鑰基礎設施等方麵的內容。
管理涉及網絡基礎設施、應用支撐、電子政務應用各個層麵的技術和運營管理。
*+,-。/01234
1.電子政務標準體係
電子政務標準體係是指電子政務建設所需的標準按其內在聯係構成的總體內容,包括結構圖和明細表兩部分,是電子政務所需標準的結構化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