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孩子,你缺失了什麼(2 / 2)

我想我不能給你妥協的機會,看你怎麼認識自己的錯誤。

氣氛僵持了一陣,她含著淚央求地說:“老師,我真的知道錯了,請你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知道錯哪了麼?”

“上課不該玩撲克,不該頂撞老師,更不該說謊作偽證。”

“自習課上,本身說話、打撲克就不對,你還對著全班撒謊作偽證,掩蓋已犯錯誤,單純地想為同學兩肋插刀,說話不經過大腦思考,看看現在有人來為你說話麼?你的朋友、哥們兒哪去了?在班裏,給你留個麵子,全班麵前說假話,不覺得蒼白無力麼?當你走向社會的時候,你一次兩次別人識不破,但一個謊言要用一百個謊言來圓,你不是不知道吧?事實勝於雄辯,真相終會大白於天下的,你在初中也學過相關的法律知識,作偽證,同樣要受到法律的製裁,要付出代價的。”

老師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崗位需要找工人,先後來了4位應聘者。在招聘條件一欄中,有一項條件是必須具備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前三位應聘者都稱自己有類似的工作經驗,但麵對招聘者的考問時,很快顯示自己對這一行的無知。最後來了一位男學生,他坦率地對招聘者說,自己不具備這方麵的工作經驗,但對這項工作很感興趣,並且有信心經過短暫的時間後戰勝它。最後,招聘者錄用了他。此後他和那個招聘者有過一段對話,招聘者問,有很多求職的人在介紹自己的情況時並不誠實,而你為什麼能夠誠實相告呢?他說小時候有一次撿了錢,奶奶問他時,他撒了謊。奶奶朝他的屁股上重重地打了一下,然後告誡他“窮並不可怕,隻要你誠實,你就有救”。他說他永遠記得奶奶說的這句話。他因為說真話得到了一份工作,作為任何一個人,都應該誠信做人!把誠信作為人生中的一個坐標,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記住:好人終有好報。我希望你引以為戒,踏踏實實去做人,當朋友犯錯誤時,要正確引導,不要火上澆油。今天這件事,不僅老師對你有看法,咱們班同學也會對你有看法的?再與你打交道時,會掂量掂量的。當然了,知錯能改,大家也會改變對你的看法。你好好想想以後該怎樣做。

該生低著頭抽泣著……

看著她態度的轉變,說:“老師給你次機會,下去認真反省,寫出書麵檢查。”

第二天,她交來了檢查,我看了之後,“威脅”她說:“老師再相信你一次,希望你也能說到做到,我等著你的表現。再讓我發現自習說話、違紀、撒謊,直接叫家長。”

“案例反思”

高中階段是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它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家庭因素、社會因素是影響學生誠信品格的重要因素,但當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如近年來的三鹿“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饅頭”事件;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輕品德”的現象,家長對孩子的功課抓得很緊,卻很少顧及對孩子道德品質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導致孩子缺乏社會責任感和誠信觀念。

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誠信教育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可以加強與家長的聯係,要求家長在誠信方麵也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好榜樣。同時,我們還可以帶領學生多走進社會,發掘生活中的誠信典型,對學生進行正麵教育。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做事的基本原則。

“教育無小事”,教師不經意間處理事件的方式,對學生來說都是一種導向,教師的教育就是從遇到的點點滴滴開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並不是一些大事,而是一些看似瑣碎的小事,麵對這樣的問題,如何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正確對待錯誤,勇於承擔責任,同時也成為我教育管理學生的棘手難題。這些“小事”可以輕描淡寫而過,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也可以放在顯微鏡下,無限放大,但放大的並不是虛像,它是實像,是真實的存在。教育無法控製學生的思想,但可以引導學生的思想。本案例我借用於學校的規章製度和家長的壓力使學生被迫承認錯誤之後,列舉實例讓學生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從學生的檢查可以看出),學生已經認識問題的嚴重性。增強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成為我今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