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玨山故事(1 / 2)

玨山緣何奉魯班

在玨山景區二天門處,有一孔窯洞是專門供奉木匠祖師魯班的。按道教的神仙供奉規製,玨山所供奉的真武祖師及諸神仙都與消災解難、驅妖降魔、保佑平安有關,和木匠祖師魯班風馬牛不相及。原來,傳說玨山在修建之初,曾受木匠祖師魯班的幫助。

相傳,玄武祖師通過精深的道法令當地富甲一方的士紳王太來折服,王太來向玄武祖師許諾在大年來臨之際,讓祖師住進新建的廟宇。然而,時進臘月,天寒地凍,王太來為實現諾言:拿出六鬥黃金用於趕工建廟。當地百姓加入到了修建廟宇的隊伍當中,放羊的從羊圈裏將羊趕出,往山上馱磚和河中結的大冰塊,僅一天累死的羊就不計其數;沒有幾日,廟宇四圍的牆就基本結束了,該到上鬥拱的時候了。由於天氣寒冷,鬥拱部件根本粘不到一起。在地上熬好的皮膠,還上不到木匠手裏,就凍成了冰疙瘩。眼看大年即將到來,無法向前趕工期。一夜之間,王太來的頭發全白了。第二天,他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玨山正頂,看著就要上鬥拱的廟宇,痛心地哭了起來,這哭聲驚動了正在雕刻盤龍藻井的瘦弱老者。這老者還未走到王太來身邊,就聽監工人叫:“來了快一個月了,給你塊木頭雕刻藻井,到現在馬上就要上藻井了,還是一塊木頭,還不抓緊時間。”老者沒有理監工的話,走到王太來身邊,說:“東家你為何事而煩惱呢?”王太來將這幾日的煩惱一股腦的倒出。老者聽後,大笑一聲,“這還不容易”。於是,在王太來耳邊輕說了幾句話後,獨自走到木頭旁又去敲打。王太來先是一驚,細細一想,權當死馬當做活馬醫吧。王太來令人將糯米碾碎,熬成糊糊狀,令匠人每人一碗,吃到嘴裏吐出來,用吐出來的糯米糊糊來粘鬥拱,這一招果然靈驗。不到一天時間,上墚的鬥拱就全部粘完了。由於天氣的原因,粘上的鬥拱異常牢固;王太來將此法問於木匠均不知其緣由。到上藻井的時間了,王太來在工地上尋找雕刻藻井的老者,已經找不到他了,隻有他雕刻的那塊木頭還在那裏。王太來走到木頭跟前,輕輕把木頭搖了一下,就聽嘩啦一聲,那塊木頭上立刻現出四條飛龍,飛龍栩栩如生,相互纏繞,吞雲吐霧,圍繞著中間的寶珠,似乎在動。王太來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精致的藻井,然後命人小心翼翼地將藻井安上,藻井不大不小,不差分毫,他對老者的雕刻手藝佩服得五體投地。王太來喜滋滋地回到了家中,把這件事告訴了家人。同時,在祖師神位前禱告,曰:“我已將廟宇修好,請祖師不日駕臨。”晚上,王太來做了一個夢,夢中見到了告訴他粘鬥拱的老者,老者對他說:“棄惡從善,善莫大焉,玄武祖師以此度化,實屬不易,我乃木匠祖師魯班是也,得知修祖師廟有難,遂化身凡人前來相助。”王太來醒來將此事告知守廟人,守廟人甚為感激。於是,在二天門處鑿出一石窟,供奉魯班祖師,以此紀念他在修建玨山正頂中所立下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