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周老師的作業大單(1 / 3)

那天晚上,就在我和小明最後一次走出洪老師家那條巷子的時候,正巧碰上了南小的鄭堅老師。原來他就住在洪老師隔壁的一幢樓上。

聽我介紹了小明在洪老師家“輔導”的情況,他頗感意外。他說:“在我的印象中,洪老師當年還是比較敬業的,人也不錯,隻是她退休後就很少接觸了。

現在大家都在想方設法搞錢,老太太大概耐不住寂寞,又帶起了學生。可她帶的學生也太多了,各個年級都有,一個人的能力和精力總歸是有限的,這樣做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了。”

我歎道:“是呀,人是會變的,你們學校不是也有了變化嗎,原先的蔡校長終於被你們趕走了。那位蔡校長現在到哪兒去了?”

鄭老師說:“看來她的上麵還是有人,南小呆不下去了,馬上就被調到一所中學去當了副校長。我們學校操場上的那塊墨綠色的塑膠跑道,你還有印象嗎?承包工程的這個人同時還承包了其他幾個學校的塑膠跑道,承包商後來出事了,也就把蔡供了出來,說蔡收受了巨額賄賂,上麵再也保不住,就被抓了!”我問:“你們老師的待遇改善了嗎?”

鄭老師說:“陽光工資補發了,別的福利也不敢再扣了。”

我為他們感到高興。說:“這就好。說明市裏還是解決了問題。”

鄭老師卻有些愁眉不展:“市裏對這件事還是很忌諱的,以前每回教育係統評優,南小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但罷課事件發生之後南小便榜上無名了。我們有兩位很有水平的老師,也就因為上麵懷疑他們是罷課的組織者,本來應該評上特級教師的,可從此再無希望。”

我問他:“現在的這位華校長還好嗎?”

“怎麼說呢?”他苦笑了一下,說道。“為人也還正派吧,可就是沒有多大能力。他原是一所中學的副校長,我相信他會把中學的那一套原封不動搬到南門小學。中學和小學看上去都是學校,可中學生和小學生在身體、心理以及心智的發育上,以及不同年齡段的接受能力上,還是有著很大不同的,因此,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上也是有著很大差異的。今天多數的中國中學抓的就是應試教育,一切為了讓學生在中考與高考中出成績,對什麼也不懂的毛頭孩子也這樣抓,豈不是張冠李戴,驢唇不對馬嘴嗎?”

華校長在燒了第一把火之後,沒有老師敢私自帶學生,或去社會上的作文輔導班、奧數班上課了。接下來大家都翹首以待,等著華校長燒出第二把火呢,他卻已無計可施,不出鄭堅老師所料,他就把過去在中學抓應試教育的那一套,搬到南小來了。

從周小萍老師的身上也印證了鄭老師的預見性。很快我就發現,周小萍抓學生考試的分數比以前抓得更緊了。問題是,她並沒有在自己的語文教學上做任何改進,又想讓學生考出好成績,唯一的辦法就是又一次加大學生的作業量:讓學生沒完沒了地抄課文,抄生字生詞,抄段落大意,抄中心思想,抄得最多的還是那本課外輔導教材“一點通”,一個學期下來,一本厚厚的“一點通”,小明居然從頭至尾抄了兩遍。而最能夠綜合鍛煉學生們寫作能力的作文,她是十天半個月也不讓大家寫一篇,但臨近考試了,又會突然多得嚇人,幾乎能一天布置一篇,隻見布置卻很少見她批改。

也許小明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年齡又大了一歲,他對周老師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害怕了,雖然還不可能會公開地頂撞,對她布置的過多過爛的作業,也敢采取一些應付的小手段。比如,周老師要他們抄一篇完整的課文,小明往往是前麵抄一段,後麵抄一段,就把中間的漏掉。有一次,我檢查小明的作業時,發現不對勁,課本上的那篇文章明明有幾頁書,怎麼到了他的作業本上就隻抄出一兩麵呢?仔細一對照,才發現他少抄了好幾段。

我問小明,“你怎能做出這種糊弄老師的事?”

他不以為然地說:“我們班上好多同學都這樣做,反正交上去周老師也不會改!”

我問小明:“你怎麼知道周老師不改?”

小明說:“很多同學都知道。”

他說丁大鵬有一天把語文作業本忘在教室裏,當天沒有做作業,第二天上語文課小組長收作業本時,丁大鵬就把一個字也沒寫的作業本交了上去,結果,平安無事。丁大鵬把這個發現告訴了王小天,王小天就在做完這天的語文作業後,故意用漿糊把那兩麵作業的一個角粘在一起,後來作業本發下來時,粘在一起的那兩麵原封未動。這消息傳開後不少同學就都知道周老師每天光要同學做作業,自己卻連翻也不翻。

我嚴厲地批評了小明,說:“媽媽不允許你再做這種投機取巧的事。表麵上看你是在欺騙老師,實際吃虧的是自己。你是在為周老師念書嗎?需要掌握的知識你一定要掌握,如果覺得作業太多實在做不完,媽媽也會為你簽字。媽媽希望你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

於是這天我破例在小明沒有完成的語文家庭作業上,簽了字。

我不允許小明再幹這種投機取巧的事,小明也不敢再在完成“家作”上耍小聰明。但周小萍老師布置的作業,卻是一天比一天多起來,為按時完成這些作業,小明常常會做到晚上十點、十一點,有時甚至深更半夜。

這天中午,窗外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才吃過飯,正準備休息一會兒,就接到一個電話。

我問:“哪位?”

話筒裏傳來一個女聲,她說:“我是周老師。”

我一下警覺起來,猜不出她這時打電話會有什麼事。忽然想到這幾天我們的創作任務很緊,經常睡得很遲;而小明做作業也常做到很晚,有幾天我們都睡過了頭。

果然,周小萍在電話中提醒我要督促小明上學不要再遲到,說小明已經遲到幾次了,搞得學校扣了她班上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