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章 一個不流血的戰場(2 / 3)

她說:“小天班上就有五六個孩子在這個托管中心,競爭太激烈!畢竟重點初中分配給南門小學的名額也有限,聽說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要被分到一般的初中。一旦去了那種學校,今後連考上高中的機會都沒有。”

她也很關心小明的去向,問我有什麼打算?我說,我們準備離開萍城。她有點詫異,問我們為什麼要走。

我說:“我們在萍城呆了快六年,小明讀了三所小學,這些學校名聲一所比一所好,最好的,莫過於南門小學了。可南門小學又怎麼樣呢?校長搞腐敗,班主任混日子,沒有一點愛心,這樣的老師還能被評為‘優秀教師’。”

楊女士顯然也有同感,她唉聲歎氣地說道:“小天這幾年的功課沒學好,性格卻變得古怪了,隻知道玩,不願意看書,一看書就喊頭痛。也怪我們自己沒本事,我要有能力早就把小天送出國,讓他也去享受享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你沒看現在凡是有點權有點錢的,或者有一點本事一點路子的,誰不把自己的寶貝孩子漂洋過海地送到國外讀書?我這輩子就不提了,隻能說說圖個嘴皮快活了!”

五月的萍城,“小升初”的問題已經成了家長們逢人便說的熱門話題。一時間小道消息滿天飛,大家空前地緊張起來,挖牆打洞托人情找關係,可以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無不想方設法要把自己的孩子弄進重點中學!

升學的正常渠道有了隱患,人們才會去尋找非正常的渠道;社會公平出現了信任危機,大家都有一種焦慮感,其實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由於小明不準備在萍城讀初中了,因此,我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了,但還是常常免不了被牽扯其中勞心費神。

一天,小弟和弟媳心急火燎地找上門,希望我能給教委的老同學王偉打個招呼,幫忙把玉兒搞到九中去。

小弟為這事來找我,讓我有些意外,因為他在報社幹了這麼多年,各行各業都是有些朋友的;再說又是和弟媳一起上門,更說明這事的重要性。

我說:“報上不是在宣傳,‘小升初’是劃片入學、電腦派位麼,是按區縣教育局劃定的學校服務片就近登記入學,而且嚴禁以麵試和考試的形式入學登記嗎?”

小弟笑了,笑罷了才說道:“那都是麵子上的事。‘小升初’渠道的神秘,孩子們感到痛苦,家長們也看不明白,感到崩潰!”

他順手遞給我一首詩,說是從一本雜誌上剪下來的,作者是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詩的題目就叫《我真苦!》:

現在的小升初啊,

真是比戰場

還戰場

最苦的

可不是

老師 家長

而是我們

一群快要

枯萎的花朵

救救我們吧

我們需要

快樂的水分

來滋養我們

千萬不能

讓我們

一群祖國的花朵

枯掉!

詩句已讓人感到壓抑和悲傷,被拆得零零碎碎又被排列得有如一地雞毛的詩句,就更透出這位小學生無法容忍、痛徹心扉的悲憤、惶恐與絕望。

小弟說:“‘小升初’的名堂很多,也因此出現了不少專用名詞。比如,公辦重點初中自辦或與社會上合辦,然後從中選出‘好生’升入本校的,叫‘占坑班’,也叫‘點招’;又比如,重點學校為搞好與一些強勢的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關係,這些機關和單位也會給學校一定的投入,通過‘合作共辦’讓他們的子弟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這叫‘共建生’;有些人幹脆就利用手中的權力和特殊的社會關係,還有一些人則是利用金錢開路,讓自己的孩子獲得進入重點學校的機會,大家把這樣的學生叫做‘條子生’,或就叫‘後門生’。剩下的,就是你看到報上說的,通過學區劃片、電腦隨機搖號‘聽天由命’的辦法,被免試就近入學的;被電腦派位入學的學生,被人們看作是無權、無錢之輩。”

聽了小弟的此番“社會調查”,我才知道“小升初”這事很不簡單!

弟媳說,玉兒所在的東門小學,雖然也屬於重點初中九中的學區範圍,因為東門小學不是重點小學,隻有極少數的學生能進九中,玉兒學習再好,如果不找人,恐怕也進不去。

這樣的忙肯定是應該幫的,可我心裏沒有底,不敢應承,因為前不久王偉已經離開了教委機關,他還能不能說上話就很難講了。

小弟的消息卻很靈通,他說:“你的這位老同學隻是調離了教委機關,但他還是科級幹部。教委的中層幹部每人手裏都會有兩個名額。”

我推托不過,隻好答應打個電話試試。

弟媳說,玉兒的好友珠珠在請錢老師幫忙。珠珠一直就寄住在錢老師家,錢老師答應幫她這個忙,但提出需要三千元的活動經費。

這樣的消息已算不得什麼新聞了。沒誰不知道,要想把一般人辦不成的事辦成,沒有權就得有錢!世風日下如此,我隻能說:“三千塊錢也還不算多,畢竟可以把一個人安排進重點中學。”

小弟卻說:“多了,多了。聽我朋友說,隻要找到了關係,五百塊錢就可以買上一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