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每天看奧運會比賽,心情總是處於無比興奮激動之中。幾乎每次比賽都扣人心弦,引人深思。體育健兒們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確實令人十分敬佩。那幾場體操團體賽,自始至終都是力與美結合的頂峰。一招一式都達到天衣無縫、爐火純青的極致,令人歎為觀止。充分展示了王者的高尚風範和團隊的高度凝聚力。他們的動作如同教科書一樣經典,幾乎無懈可擊。
尤其女子體操,幾名稚氣十足的巾幗小英雄氣吞山河的壯誌,淡定從容的氣質和銳不可當的虎氣,都征服了整個世界。
孤膽英雄張娟娟,以“彎弓射大雕”的勃勃英姿殺出一條血路,力排群雄直取金牌的銳氣真令人折服。她這種抗壓力極強的風度,是我們全體運動員的代表。
乒壇健兒們繼承發揚了從24屆世乒賽以來的雄風,在少帥劉國梁的率領下,以秋風掃落葉的氣勢奪得佳績。他們把猛虎下山的拚搏精神和姑娘繡花的細膩技藝高度完美的統一在一起,將殘酷激烈的比賽過程變成了優美絕倫的藝術表演,捍衛了“國球”的神聖地位。
舉重勇士們也是眾誌成城奮力拚搏,以“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團隊氣勢和意誌登上了力量的世界頂峰……
中國隊員的每一塊獎牌都是用堅強的意誌、頑強的毅力、良好的心態、高超的技藝和艱辛的心血汗水換來的。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在競技體育方麵的體現。
遠古時代,我們的老祖宗就有後羿射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等與天災人禍鬥爭取得勝利的輝煌曆史。自從《周易》把這種精神高度概括為“自強不息”以來,炎黃子孫更是世代傳承,發揚光大。在這種精神感召下,我們戰勝了不計其數的天災人禍,擊敗了許多數倍於我的強敵。遠的不說,僅今年而言,舉世罕見的嚴重雪災和地震,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靠自強不息精神很快取得勝利的典範。這是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光輝形象在全世界麵前又一次亮相。開幕式上作為旗手的籃球名將姚明和抗震小英雄林浩,正好做了這種力量的形象代言人。
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任何力量都壓不倒,摧不垮。中國的普通老百姓都自覺將它作為傳家寶,各行各業也以此教育激勵自己的成員。北京大學把它定為校訓,作為培養尖端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典型例證。
回首曆屆奧運會,我們哪次不是以此取得勝利的呢。即使偶爾失敗,依然會抱著“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的信念,臥薪嚐膽再度取勝的。
奧運會正在進行,我希望我們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更希望體現自強不息精神的奧運精神永存。
原載《臨鋼工人》200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