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已經波及我國。如果說去年還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話,那麼現在已經感受到“雨灑江聲風又吹”的滋味了。這種不期而至的負麵影響,使我們鋼鐵企業陷入空前未有的困境,直接威脅到我們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已經遇到市場疲軟,原料緊缺等等困難,形勢已經十分嚴峻,使我們的航程處處充滿險灘暗礁,狂風巨浪。在這種形勢下,職工的思想情緒也不免有些波動。那麼我們是披荊斬棘,乘風破浪,開足馬力勇往直前呢?還是猶豫彷徨,瞻前顧後,聽天由命呢?或者幹脆明哲保身,不求進取,坐以待斃呢?
顯然我們應該選擇的是第一種,而絕對不能是後兩種!這是因為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曆史,就是一部與形形色色的天災人禍、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不斷鬥爭,不斷勝利的曆史。我們炎黃子孫的血管裏奔流的是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的滾滾熱血!從黃帝戰勝蚩尤、大禹治理洪水、女媧煉石補天、精衛銜石填海、後羿射落九日一類感人肺腑的遠古傳說,直到近現代無數英勇抵禦外族侵略、無畏抗擊自然災害的動人事例來看,老祖宗遺傳給我們的是堅強不屈、堅忍不拔的生命密碼。我們驕傲地繼承了如此豐厚的精神遺產,有千種萬種理由挺起腰杆,冷靜麵對,千方百計戰勝金融危機,保生存,謀發展,沒有絲毫理由選擇其他消極悲觀的態度和行為。
我們知道,世界上一切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其中人的思想又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們必須作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家都樹立起積極向上的心態和樂觀的情緒。在重重困難麵前,既要有危機感,又要有必勝信念。做到不悲觀失望,不驚慌失措,拿出“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的氣概,來一場有勇有謀戰勝當前危機的大拚搏!
當代舉世聞名的兩次大地震剛剛與我們擦肩而過,遇難者的屍骨還未寒,幸存者的淚痕尚未幹,當時恐怖慘烈的情景我們還記憶猶新。當年唐山大地震時,數秒之間就毀滅了24萬條鮮活的生命和一座相當規模的城市,然而它卻震不垮中國人民的頑強精神。有一個曆史的細節,至今催人淚下。那就是,有一座監獄被震毀了,囚犯並沒有乘機逃跑,而是奮不顧身地去救別人……我想,人們在危難突然降臨的時候,往往會表現出最高尚的精神和最驚人的毅力。這是我們足以戰勝一切困難和危機的殺手鐧之一。去年在汶川大地震中,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抗震救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很快就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通過這次大地震,我們對“眾誌成城”這句成語博大精深的含義及巨大威力,都有了最深切、最直接的理解。這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在當前的金融危機中,黨和國家引導我們把上述精神力量調動利用起來,我們就有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底氣和胸有成竹的把握!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應當把愛國和愛家統一起來,把愛廠和愛崗統一起來,立足本崗,心想全局,人人爭創效益,個個爭做貢獻。要以廠為家,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嗬護自己的崗位,敬業奉獻,深挖內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增加效益的同時,我們要厲行節約,精打細算,過緊日子。爭取以最小的投入換來最大的效益!一個人的力量,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集腋成裘,積細流成江海。一個班組、一個車間、一個廠和全公司的職工擰成一股繩,就成為一支了不起的力量。
毛澤東同誌曾經說過:“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目前的金融危機就是不斷變化著的新情況,我們要切準這場危機的脈搏,開出根治它的藥方,不但要不失時機地學習世界各國抵禦危機的鮮活經驗,而且要虛心學習兄弟企業好的做法。在學習上,不僅要像魯迅先生那樣對有益的東西采取“拿來主義”,而且還要像荀子倡導的那樣鍥而不舍。
困難像彈簧,你硬它就軟。隻要我們緊緊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戮力同心,堅持鬥爭下去,我們就一定能夠取得徹底的勝利。毛澤東同誌寫過這樣一首詩:“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在這裏,我希望我們公司每個人都成為一棵巍然挺立在懸崖絕壁上的勁鬆,麵對當前暮色蒼茫,亂雲飛渡的不利形勢,能夠從容抗擊不測風雲,笑迎險峰上的無限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