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農民非農就業教育專業設置的依據與原則(1 / 3)

隨著“三農”問題日益升溫以及農民就業問題的尖銳,以政府、學校、企業等為主體的各類農民非農就業培訓工作得到了很大發展。農民的非農就業教育作為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之一,已經逐漸成為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的重要途徑。在農民非農就業培訓過程中,專業設置作為一項基礎工作,是非農就業培訓的首要環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能否科學合理地設置和開發專業直接關係到農民非農就業教育和培訓培養目標的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影響著農民非農就業培訓的效果和收益。因此,加強對農民非農就業培訓專業設置的研究,為科學合理進行專業設置提供依據就成為學術界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0.1.1 農民非農就業教育專業設置的依據

農民非農就業培訓是職業培訓機構對農民進行技能訓練或短期再教育的活動。它具有係統性、適應性、區域性及短期性等特征。專業設置作為就業培訓過程中的首要環節,應該充分體現農民就業培訓的各種特點,依據市場需求、農民需求、教育資源等條件進行設置。

10.1.1.1 市場需求分析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置專業,這是農民就業培訓專業設置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是農民非農就業培訓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一般而言,農民非農就業培訓專業設置可以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經濟結構的布局與調整,社會發展及科技進步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通過勞動力市場需求狀況近期和中期的調查,確定專業適應的主要崗位群或主要工作範圍。目前,影響農民非農就業培訓專業設置的市場因素主要有區域產業技術結構和社會職業分類兩大因素。

(1)根據區域產業結構設置農民非農就業培訓專業

區域產業結構指不同地區第一、二、三產業之間的比例關係,它反映了各地區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的結構狀況。產業結構決定著就業結構,而就業結構取決於職業培訓的專業設置。因此,產業結構決定著農民非農就業培訓專業設置的分布結構。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分類方法,第一產業主要指農業生產,包括林業、漁業和牧業等;第二產業主要包括建築業和工業,具體指冶金、電力、食品、紡織等;第三產業主要包括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批發零售貿易、餐飲等。由於我國各地區之間經濟和社會發展極其不平衡,由此形成的各地區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從東、中、西三大地區來看,我國產業結構大體上符合的基本規律為:東部地區三大產業中,二三產業比重較大,第一產業比重較小;而中西部地區第一產業比重較大,二三產業比重較小。這決定了對於東部地區的農民要拓展從事建築業、加工業等非農技能培訓,在專業設置上要有所傾斜;而對於中西部地區的農民要加強其農業技能的培訓,為提高農業生產率,增加農業收益提供科技保障,同時為了促進農民務工經商,需要開放更多的非農業。

目前,對農民就業培訓的專業設置還應根據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構建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的發展戰略,因地製宜地確定農民科技培訓專業設置的實施重點。具體而言,東部地區和一些經濟相對發達的大中城市郊區,應重點設置培訓農民大力發展高科技農業、高附加值農業、出口創彙農業所需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麵的專業;中部地區應重點設置培訓農民優化糧食品種和品種結構,發展優質、專用糧食和集約化養殖業所需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麵的專業;西部地區應重點設置培訓農民退耕還林、還草,大力發展畜牧業和林果業,發展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所需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麵的專業。重點加強優勢農產品區域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專業設置。一要加強設置國內消費量大,生產有潛力,通過扶持和發展,能夠有效抵製進口產品衝擊的優勢農產品產加銷技術培訓專業。主要包括專用小麥、專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甘蔗和牛奶等。加強設置培訓這類農產品生產、加工、貯運和銷售等技術的專業,幫助農民提高農產品質量、降低生產、交易成本,搞好產銷銜接,從而實現穩定國內存量市場,搶占國際增量市場的發展目標;二要加強設置在國內市場上具有明顯價格競爭優勢,有擴大出口潛力的農產品產加銷技術培訓專業。主要包括蘋果、柑橘、牛羊肉和水產品等。設置培訓這類農產品生產加工、貯運和銷售等技術的專業,重點設置培訓產品質量安全、產後商品化處理和市場營銷服務等關鍵環節的專業,增強競爭優勢,擴大出口,打造知名品牌,提高規模化生產和現代化管理水平,從而實現繼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的發展目標。

(2)根據社會職業崗位設置農民就業培訓專業

由於不同職業崗位的性質和內容不同,各類職業崗位對從業者技能、學識和經曆等都有明確的不同要求。因此,按照從業人員所從事工作種類、性質,乃至職業活動所涉及的領域、使用的工具設備、采用的技術方法以及提供產品和服務種類等對職業崗位進行劃分,依據不同的職業崗位進行農民非農就業培訓專業設置是科學的、也是必要的。

從市場需求和農民工務工的實際看,需求最多的行業農民就業人數也最多。因此,我們可以參照目前不同地區農民工就業崗位需求設置相應的培訓專業。據工人日報調查顯示,2006年上海低端勞動力市場已經飽和,而租賃商服、製造和批發零售三行業招工需求量大;北京勞動力市場需求缺口最大的三個職業分別是:營業人員、體力工人和裁剪縫紉工,而供需最不平衡的職業則是餐廳服務員;廣州金融、貿易、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崗位需求較大,零售、批發貿易、住宿餐飲等崗位需求所占比例也不小,電氣機械、計算機軟件、醫藥化工、環保、電子設備製造等崗位需求高技能人才和技工人才;武漢推銷保險業務員、縫紉車工、製造加工、家政服務、餐飲服務及廚工等崗位需求較大;浙江熟練縫紉工、餐飲業服務人員、操作工等較為緊俏,機械製造、機電一體化、電子電氣等製造業人才也相對緊俏。

10.1.1.2 農民需求分析

農民是就業培訓的對象,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既往的經驗和現實的需要使他們在教育和培訓活動中具有一定的主動性和選擇性。因此,在進行專業設置時應以農民為主體、充分考慮農民意願,遵循農民需求,以提高農民就業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將農民培訓需求分為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培訓需求和傳統農區的一般農民培訓需求兩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