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等收入的中產家庭在擁有金融財富上並不比窮人占有太大優勢,但卻屬於比上大大不足、比下大大有餘。99%的中等收入中產家庭擁有金融資產,這類家庭擁有活期存款的平均金額為5200美元,定期存款平均金額為15000美元。中等收入中產家庭擁有的儲蓄債券和債券金額都不高,而擁有的股票平均金額為7000美元。中等收入中產家庭擁有退休基金情況要遠遠好於窮人家庭,平均金額為42000美元。中等收入中產家庭在金融資產占有上比窮人家庭向前跨越了一大步,這主要表現在組合投資資產和其他管理性資產占有上有了一席之地。中產家庭擁有的組合投資資產平均額為20500美元,擁有的其他管理性資產平均額為30000美元。
(7)美國近一半家庭擁有廣義股票
美國15.1%的家庭直接擁有上市公司股票,比例看起來不高。但由於組合投資基金、其他管理性資產大多是投資到股市,甚至連退休基金賬戶的資金也有不少是投放到股票市場的,這類金融資產被稱之為間接擁有股票。如果將直接和間接擁有股票都計算為持有股票,2010年美國持有股票的家庭比例為49.9%,家庭持有股票的中位值為29000美元,股票占家庭金融資產的比例為47%。
從擁有股票的狀況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美國不同收入家庭對金融資產的占有情況,也可以了解股市的興衰為何會對美國家庭財富造成巨大影響。美國收入最低家庭中有12.5%的家庭擁有廣義的股票,股票中位值為5300美元,股票占家庭金融資產的40.5%。中下收入家庭中有30.5%的家庭擁有廣義的股票,股票中位值為7100美元,股票占家庭金融資產的31.3%。中等收入家庭中有51.7%的家庭擁有廣義的股票,股票中位值為12000美元,股票占家庭金融資產的37.5%。中上收入家庭中有68.1%的家庭擁有廣義的股票,股票中位值為22300美元,股票占家庭金融資產的41.6%。高收入家庭中有82.6%的家庭擁有廣義的股票,股票中位值為57900美元,股票占家庭金融資產的44.4%。最高收入家庭中有90.6%的家庭擁有廣義的股票,股票中位值為267500美元,股票占家庭金融資產的50.9%。
8.1.2.2美國家庭非金融資產擁有狀況分析
(1)美國家庭非金融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較高
2001年、2004年、2007年、2010年這4個具有代表性年份中,美國家庭擁有非金融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都超過了50%。這說明,盡管美國擁有高度發達的金融體係,完善的金融市場,但是美國公民相比金融資產更願意持有非金融資產,這可能是因為近十年來美國房地產業信貸規模不斷擴大拉動了美國公民對房產的投資。從表84可以看出,住宅房產占非金融資產的比重是所有非金融資產種類中最高的。從2001年到2007年,美國家庭非金融資產占總資產比重逐年上升,這可能是因為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很多國家選擇將美國作為資金的避難地,從而導致大量資金不斷湧入美國,大量資金的湧入又催生了信貸業的急劇擴張,繼而推動了房地產業的發展,供給的增加使得美國家庭持有非金融資產的比重不斷上升。但是,到了2010年,美國家庭持有非金融資產的比重與2007年相比略有下降,這很有可能與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及隨後在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有關。
(2)房產資產價值始終是美國家庭非金融資產中價值最高的資產
住宅房產和其他房產價值的總和占美國家庭非金融資產價值的比重在近十年中始終超過50%。其中在2004年、2007年和2010年這三年中,這一比例都在60%,從這些事實可以看出:一方麵,在非金融資產的選擇方麵美國家庭更傾向於持有房產,這既與近十年美國宏觀經濟環境有很大關係,也與美國家庭投資習慣有關。美國家庭更喜歡投資房產,因為房產的保值增值效果較好。因此,在房產的需求層麵始終存在缺口;另一方麵,美國近些年房地產業以及隨之發展起來的信貸業確實發展迅猛,在房產的供給方麵始終表現良好。
(3)高收入家庭相比於低收入家庭更傾向於擁有各種非金融資產,最高收入家庭和最低收
入家庭非金融資產擁有狀況差距較大
2010年,美國家庭中91.3%擁有非金融資產,而在收入最低的20%家庭中,隻有72%的家庭擁有非金融資產。在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中,高達99.4%的家庭擁有非金融資產,最高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非金融資產擁有狀況的差距之大可見一斑,這也從側麵反映出美國家庭的貧富差距是比較大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收入最低的20%家庭中,依然有72%的家庭擁有非金融資產。這一比例是相當高的,這說明美國的低收入家庭依然有能力去購買非金融資產,這可能是因為美國的財富分布比較能夠惠及到低收入群體和家庭。
(4)美國中老年家庭是擁有非金融資產的主力軍,住宅房產和非房產物權擁有狀態的表現最為突出
2010年,年齡結構在45~54歲、55~64歲和65~74歲的美國家庭中,分別有94.7%、94.4%和92.6%的家庭擁有非金融資產。在住宅房產擁有狀況方麵,45~54歲、55~64歲、65~74歲以及75歲或以上的家庭中,分別有75.2%、78.1%、82.6%以及81.9%的家庭擁有住宅房產,這說明美國中老年人家庭更熱衷於房產的投資。在非房產物權方麵,美國老年家庭中相比於其他年齡段家庭有較高比例的家庭擁有非房產物權,這可能與美國家庭的財富積累時間有關,也可能與美國老年家庭並不會把資產贈予子女有關。
8.1.3美國家庭資產組合特征分析
8.1.3.1美國家庭金融資產組合特征分析
(1)金融資產組合多樣化
根據美國2010年的SCF調查數據,大多數美國家庭進行不同類型的投資,50.4%的家庭擁有退休賬戶,92.5%的家庭擁有交易賬戶,19.7%的家庭購買了人壽保險,15.1%的家庭購買股票,8.7%的家庭購買共同基金。從持有資產的家庭比例來看,雖然流動賬戶(交易、儲蓄、貨幣市場、電話賬戶)占總資產的比例從1989年以來緩慢下降,但擁有此類賬戶的家庭比例一直保持在50%以上。
大多數家庭隻持有幾類金融資產:在SCF中的13類主要的金融資產類型中,每個家庭平均持有的金融資產為3類。約7%的家庭不持有任何金融資產,另有15%隻持有1種資產,大部分是支票賬戶。另外53%的家庭持有2到4類資產,主要是支票賬戶、儲蓄賬戶、退休賬戶和人壽保險。剩下的25%家庭持有5種以上的資產;隻有在持有7種以上資產的家庭中直接持有股票和基金之類的資產才變得普遍。
(2)金融資產組合風險程度上升
為研究美國家庭金融資產組合的風險程度,可以按風險程度把金融資產分成安全資產、較安全資產、有風險資產三個類型。數據表明,約1/4的家庭隻持有安全資產。1989年約1/4的家庭持有“安全及相當安全資產”,20世紀90年代後家庭持有的資產類型逐步向“安全、較安全、較有風險”資產以及“安全、較有風險”資產轉移,持有這兩類資產的家庭在1998年幾乎占所有家庭的一半,而1989年隻有1/3。近年來,這種變化再加上股票價格的上揚,推動美國家庭金融資產中風險項目的比例不斷上升。
(2)金融資產組合與財富關係密切
數據表明,幾乎所有的金融資產都隨著財富增長而增長。當財富增長時,股票、債券、基金、信托及其他托管資產、自有企業和其他房地產投資無論是家庭比例還是資產比例都增長了,但在財富最高的5%的人群中,大額存單和儲蓄性債券等安全資產的比例有所下降。
(3)金融資產比例與年齡相關
表83數據表明,2010年持有儲蓄性債券、共同基金、退休賬戶的家庭比例通常在中段年齡最高,在較年輕和較年長的年齡段較低。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總金融資產在家庭中的比例是不斷上升的,在75歲及以上的家庭中96.4%家庭擁有金融資產。同時,持有交易賬戶、儲蓄、債券、股票、人壽保險和其他管理資產的家庭比例在年齡最高的家庭中持有比例最高,在年齡最高的家庭中分別有96.4%、27.2%、3.6%、20.1%、32.4%、14.1%的家庭持有這些資產。調查數據還表明,幾乎對於所有的年齡群體,家庭持有金融資產的比例都隨時間而增長,隻有75歲及以上的群體持有金融資產的比例才保持穩定。
8.1.3.2美國家庭非金融資產組合特征分析
(1)美國家庭傾向於持有特定的非金融資產,資產組合的結構在發生變化
根據美國2012年的SCF調查數據,2010年,美國家庭中91.3%的家庭擁有非金融資產。大多數美國家庭進行不同類型的投資,86.7%的家庭擁有汽車,67.3%的家庭擁有住宅房產,14.4%的家庭擁有其他房產,7.7%的家庭擁有非房產物權,13.3%的家庭擁有商業物權,7%的家庭擁有其他非金融資產,其他非金融資產包括黃金、珠寶、古董等。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美國家庭傾向於持有汽車、房產以及商業物權這三類非金融資產,而對其他種類的非金融資產並不是很熱衷。
2007年到2010年,美國家庭非金融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有所下降,下降的比重恰好等於金融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上升的部分,這說明美國家庭消費選擇、資產組合結構以及資產組合價值結構在發生著變化。引致美國家庭非金融資產占總資產比重下降的最主要因素是房產和商業股權,其中,房產占非金融資產的比重下降了0.6%,商業股權占非金融資產的比重下降了1.5%。雖然房產占非金融資產比重下降很小,但由於房產占非金融資產的比重較大,所以微小的變化會帶來很大的影響。美國家庭非金融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下降了3.9%,按平均值來算,房產和商業股權帶動非金融資產下降的比重各為2.2%。另一方麵,汽車占美國家庭非金融資產的比重上升了0.8%,非房產物權占美國家庭非金融資產的比重上升了0.9%,因此美國家庭非金融資產的結構在發生著變化。
(2)非金融資產組合與家庭收入的關係
數據表明,美國家庭持有各種非金融資產的數量都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多。當家庭收入增加時,美國家庭對汽車、住宅房產、其他房產、非房產物權、商業物權以及其他物權的投資無論是家庭比例還是資產比例都上升了。但在收入較高的家庭中,傾向於持有一些特定非金融資產的現象更加明顯。以收入最高的10%家庭為例,在這些家庭中有95.6%的家庭擁有汽車,92.4%的家庭擁有住宅房產,42.1%的家庭擁有其他房產,37.6%的家庭擁有商業股權;對於其他種類的非金融資產,這些家庭普遍持有量不高。
(3)非金融資產比例與年齡的關係
2010年,美國家庭持有汽車、商業物權和其他非金融資產的家庭比例通常在中段年齡最高,在較年輕和較年長的年齡段較低。但是,美國家庭持有非金融資產的家庭比例基本上還是隨著年齡的上升而上升。2012年SCF的調查數據還表明,幾乎對於所有的年齡群體,家庭持有非金融資產的比例也都隨時間而增長,隻有75歲及以上的家庭持有非金融資產的比例才保持穩定。
8.1.4美國家庭股票參與行為分析
在考察家庭股票參與行為上,我們參考Iwaisako(2003)用持有股票的家庭比例來衡量參與股票市場的可能性,用家庭持有股票占金融資產的比例來衡量家庭參與股票市場的重要性。此外,我們也特別考察了美國家庭持股的方式,即直接持股和間接持股(指通過共同基金、投資賬戶、養老金賬戶等持有股票)。
8.1.4.1家庭股票參與有所下降
美國家庭的股票持有量占金融資產的比重已從2001年56%下降到2010年47%,而家庭直接或間接擁有股票的比例也從2001年52.3%下降到2010年49.9%,這說明美國家庭持有資產的結構與持有金融資產的結構在變化。而從持有股票的內部結構來看,根據表85的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家庭直接持有2到9隻股票的家庭占到了直接持有股票家庭的53%,相比2007年增長了5.4%,這說明美國家庭持有股票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
8.1.4.2持有股票的家庭比例下降到50%以下
2001年,美國家庭持有股票的比例是52.3%(直接或間接),這一比例在當時就已經不是很高,到了2010年,這一比例已經下降到了50%以下,為49.9%。盡管美國持有股票的人在20世紀90年代顯著增多,但到了21世紀,美國家庭持有股票的比例始終在50%左右徘徊。這也是目前研究領域所關注的家庭“有限參與”之謎。這一現象從側麵反映出,盡管股票市場的相關新聞總是成為美國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但是,美國企業融資的方式還是以間接融資為主,其中以債券、銀行借款融資方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