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信任,隻會讓愛死得更快(1 / 1)

夏景:

我和他,大學畢業不久後在朋友那裏認識。當時家裏給我介紹了一個男朋友,是父母同事的兒子。那個男孩子各方麵條件都極好,加上兩家父母的經濟條件、社會地位等各方麵都比較相當,許多人都很看好我們的交往。

可他家在外地,父母都是一般的職員。我們從認識到確定戀愛關係,就兩個星期的時間吧,這結果讓所有人都很吃驚。我的父母還覺得很受傷。

他們堅決不同意,給了他無數打擊,但我一直堅持。他很普通,可我覺得,跟他在一起人很放鬆,心裏也覺得幸福。

這樣過了五年,我歲數漸漸大了,父母慢慢也想通了,終於答應了我和他結婚。

按理說,這樣不易得到的愛情,彼此都應該珍惜才是,可是誰能想到,我們卻都做了錯事。開始是他,和一個師妹不三不四的,被我發現後,我氣急敗壞地去找那個師妹。她卻口出狂言,沒有一點慚愧的意思,而他的態度也不明不白,讓我無法忍受。氣頭上,我也找了個男人來報複他。既然是報複,當然想讓他知道。

這中間三年,我們經曆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和掙紮。彼此都還愛著對方,可卻像仇人一樣相互對待,生怕傷害對方不夠。

後來有一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坐在了一起,而且,能有一個機會坐下來好好談話。我們都很傷感,也發現內心都還愛著對方。於是我們互相檢討,並且發誓,放下過去,重新開始。

最初一切都還好,可慢慢地我們發現,其實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了。我不再信任他,下班遲、背後抽煙、手機不詳號碼……都會讓我如坐針氈;他呢,我買件新衣服、單位出差、跟女友出去吃飯,也會話裏話外含沙射影。

我們看彼此的眼神也變了,躲閃,氣憤,追究,傷感。雖然才三十出頭,但我們都覺得心態老了,而且總是感覺很累。

不知道他怎樣,我總是忍不住會歎息,哭泣,憤怒,神經衰弱,脫發,過敏。我覺得他其實並不愛我,回到家裏他並不覺得幸福。我的心裏一直有個小蟲子在對我說:他還會出軌,總會有新的女人出現在我們中間。

讀者:心生呼嘯

心生呼嘯:

我上中學時學辯證法,很多詞句都雲裏霧裏,但有個道理,老師一舉例說明,立刻就懂了。老師說,當主要矛盾解決後,次要矛盾就會上升為主要矛盾。

老師拿來舉例的正是我們這些學生。紀律不好的時候,紀律是主要矛盾,紀律好了,成績又成了頭疼事,好不容易成績上去了,又開始早戀了。

總之,老師通過這個例子其實是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人生道理:矛盾永遠都會存在於生活當中,當你解決了一個矛盾,另一個矛盾就會出現。

情感的疆域裏也是如此。愛情甜蜜時,父母反對,等解決了父母反對這個矛盾,結了婚,又出現了第三者。好不容易第三者的問題解決了,新的矛盾又來了—信任危機。

如果我們將婚姻比做一幢建築的話,那麼信任在情感中的作用,就是婚姻大廈的基石。如果用一幢建築的倒塌來比喻婚姻的終結的話,則起著裂縫、動搖和摧毀作用的,就是冷漠、出軌和不再信任。

是的,最後引起婚房崩塌的,往往並不是單純的外遇,而是再也無法恢複的信任。這種陰冷的情緒,使一次短暫的出差都不再令人放心,偶然結識的陌生人也可能對婚姻造成實質性的破壞。尤其當一方明察秋毫、錙銖必較時,吃飯時的一聲吧唧、手機的一個震動、眼神的一次交錯,亦會造成電線短路。

一直以來,人們總是認為出軌是對感情和肉體的雙重傷害,這樣的愛情即便沒有毀滅,也會留下長久的裂痕。但如果兩個人心裏都希望還能繼續在一起的話,那麼首先,要勇敢承認並接受這份情感的不完美;另外,彼此提供信任和被信任。

簡單地說,關於信任的原理是這樣的:如果你們決定繼續愛,那麼經曆的所有事情都是在為天長地久儲備著能量,甚至傷害過彼此的那些事情那些人,他們的作用隻是為了讓你們變得更強更大更懂得愛是什麼。但如果,你們對愛情、對婚姻生活都失去了信念,那麼待在一起,彼此猜疑隻會帶來更大的傷害,愛會在不信任之下破損、潰爛,最終成為難以愈合的傷口,死得更快。

婚姻往往會以某種強製的方式磨礪人的性情。危機之後的信任重建,雖然不如戒毒那麼難,但也不像戒煙那麼簡單。最相宜的愛人,就是他或她的優點正好在她或他關注的焦點上,而缺點正好在他或她目力所不及的盲區內。如果這個順序被顛倒了過來,信任的天平自然就會歪斜,留下的隻是些毫無意義的後悔和懷疑。

如果覺得信任對方是一件力所不能及的事,那也沒有什麼,除了說明人都有軟弱的一麵之外,可能也說明你們彼此的感情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深,與其歎息、哭泣、憤怒、神經衰弱,不如分手。何必用你死我活的矛戳鼻涕眼淚的盾,難道是嫌這世上精神病人還太少嗎?

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