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積累和等級(1 / 2)

88.“信息”和“結構”兩種說法的另一個不同之處是,信息是可以量化的,即信息有多少之分。當我們把事物的結構看作信息時,所謂信息的多少,其實就是事物的結構的複雜程度。“負熵”和“信息量”是同義詞。

89.事物的複雜程度是不同的,有的複雜一些,有的簡單一些:複雜事物的信息含量要高於簡單事物的信息含量。我們把事物由簡單到複雜的變化稱為“發展”,如果是發生在社會領域,則更常用的概念是“進步”。

90.結構的複雜化就是其複雜性的提高。“複雜性”的概念和“信息量”的概念基本上是同義語。信息的積累——或者叫做信息量的增加——之所以不可缺少,主要是因為信息量的增加可能會提高結構的功能,而功能較強的競爭主體(包括物種,也包括社會)更容易在競爭中獲勝並存活下來。並非所有結構複雜的事物都比結構簡單的事物功能強大,但總體上說,功能強大的事物的複雜水平要高於功能弱小的事物的複雜水平。結構複雜並非功能強大的充分條件,但是,結構複雜卻是功能強大的必要條件。

91.結構複雜的事物的存在,是以能量為基礎的。熱力學告訴我們,信息即是負熵。獲得或者維持負熵需要耗費能量。信息量增加的過程,我們稱之為信息積累。複雜事物的信息的增加,需要其他事物為它提供能量的供應。能量的製造者的結構複雜程度往往低於能量的消費者的結構複雜程度。換句話說,複雜事物的存在是以簡單事物的存在為基礎的。

92.在生物係統中,不同的器官和係統的複雜程度是不同的。在植物和低等動物,最複雜的是它的生殖係統;在高等動物,最複雜的是它的神經係統。最複雜的係統和器官往往是耗能最多的係統或者器官。對於高等動物來說,神經係統的發達非常有利於物種對環境變化的適應。其他係統供養一個結構複雜、功能強大的神經係統更加有利於物種的生存。其他係統與神經係統之間形成事實上的等級關係。其他係統對神經係統的供養有利於神經係統的進一步複雜化。這種複雜化就是信息的積累。

93.在種群係統中,主要的等級製是進食的等級製和性的等級製。這兩種等級都是信息積累的機製。在進食的等級製中,由於優先進食的個體是種群的首領,他的首領地位往往是通過種群內的爭鬥得到的。因此,一般說來,首領攜帶有較為優秀的遺傳基因。進食優先可以增加優秀個體的生存概率,這會使得該種群的遺傳素質優化。在性的等級製中,一般是首領獨占對種群內雌性的交配權,因此,首領的優秀基因遺傳下去的概率提高了。上述兩種方式都有助於優秀基因在種群中的傳播,因此是一種信息積累過程。

94.在一個係統中,能量在其不同的部分之間的分布是不均等的,我們把能量的不均等分布的程度稱為積累程度。這一積累程度可以使用基尼係數來衡量。

95.人類是在器官係統層麵上積累程度最高的物種,也就是說,在人體中,能量在不同等級的器官係統之間的不均等分布程度最大。在人類,最複雜的是中樞神經係統,主要是大腦,大腦也是人體中能耗最高的器官。人體所有的係統和器官為大腦服務,這種服務的主要內容是提供能量。在所有的物種中,人類的身體器官間的等級關係最為顯著。也就是說,在人體中,能量的消費者與能量的製造者之間的能量分配最為不平均。

96.在生態係統中,等級關係普遍存在。植物為動物提供能量,食草動物為食肉動物提供能量。一般來說,動物比植物的結構複雜,信息含量高;食肉動物比食草動物結構複雜,信息含量高。而且,在所有動物中,食肉動物(包括雜食動物如靈長類)的身體結構(社會結構的複雜也是同理)是最複雜的。

97.在生物係統和生態係統中,存在著一條明顯的能量流。這一能量流,由信息含量低的物種流向信息含量高的物種。這一條能量流,保證了能量接收者結構的複雜性,也使它進一步的複雜化成為可能。換句話說,能量的流動是信息積累的實現途徑。這一點在生物係統、種群係統、生態係統和社會係統展麵上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