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六道 第七章 陰陽(二)(1 / 2)

4.天地。

《禮記·郊特牲》:“樂由陽來者也,禮由陰作者,陰陽和而萬物得。”孔穎達疏:“和,猶合也,得謂各得其所也,若禮樂由於天地,天地與之和合則萬物得其所也。”孫希旦集解:“樂由天作,故屬乎陽;禮由地製,故屬乎陰,陰陽和則萬物得,禮樂和則萬事順。”唐玄宗《春晚宴兩相學士探得風字》:“陰陽調曆象,禮樂報玄穹。”宋範成大《民病春疫作詩憫之》:“陰陽何者強作孽,天地豈其真不仁?”清李漁《蜃中樓·獻壽》:“黑漫漫雲起陰陽混,亂紛紛魃走魍魎遁。”

5.日月。

唐杜甫《閣夜》詩:“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宋蘇轍《冬至日》詩:“陰陽升降自相催,齒發誰教老不回?”

6.晝夜。

《禮記·祭義》:“日出於東,月生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孔穎達疏:“陰謂夜也,陽謂晝也。夏則陽長而陰短,冬則陽短而陰長,是陰陽長短。”《國語·周語上》:“陰陽分布,震雷出滯。”韋昭注:“陰陽分布,日夜同也。滯,蟄蟲也。明堂《月令》曰:‘日夜分,雷乃發聲。’”漢揚雄《太玄·攡》:“一晝一夜,陰陽分索。夜道極陰,晝道極陽。”

7.寒暑。

《楚辭·九辯》:“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陰陽不可與儷偕。”王逸注:“寒往暑來,難追逐也。”唐柳宗元《天說》:“寒而暑者,世謂之陰陽。”

8.春夏和秋冬。

《文選·古詩驅車上東門》:“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李善注:“《神農本草》曰:‘春夏為陽,秋冬為陰。’”

9.雷電與雨雪。

《穀梁傳·隱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電。震,雷也;電,霆也。庚辰,大雨雪,誌疏數也。八日之間,再有大變,陰陽錯行,故謹而日之也。”範寧注:“劉向雲:雷未可以出,電未可以見,雷電既以出見,則雪不當複降。皆失節也。雷電,陽也;雨雪,陰也。雷出非其時者,是陽不能閉陰,陰氣縱逸而將為害也。”

10.君臣。

《楚辭·九章·涉江》:“陰陽易位,時不當兮。”王逸注:“陰,臣也。陽,

11.夫婦。

《禮記·郊特牲》:“玄冕齊戒,鬼神陰陽也。”孔穎達疏:“‘鬼神陰陽也’者,陰陽謂夫婦也。著祭服而齊戒親迎,是敬此夫婦之道如事鬼神,故雲‘鬼神陰陽也’。”

12.男女。

宋高承《事物紀原·天地生植·陰陽》:“《春秋內事》曰:‘伏羲氏定天地,分陰陽。’”明歸有光《貞女論》:“陰陽配偶,天地之大義也。”明程羽文《鴛鴦牒》:“不知世人陰陽之契,有繾綣司總統,其長官號氤氳大使,冥數當合者,須鴛鴦牒下乃成。”

13.指男女之生殖器。

《明律·鬥毆》:“若斷人舌及毀敗人陰陽者並杖一百,流三千裏,仍將犯人財產一半斷付被傷篤疾之人養贍。”

14.律呂。

《周禮·春官·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陽聲:黃鍾、大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聲:大呂、應鍾、南呂、函鍾、小呂、夾鍾。”按陽為律,陰為呂。漢賈誼《新書·六術》:“聲音之道以六為首,以陰陽之節為度……是以聲音之器十二鍾,鍾當一月,其六鍾陰聲,六鍾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