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臥薪嚐膽報仇雪恥(1 / 3)

會稽山上,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遺址,越王為了報仇雪恥,才有這種過激行為。司馬遷把這段故事寫入《越王勾踐世家》。

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敘述,越王勾踐的對手是強大的吳國(疆域有今江蘇省和上海市大部,以吳城為都,吳城即今江蘇蘇州市),本書第一章曾說到,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任用伍子胥為大將,擊敗南方最大的國家楚國,攻破其首都郢(在今湖北省江陵縣),楚昭王出逃,伍子胥還將已死去的楚平王從墳墓中挖出來鞭屍。這麼一來,吳國躍升為東南大國,對西方的秦國構成了威脅。秦國不會容許吳國吞並楚國,成為春秋時代最大的國家。這時候,楚臣申包胥跑到秦國,懇請秦國發兵援助楚國,拯救楚國於危難中,秦王答應了。

當初,伍子胥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子胥受到楚王的追捕,準備逃往吳國的時候,對申包胥說:“我一定要顛覆楚國。”申包胥說:“人各有誌,不能勉強。您盡力幹吧!我無法勸你,但您能顛覆楚國,我一定能複興楚國。”等到楚都失陷,楚昭王在隨國避難,申包胥就到秦國去請求救兵,他對秦君哀公說:“吳國這個東夷國家,是條大野豬或長蛇,一再吞食中原小國,現在竟敢從楚國開始危害大國,將為禍無窮。秦國如果坐視吳國吞並楚國,不予幹涉,好戰的吳國將成為秦國的惡鄰,隨時可以秣馬厲兵,進攻秦國。今日之計,秦國應該趁吳國在楚國還沒有站穩腳跟,打它個猝不及防,即使出師不利,也可和吳國講條件,瓜分楚國;如果能擊敗吳國,恢複楚國,楚國感謝秦國複國之恩,將世世代代成為秦國的附庸國。”秦哀公辭謝申包胥,說:“我知道您的意見了,出兵是國家大事,我們要商議一下再答複您。”申包胥回答說:“敝國的君主眼下在雜草叢林之中逃亡,沒有安身的地方,我做臣子的哪裏敢休息呢?”申包胥靠著院牆站著號啕大哭,日夜哭聲不斷,七天不喝一口水。秦哀公大為感動,賦了《無衣》這首詩。申包胥聽了,叩頭九次,才坐下。秦軍於是出動。以上就是有名的“申包胥哭秦廷”的故事。

申包胥引領秦軍進入楚國,擊敗了吳軍。這時候,吳國南麵的越國(疆域在今浙江北部,以會稽為都)看到吳國國內空虛,乘機伐吳,吳國必須派一支軍隊去抵抗越軍。加上吳國的後院又起火:吳王的弟弟乘機在國內自立為王。吳王闔閭不得不和楚國的貴族講和,恢複了楚國。吳軍撤退回國,消滅了叛亂集團,闔閭仍為吳王。

從此,吳王闔閭決心要打敗越國。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踐繼承了王位。吳王闔閭乘機攻打越國,吳軍和越軍會戰於檇李(今浙江嘉興南)。越軍利用吳軍的疏忽,進行偷襲,擊敗了吳軍。越將靈姑浮用戈刺吳王闔閭,吳王闔閭受了重傷,在回軍的路上就死了。闔閭臨死前囑咐他的兒子夫差說:“一定不要忘記越國。”

夫差繼位為吳王,他拜伍子胥為相國,大夫伯嚭為太宰,加緊操練士兵。他使人立於宮內的庭院當中,每次他從此出入,那人必叫道:“夫差,你沒有忘記越王殺你父親的仇恨?”他必答應道:“是的,不敢忘記。”過了兩年,吳國出動精兵打敗了越國,越國損失慘重,隻剩下五千人,被吳軍包圍於會稽山。勾踐聽從了大臣文種、範蠡的計謀,派文種帶很多禮品賄賂吳國的太宰伯嚭,請求讓越國當吳國的屬國,表示越國君臣願意當吳國的奴隸。奸臣伯嚭收下了勾踐送來的錢財,引文種見了吳王,吳王準備答應了,伍子胥表示反對。他舉夏代一度亡國,後來少康中興的故事,勸告吳王說:“現在勾踐的力量大過複國前的少康,不乘此機會滅掉越國,以後勾踐擴大了力量就會來打我們,將後悔莫及!”伯嚭既貪財,又嫉忌伍子胥功勞大,慫恿吳王同意文種的要求。吳王不聽伍子胥的勸諫,和越國講和,越國當了吳國的屬國。勾踐和範蠡起初留在吳國為吳王服役,後來吳王看到他們君臣兩人勤勞服役,以為沒有反抗的意思,就放他們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