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李廣父子離奇死亡(1 / 2)

曆史上許多名將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死於政治鬥爭中。名將李廣父子也是如此。李廣在作戰中遭受政治迫害,激憤之中,自殺而死。他的兒子李敢則死於政敵的暗箭。

李廣父子之死是西漢的外戚軍人和關西軍人衝突的結果。每次與匈奴作戰時,外戚軍人坐在大帳中指揮,關西軍人則衝鋒陷陣,而作戰的功勞則記在外戚軍人的名下。封侯領賞賜沒有關西人的份,這怎能不令關西軍人激憤不平呢?外戚軍人和關西軍人的矛盾積聚已久,李廣父子之死是這種矛盾的表麵化。司馬遷作為一個關西人,內心中自然十分同情關西軍人,李廣父子的死使他深受震撼。

李廣的自殺發生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當年司馬遷二十七歲。他死在那次大破匈奴於漠北的戰役中。戰前,李廣聽說又要發兵攻打匈奴了,就主動要求參加,為此當麵請求武帝,這時他已六十多歲,武帝本來不肯,但拗不過他多次請求,才答應讓他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原來讓他擔任前鋒,即負責正麵攻擊,可是,出塞之後,衛青從捕獲的俘虜口中知道了匈奴單於的行軍位置,卻又臨時改變部署,由他自己率精兵居前,而要李廣繞東翼側擊。李廣自束發以來就與匈奴作戰,直到今天才第一次有機會碰上匈奴單於,並以希望能效命為由,向大將軍力爭,但衛青不答應。

衛青執意不答應的原因是漢軍中還有一個名叫公孫敖的副將,此人曾有恩於衛青。當年衛青的姐姐衛子夫剛得寵,而武帝的姑媽兼嶽母、大長公主劉嫖十分妒忌衛家,故意羅織罪名,要殺害衛青,公孫敖聞知,設法救了衛青一命。現在公孫敖剛剛失去爵位(侯爵),衛青想讓他有機會建功,以便再度封侯,於是把李廣調開,由公孫敖與自己一同出擊單於。

李廣當然明白個中的原因,所以經過一番力爭仍無效之後,他隻好含怒上路,由於心情不好,衛青又不給他派向導,他率領的部隊不幸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

結果,匈奴單於跑掉了沒追上,衛青的大軍撲了個空。回途中,衛青碰到迷路的李廣。衛青揚言要追究責任以呈報天子,命李廣到他的幕府去接受審問,李廣一時悲感交集,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年輕時候起與匈奴大大小小經曆了七十多次戰鬥,這一次有幸跟隨大將軍迎戰單於的直屬部隊,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走迂回遙遠的路,偏又迷失了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年紀六十多了,畢竟不能再受辦案人員的侮辱了!”說完就拔劍自刎而死!

部將們見李廣自殺,齊聲號啕痛哭。消息傳出,軍營陷入一片哭聲中。

消息傳到朝廷,身為郎中的司馬遷聽了,十分悲痛和惋惜。他立即到李府吊唁,向李廣的小兒子李敢和孫子李陵表示深切的慰問,李陵是李廣的長子李當戶的遺腹子,李敢的侄兒。

李廣究竟是三朝老將,對他的後代,漢武帝也不好看薄,便下令任命李敢為郎中令,接替他父親的官位。這樣,李敢成為了司馬遷的頂頭上司,兩人共事十分融洽,自不用說。司馬遷知道,李敢武藝高強,曾以校尉的身份,率領部屬跟隨霍去病襲擊匈奴,親手奪得左賢王軍中的戰旗和戰鼓,殺死許多匈奴兵。因為立下赫赫戰功,武帝封他為關內侯,享受二百戶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