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眾對於防腐劑的認識存在很大誤區,以為東西長時間不壞就是放了防腐劑,但專家表示事實並非如此。那麼,哪些東西裏其實是沒有防腐劑的呢?沒有防腐劑為什麼又不會壞呢?讓專家來為你解惑。
之前出現了一條名為“伊利酸牛奶一年不變質,章丘市民遭遇‘奶堅強’”的新聞。
大多數人對此都表示:“既然牛奶放了這麼久還沒壞,那就一定是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劑”。
但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係副教授範誌紅老師表示,對於防腐劑,大眾都走入了一個誤區。
由於微生物怕幹、怕重口味、怕低溫,因此幹燥、醃製、低溫儲藏的食物即使不放防腐劑也不會腐壞。我們不妨一起來多了解一些防腐劑的相關知識!
事情源於一位章丘市民在家裏發現了一箱13個月前朋友送的伊利紅棗酸牛奶,打開一看,最令人驚奇的是牛奶竟然還沒壞,在太陽下暴曬後也沒有發酵,最後讓狗喝了也沒問題。
這條新聞迅速引起了各大媒體的關注,大家紛紛表示:“牛奶這麼容易壞的東西,怎麼能保鮮一年多都不壞呢?”於是,大眾不約而同憤怒了:“黑心的牛奶生產廠家到底是往食品中放了多少防腐劑?!”
對此,小編向範誌紅老師請教了幾個大眾比較關心的關於防腐劑的問題,經過範老師的回答,小編意識到一個問題:大眾對防腐劑的認識,已經在食品安全的陰影下走入了一個完全的誤區。
作為常識,我們都知道,食物之所以會腐爛,那是因為食物和空氣有接觸,受到空氣的氧化和空氣中微生物的腐蝕作用。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隻要食物能夠一直放在一個絕對無菌無氧的環境裏,它就永遠都不會壞,用範誌紅老師的話來說就是:“食品加工和保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和這些腐敗微生物做鬥爭”。
經過人類的科學研究,我們能夠確定幾件事情:第一,微生物怕幹。作為生物的一種,微生物也逃不開“有了水就有了生命”這樣的定論,隻要處於沒有水的環境中,微生物就無法存活;
第二,微生物怕重口味。所謂“重口味”,就是怕醃製,如果糖、鹽、酒等東西加得多,微生物也受不了高滲透壓;
第三,微生物怕冷。之所以人類要發明冰箱來貯存食物,就是因為人們意識到,東西保存在低溫下不容易壞。
回顧我們的生活就能明白:今年冬天醃製的臘肉,明年還能繼續吃;大米買了半年,隻要不受潮,就不會變質;正宗的蜂蜜,隻要不受潮,放十年八年依然可口如初……說了這些各位看官就能明白:東西不會腐爛不隻是防腐劑的功勞,正確認識微生物並采取有效手段扼殺微生物的生長道路,才是防止食物腐壞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在這裏,小編要先問各位看官一個問題:“你認為方便麵裏有防腐劑嗎?”我想也許95%的人會斬釘截鐵地回答“有”,同樣的問題在小編問了周圍同事朋友20多人以後,唯有一個朋友猶豫地回答說“沒有吧”。
事實說明,“真相掌握在多數人的手中”這句話很多時候也是不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