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投反對票的張東蓀
曆史寬帶
作者:武誌文
張東蓀原名萬田,字東蓀。1886年12月9日出生於浙江杭縣(今杭州市)一個縣官家庭。其父為官清廉勤政,為仕無望轉治學,詩文造詣不凡,對兩個兒子張爾田、張東蓀產生了很大影響。
“反常”
1948年12月24日,麵對尷尬的戰局,傅作義的同鄉老友、辛亥老人侯少白向傅推薦張東蓀、彭澤湘(中國農工民主黨重要領導)作為代表出城與中共談判。後來,毛澤東在頤和園一次會議上,當著許多人的麵豎起大拇指說:“北平和平解放,張先生第一功。”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協籌備會在北平成立,張東蓀以民盟中央常委身份參加;9月21日,新政協第一屆會議開幕,張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10月19日,張被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任命為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這隻是張東蓀在政壇上的曇花一現。“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至理名言,彰顯了其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內涵,在張東蓀身上特別明顯,成為當時世人匪夷所思的“另類”。
1949年9月30日,中國共產黨建國前夕,集合各界各黨派精英人士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576名代表,在這天選舉新政府主席。毛澤東以575票當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次不記名投票中,隻有一票沒有投予毛澤東。投票結果公布後,眾人認為毛澤東謙虛,所以少了一票,但毛澤東是投了自己讚成票的。對此,毛澤東從容地說:“缺一票就缺一票,不管什麼人,都有選不選毛澤東的權利,要尊重事實。”但會後,這件事還是被追查了,民盟秘書長張東蓀被查出。這顯然是不正常的。這個“不正常”是背離時代氛圍和民心所向的。
此前,1949年元月下旬,張東蓀與費孝通、雷潔瓊等人到石家莊西部的西柏坡拜會了毛澤東。會談中,毛澤東對張東蓀的“中間路線”主張和反對外交“一邊倒”的觀點進行了批評,認為包括張氏在內的很多知識分子存在嚴重的“親美”“恐蘇”思想。這次談話讓張東蓀的情緒一度低沉,但並未使他改弦更張,特別是他堅持認為中國要想發展就不能和美國交惡,中國不能充當美蘇兩大國衝突的犧牲品。正是這一“頑固立場”,成為他在政協會議投票時“反常”的原因之一,並為後來發生的“叛國案”埋下了伏筆。
“不可思議”
今看“張東蓀叛國案”,可用“不可思議”一詞——既對其案,亦對其人。
自從與毛澤東因“一邊倒”問題發生爭論以來,張東蓀感到說服中共改變外交方針是不可能的,便本著其一貫堅持的“中間路線”思路,企圖借助個人的聲望,利用民間渠道向美國方麵表示,中國並無與美國對抗的意圖,希望美國不要把戰火燒到中國來。正是在這種心理支持下,當張東蓀碰到了自稱與美國方麵有聯係而實為美國特務的王誌奇(又名王正伯)時,便寄予了很大的期望。1950年初,王從天津來告訴張東蓀,美國決心打第三次世界大戰,並正在進行計劃,張東蓀認為世界局勢果然按他的預想發展了,充滿了焦慮,他對王誌奇說:“能不能把一個意見傳達給美國,就是打起仗來千萬不要打中國,留著中國,且看將來。”在與王誌奇接觸的過程中,為了表示自己的分量,張東蓀拿出了一份政協名單,並將其中認為可與他自己合作的人用筆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