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軟公司的三次飛躍
每次飛躍,都顯示了蓋茨敏銳的眼光和過人的勇氣,表現了他具有領先一步、捷足先登的素質。
在個人電腦發展史上,創業者麵前曾出現過許多非常好的發財機會,可以說,機會麵前人人均等,不同的隻在於:有些人看準了,有些人視而不見;有些人有勇氣捕捉它,其他人則沒有很好地把握它。蓋茨的眼光和勇氣都是高人一等的,每次機會他都很好地把握住了。準確地講,這是他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蓋茨的發展史,你會發現,微軟公司有三次大的飛躍:
微軟公司的第一次飛躍,是捕捉與IBM公司合作的機會,為IBM PC電腦開發操作係統軟件MC-DOS,借助IBM PC電腦的銷售浪潮,使MC-DOS成為市場標準產品,成為每台IBM PC兼容電腦必備的軟件。
微軟公司第二次飛躍,是捕捉與蘋果電腦公司合作的機會,為麥金托什電腦開發圖形顯示界麵的應用軟件,積累經驗,進而為IBM PC兼容電腦開發“Windows”操作係統。“Windows”操作係統也成了市場標準產品,使越來越多的人樂於接受和合作。“Windows”操作係統和MC-DOS操作係統的銷量隨電腦市場規模的急劇擴大而迅速增加。
微軟公司的第三次飛躍,則是捕捉全球電腦網絡迅速蔓延的機會,開發網絡軟件,大大加強“Windows95”的網絡和處理業務功能。同時,該公司廣泛涉足與網絡有關的金融、影視娛樂等行業,在網絡世界中建立一統霸業。
每次飛躍,都顯示了蓋茨敏銳的眼光和過人的勇氣,表現了他具有領先一步、捷足先登的素質。這點,當我們回顧微軟公司與IBM公司合作開發軟件操作係統,以及操作係統創始人基爾代爾驚人地錯失機遇,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在微電腦市場群雄逐鹿、如火如荼的年代,美國東部佛羅裏達州的國際商用機器(IBM)公司有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IBM公司曆史悠久,規模龐大,有“藍色巨人”之稱,每年營業額達到約10億美元。與之相比,美國其他頗具規模的電腦公司如迪吉多、漢尼威爾、康大、寶羅斯、數據公司、王安、斯佩裏隻能算是“七個小矮人”。起初,IBM公司不屑與“七個小矮人”鬥法,後來看到微電腦市場潛力甚大,有取之不盡的財富,該公司就製定了進軍微電腦市場的方案,把這個方案稱為“西洋棋方案”。公司成立了方案委員會,被授權全麵負責個人電腦的生產、程序開發和銷售,同時有權選擇、決定跟IBM公司以外的任何軟件、硬件生產銷售商合作。
在方案委員會搜集得到的材料中,“微軟公司”的名字反複出現,引起他們的關注。他們認真分析,認為微軟公司在軟件行業有一席之地,如欲在將來的電腦市場立足,與微軟公司結盟是一個明智之舉。於是,“西洋棋方案”委員會的領導人親自打電話給蓋茨,問他是否願意洽談合作事宜。蓋茨受寵若驚,求之不得。機會確已來臨,蓋茨雖然並不能一下子看到這個機會後麵蘊涵的全部財富,但他心裏明白:能夠與IBM公司合作是件大好事,如果能說服他們使用自己的軟件,真是妙不可言。
IBM公司確實想使用微軟公司的軟件。不過,電腦軟件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磁盤操作係統;第二類是程序語言;第三類是應用軟件。蓋茨當時引以自豪的隻有BASIC語言,沒有現成的操作係統。當時市場上有一種大受歡迎的CP/M電腦操作係統,是加裏·基爾代爾發明的。基爾代爾同他的妻子麥尤恩共同組建了數據研究公司,專事開發操作係統。他們與蓋茨已經達成了默契,井水不犯河水,你開發你的程序語言,我經營我的操作係統,互不幹涉,各幹各的。
IBM的代表談起,他們聽說有一種頗受歡迎的CP/M操作係統,問蓋茨能否將這種係統賣給IBM,蓋茨一聽,連忙解釋:該係統不是自己的,是基爾代爾的。不過,蓋茨雖然心裏很失落,還是很有紳士風度地表示:願意在IBM和數據公司之間,安排他們會晤。蓋茨打電話給數據研究公司的老板基爾代爾,說為他接到一筆“大生意”,希望他能參與合作,“得好好招待”,然後將電話交給了IBM的代表。他們與基爾代爾約見麵。因此可以說,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使用微軟公司係統的可能性已經幾乎不存在了。雖然蓋茨很想跟IBM公司做這筆大生意,可現在已沒有什麼指望了。然而,是基爾代爾本人拯救了比爾·蓋茨。年近40的基爾代爾從本質上是個醫學學者,在技術開發上,他的確是比爾·蓋茨勢均力敵的一個對手,他可以做得比蓋茨更好!然而,他不如蓋茨那麼精通市場規律之類的東西。他喜歡擺弄計算機,在相當大程度上是滿足智力的好奇。他的所作所為讓人覺得,如果說許多電腦公司的創辦人不具備實業界領袖的形象,那麼,基爾代爾幹脆對此不感興趣。
基爾代爾並沒有把蓋茨的電話放在心上,便外出公幹去了。當IBM公司的代表親自登門拜訪時,出麵接待的隻有基爾代爾的妻子麥尤恩。在談及正題之前,IBM公司的代表拿出一封協議,上麵規定,數據公司對今天會談的任何內容都要保密,並且數據公司在將來任何時候都不得向IBM公司提出法律訴訟,要求麥尤恩答應簽署,然後再談主題。這樣做本來是IBM一貫的做法,可是在有一定商戰經驗的麥尤恩看來,事情沒那麼簡單。她想:在不知道對方的真實意圖前,簽了這份協議,不就很被動了嗎?萬一對方以後據此控製自己公司及其產品不就糟了嗎?她顯出猶豫不決的樣子。IBM公司的代表解釋道:“我公司並非想用這來控製貴公司,隻是為了避免一些無謂的糾葛。過去曾經出現過這樣的事,有些小公司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控告我們剽竊,我們不想為此虛耗時間和精力,沒任何別的意思,請您別介意這項條款。”麥尤恩有些心動,可這時就在旁邊的本公司的法律顧問,勸她不要輕率簽字,恐怕應對協議有所修改,然後再簽。於是,談判進入了僵局。IBM公司的代表對麥尤恩事先懷疑自己動機的做法很惱火,見談判難以進展,便告辭而去。與其在這裏費口舌,不如找別的公司,要知道,想攬這筆大生意者大有人在。
於是,真是天遂人願,機會又一下子回到蓋茨這裏來了。他連忙打電話告訴IBM軟件部的負責人:“你們要的東西我這裏有,感興趣嗎?”對方要求他提交一份可行性報告。於是,微軟公司迅速決定替IBM公司開發操作係統,進軍操作係統領域。1980年11月,微軟公司與IBM簽訂了合同。
從此,微軟公司宛如魚躍龍門,開始大展宏圖了。完全可以說,與IBM的達成協議是微軟公司發展曆程中空前重要的事件。事後談起這件事,蓋茨心中不無在競爭中取勝的快慰。他心裏高興,表麵上卻替基爾代爾惋惜,批評他不該在關鍵時刻不會見IBM代表卻“逃之夭夭”。蓋茨的這種說法在電腦行業可以說是無人不知,耳熟能詳。
在關鍵時刻,基爾代爾為什麼會錯失良機?這一直是個謎。這件事的戲劇性得到許許多多好事者添油加醋的發揮。在揣測基爾代爾居然同這項本世紀“最大一筆生意”失之交臂時,有許多不同的“版本”。有人說,那天上午,基爾代爾坐著他的雙引擎小飛機兜風去了。基爾代爾本人斷然否認這種說法,自稱那天上午之所以外出,確是有另一樁要務亟待處理。而且那天下午3點以前他就趕回家中了,以便同IBM的人會麵。他回家以後,妻子把會談的情況告訴了他。他本人信任IBM公司,以為簽了這份協議也無甚妨礙,隻是自己正在與惠普公司合作,生意很好,勝算在握,IBM公司那邊不理也罷。對失去這次機會,基爾代爾隻是聳了聳肩而已,換個人很可能會主動跟IBM公司聯係,抓得緊的話事情也並非不能挽回,可基爾代爾沒這樣做。他按原計劃,跟夫人到加勒比海度假去了。
具體分析基爾代爾這個人,可知作為一名頗負盛名的海軍教授,基爾代爾從本能上厭惡過多的商業活動而更喜歡深居簡出。他的生活信條是:“幸福比贏更重要”。就像他後來致力於編寫一種認為他的孩子們會喜歡的程序語言IG一樣。大自然、寧靜的海灘、月光、嚴密的計算機思維、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所有這些,才是基爾代爾認為頭等重要的事。
作為一名教授,他不看重與IBM公司的合作可以理解。而作為數據研究公司的老板,這次錯失機遇的後果,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越來越看得清楚。數據研究公司在與“IBM-微軟”同盟的競爭中走向沒落;而比爾·蓋茨則興高采烈,就像當時一本雜誌上所說的,“天上掉下來的最大一塊餡餅,落到了比爾·蓋茨嘴裏。”
2 微軟的初步成功
在公司的創立初期,微軟的大部分員工每天除了有幾個小時供睡眠和吃飯外,他們都把時間放在軟件業上,與軟件同呼吸共命運,對成功充滿了信心。
比爾·蓋茨曾經坦言:“令我們非常吃驚的是,微軟公司從一開始就相當成功。”其實,微軟的成功是和微軟所有員工的辛勤努力分不開的。在公司的創立初期,微軟的大部分員工每天除了有幾個小時供睡眠和吃飯外,他們都把時間放在軟件業上,與軟件同呼吸共命運,對成功充滿了信心。當然,微軟做出的一些成功的商業決定,如將精力集中在Intel8080芯片和將MS-DOS授權給IBM使用,顯然在那個時候,看上去更像是一次賭博。
有時,蓋茨不得不冒很大的危險,與任何一家公司對客戶所能做出的切實可行的許諾相比,微軟的許諾要多得多。為此,他們要比別人付出更大的努力,要工作得更晚,工作得更艱苦,要與任何不可能挑戰。有時蓋茨領導的小組做得非常好,如Intel第一次讓微軟公司編寫軟件時,蓋茨表示可以在5到6天內編好,他們不相信,他們認為需要幾個月時間,結果,微軟愣是花了大約10天的時間完成了這項工作,其中裝配他們的計算機則花了5天的時間。
像那樣讓客戶驚訝的事情總是令蓋茨很高興。蓋茨善於做出一些人們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縱觀微軟的曆史,他們創造了個人計算機的一個又一個神話。開始的時候,很少有人認為PC機會成為主流成功產品,但蓋茨卻促使它成為了可能。剛開始時,人們認為蓋茨的微軟公司不可能為PC機提供高質量的軟件,缺少真正的技術支持,也不可能以低廉的價格向數百萬人提供。但是,他們確實做到了。今天,一些人認為PC技術不夠強,不足以運行高端服務器或者處理複雜的商務運作。微軟也要證明他們錯了。
剛開始時,蓋茨領導的微軟僅僅是個小公司,有著一群聰明的程序員。那時候,微軟公司的辦公室不像個公司,卻像個學院的校園。在這裏,每個員工包括蓋茨對工作都非常隨意,沒有毫無意義的層次之分,任何人隻要有問題,或者設想一個新產品,或者考慮到競爭對手正在做的,他們都會走進比爾·蓋茨的辦公室,坦誠地闡述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微軟公司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不在意他們的程序員如何穿著,或者他們如何組織一個會議。微軟隻關心他們做出的偉大軟件。隻要他們的傑出體現在微軟的產品中,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