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才濟濟的微軟公司
微軟最厲害的地方不在於Windows的壟斷地位,不在於雄厚的資金實力,而在於它聚集了一大批業界的精英人物,並且能讓這些精英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和優勢。
判斷一家公司是否真正興旺、真正有實力,其實隻要看看該公司有多少真正的人才就可以知道答案,微軟最厲害的地方不在於Windows的壟斷地位,不在於雄厚的資金實力,而在於它聚集了一大批業界的精英人物,並且能讓這些精英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和優勢。
在微軟,光圖靈獎獲得者就有3個:托尼·豪、巴特蘭·卡遜、詹姆斯·格雷,他們都是各自研究領域最傑出的專家。微軟在研究與開發方麵的投入力度也是罕見的,它在全球共有4個研究院,兩個在美國,一個在英國,一個在中國,聚集的都是全球E科技領域的頂尖級人才,如中國微軟研究院還有李開複、張亞勤、李勁等都是E領域的華人精英。此外,還有巴爾默這樣的市場行銷高手做總裁兼CEO,集天體物理學家、程序總體設計師和企業管理者於一身的梅爾沃德做CTO,以及激光打印機發明人加雷斯塔克·威瑟、小型機之父戈登·貝爾、前施樂計算中心首席設計師卡克撒切爾、Pixar創始人阿爾維雷·史密斯、Word之父查爾斯·西蒙尼等業界腕級人物。
能吸引這麼多的天才加盟,並把他們管理好,這就足以說明蓋茨超一流的管理能力。實際上,蓋茨最聰明的地方不在於他的技術,也不在於他的市場能力,而是他善於吸引和凝聚眾多天才的力量。就連蓋茨本人也常常感慨:“和一群天才們在一起工作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情啊!”
蓋茨對企業的管理理念就是“讓員工和公司共同致富”,微軟公司工資水平並不是很高,但它會給員工以豐厚的股酬,這樣,員工就能夠把自己和公司聯為一體,能動性自然而然就發揮出來了。世界富翁排行榜上總以微軟人最為耀眼,微軟員工也以百萬富翁多而聞名。
2 網絡式管理
微軟公司的確成功地運用了網絡式組織的概念,作為其管理及溝通的手段。因此,能夠達成網絡式組織的管理優點,即時有效地管理:打破管理上的層級之分,減少和避免了多層管理帶來的問題。
資訊科技進步使得人與人的溝通更加直接與方便。作為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軟件公司,軟微公司的員工和企業文化本身就是和電腦不可分割的。因此,蓋茨可以比其他企業領先一步進入資訊時代,采用電腦網絡作為管理工具。
微軟公司的確成功地運用了網絡式組織的概念,作為其管理及溝通的手段。因此,能夠達成網絡式組織的管理優點,即時有效地管理:打破管理上的層級之分,減少和避免了多層管理帶來的問題。這種管理方式既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缺點”。“優點”是:企業的領導者將自己的想法貫穿始終,使公司營運符合他的計劃。“缺點”是:公司的員工有極大的工作壓力。因此,這是一種相當極端的管理風格。
在員工執行工作時,蓋茨能夠充分授權並給員工自由。
程序編製人員的生活方式,從外表上看,似乎懶散、無序,他們的工作時間是機動自由的,有的人甚至是晚上9點鍾才到辦公室上班,第二天清晨5時下班。他們辦公室裏堆滿了動物標本、金魚的水箱、弓箭等各式各樣的收藏品,這些人衣著隨便、鞋襪不整,生活不拘小節,午餐往往到鄉鎮小酒吧隨隨便便對付一下。一次,有位來訪者問西蒙,為什麼程序編製人員如此隨隨便便。西蒙幹脆地回答道:“因為這對工作有利!”的確不假,“雷德蒙校園”外表看起來寧靜致遠、幽閑自在,然而,在這種氣氛籠罩下的公司內部,卻是生機蓬勃、熱火朝天。比爾·蓋茨之所以給公司營造這樣一種氛圍,顯然他知道這對工作有益而無害。
同時,在微軟公司工作的員工壓力大。微軟公司的管理模式,簡單地說就是“腦力壓榨機”。因為微軟公司現在要做的是領先的創造,壓力刺激了員工的靈感,同時也賦予他們使命感。當然,也有許多人會問,為什麼如此多的微軟公司的員工可以在備受蓋茨先生的壓榨之下,還願意繼續堅持下去呢?
因為,除了微軟公司能夠給予員工較好的薪水和福利待遇之外,它是當今世界軟件產業的龍頭企業。
此外,微軟公司帶領員工一起成長,一起接受挑戰,員工來這裏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此外,也能夠享受領導時代的成就感,和背負科技未來的使命感。
因此,若不是有這樣特殊的環境,比爾的管理方式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尤其是在美國這種自由風氣盛行的國家。體現在蓋茨管理風格上的一個重要的特點便是控製大於授權,蓋茨在管理上事必躬親,讓許多人覺得他頗為集權,工作上的授權,可以使組織保持靈活的彈性,管理上集權控製,又可百分之百地確保目標的達成。兩者協調,必須依靠網絡的溝通。利用電腦網絡,蓋茨可以直接與員工討論或是下達命令,員工也可以通過網絡,來和蓋茨直接溝通,不需要中間的層層傳達,大家都可以很快地知道對方的想法,知道對方想要做些什麼,如此一來可節省公文傳遞的時間,達成工作上的最高效率。這樣可以簡化企業內部的管理結構,使管理更富有成效。蓋茨無疑是掌握了未來管理的“精髓”,因此能夠使組織非常有效率,這也是他管理上的最大特點之一。
這也使得比爾·蓋茨本身的管理方式,獲得了不可磨滅的成就。
3 給員工一個寬鬆的環境
在公司的建築物內,技術景觀無處不在,公司給員工都配上一間辦公室,每間辦公室的窗戶都麵對樹林,把園區周圍的街道都改為微軟大道,再看公司內部,所有的電腦都連成網,可進行內部的電子通信。
幾十年來,微軟公司從一個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小公司,發展壯大到今天上萬人,上萬億資金的帝國企業,但公司的企業文化始終沒有變:當時,蓋茨他們提出的“敬業精神、高效率、創造性、堅忍執著及人員年輕化”,至今還是全公司各類人員的行為準則。
微軟公司的管理哲學多年來一直維持不變。公司信條是:選擇最優秀、最肯幹的人進公司,尊重員工人格,並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讓他們自己證明自己。公司雇用成員不拘於某種成規條件。公司毫不吝嗇地花費大量經費去尋找和挖掘最優秀的人才。
公司為員工創造最適合他們工作的環境。1985年初,蓋茨和謝利決定將微軟公司搬遷至華盛頓州的雷德蒙,以適應事業迅猛發展的需要。公司購進了一所完整的社區公園,麵積足足有260英畝。公司的建設工程開工於1985年4月。整個設計,與其說是一處商業公司,不如說是一座風景優美、名副其實的大學校園。在那裏總共聳立了22座高樓,其總高度相當於一座60層的摩天大樓。整個建築群組成一個X字形,中間有著巨大的空間。辦公樓周圍有池塘、噴水池和一片片綠地,真是片片碧草如茵,條條曲徑通幽,全部建築掩映在翠綠的樹叢之中。
這樣的環境對於微軟公司的員工來說,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微軟公司人事部主任在搬遷到新址時說:“我們有意營造校園般的感覺。”“我們基本上隻選用年輕小夥子,他們很多人沒離開過家,最遠的就是考上大學,而我們的搬遷使他們幾乎橫穿美國。怎樣使他們過得舒坦些?他們未必願意外出或熱衷於各種社交活動。他們不會很輕易地外出結交朋友,又不想參與當地的五花八門的活動,況且,我們公司需要這些年輕人集中地工作,所以,我們想讓他們有個舒適寬鬆的環境,讓他們有歸屬感,這樣的工作氣氛會更感到親切。”
在公司的建築物內,技術景觀無處不在,公司給員工都配上一間辦公室,每間辦公室的窗戶都麵對樹林,把園區周圍的街道都改為微軟大道,再看公司內部,所有的電腦都連成網,可進行內部的電子通信。比爾的辦公室比其他辦公室大一倍。辦公桌上放著一台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生產的AT型個人電腦、一台麥金托什電腦和一台康派克手提電腦。如果有人在園內漫步,一定會認為這是一所大學的校園,而非公司。在垂柳婆娑的“蓋茨湖畔”,兩位程序編寫人員正在玩耍,不遠處,一位亞洲型的婦女,用細棍子靈巧地敲著東方豎琴式的樂器,一位胡子拉碴的吉他手給她伴奏。鬆鼠在樹梢上跑跳、嬉戲,野鴨在草地上休閑、蹣跚地走來走去。偶爾,幾個慢跑者和騎自行車的人從它們邊上經過,也沒有把它們嚇跑。園內高聳的鬆樹林將微軟公司與外界的塵世隔離開,如此寬鬆的環境讓路人敬佩不已,讓員工們更要加倍地為公司努力工作。
微軟公司具有這樣優美舒適的環境,當然,蓋茨對職員的選擇當然要嚴格要求,每個候選人都必須毫不例外地經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測驗和口試,以考核他的知識和分析能力。即使是名牌大學畢業,曆史顯赫,或有名人推薦,也難逃這一關口。長期以來,一直堅持要對程序編製組的每一個候選人親自進行麵試,以便做出是否錄用的最後決定。
他認為:“要把一個優秀的候選人培養成一位優秀的程序編製人員,有許多方式。我們雇用有才能的人,我們可以不知道他們的才能來自何方,我們可以不管這些,但重要的是,他們必須是有才能的。到這裏後,我們可以給他們創造好的環境讓他們的才能發揮出來。”
微軟公司製定了雇員考核評定和提升製度。每年,職工都要經受一次考核,微軟公司對那些對公司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員,實行3種獎勵辦法:加薪、股票選購權和獎金。
微軟公司室外一片閑情逸致,而室內卻顯得忙碌、緊張。員工們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全公司上下左右形成一個群體,像一個大家庭。公司的全體成員身上煥發著蓋茨提倡和崇尚的那種精神——努力勤奮、精益求精,永遠不敗,員工們聚精會神地工作,隻聽到一片電腦鍵盤的敲擊聲,微軟的員工個個孜孜以求,他們懷著對公司的高度奉獻精神。公司為激勵員工們積極工作,在每幢大樓裏設有一個自“7-11”的快餐點,樓內還設有飲料供應點,所有飲料都免費供應。
微軟公司隨著業務發展,機構和人員日益增加、龐大。然而,比爾·蓋茨仍然堅持程序編寫人員必須組成一個小集體進行工作,以便他們的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蓋茨認為,小集體才是工作的正確方式。他說:“當我們開始開發軟件時,我們總共隻有5個人從事這項工作,還包括我在內。今天我們有7個人從事這項工作。最多時,我們投入這項工作的有15人之多。需要協同工作的事情太多,因此,我們不能使太多的人參與同一套軟件的開發工作。”艾倫也讚同這種做法,他認為,這種小組作業是微軟公司一開始就采取的策略。他說:“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時,重要的事情是,一旦發現有可能要開發一種新產品的機會時,一定要指派一個小組去跟蹤追擊。”“我在微軟公司工作時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在各種不同的領域裏都有小組在那裏工作。”
微軟公司的經理們努力爭取掌握市場趨向,並盡力維持同其他電腦公司的良好業務關係。公司力圖能敏銳地覺察到各電腦公司對微軟公司的意見和看法。雷克斯回憶說:“我還記得,當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人來微軟公司訪問時,我們就把麥金托什電腦都藏了起來。我們當時不想讓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人知道我們有那麼多麥金托什電腦。後來,史蒂夫·喬布斯把約翰、斯庫利帶到微軟公司來時,我們又把所有IBM生產的個人電腦都藏起來。”
任何一位到微軟園區參觀的人都會感到,這裏的氣氛與眾不同。這裏的員工心情舒暢,每個人盡職盡責,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能,勤奮、努力、創造已蔚然成風。雖然,公司領導給員工的工作壓力不小,他們所得的工資相對來說也不算高,當然,公司給予的股票選購權可稍有補償。但是,這個公司員工的年流動率隻有10%左右,比其他電腦公司的平均流動率要低得多。這個公司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也大大高於其他公司。微軟公司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不可思議的成功,關鍵是這一切都來自比爾·蓋茨。他的意誌、個性、風格造就了這家公司。
微軟公司的員工和經理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寬鬆的環境中,孜孜不倦地為微軟公司的電腦事業奮鬥著。
4 一手抓工作,一手抓娛樂
微軟員工,尤其是那些程序編製人員工作緊張,有時沒日沒夜地幹,一連幾天沒有休息。因此,他們平時需要以體育活動來平衡他們緊張的腦力勞動。
微軟老總比爾·蓋茨工作上身先士卒,生活上平易近人,哪裏工作最關鍵,哪裏工作最艱難,蓋茨就會出現在哪裏,蓋茨和員工們同甘苦共患難,和大家一起摸爬滾打,大家幾天幾夜不睡眠,他也幾天幾夜不睡眠,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蓋茨每周工作60至80小時,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情。在他的帶動下,全體員工也變成了工作狂。他說過:“這些人,每天都是一邊工作,一邊想著‘我要贏’。故此,在周末工作並不是稀罕的事情。可以說是微軟人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