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低風險投資
蓋茨的投資不少是從長期著眼的,例如投資於阿拉斯加氣體集團公司和舒尼薩爾鋼工業公司。他的投資代理人拉森就把小瀑布投資公司稱為“長期投資者”,“在這個意義上有點像巴菲特”。
蓋茨曾經連續三年穩坐全球首富的地位。但是,新經濟泡沫爆破,使微軟公司股票的價格在2000年下降了63%。蓋茨因而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001年的世界富豪排行榜中喪失了首富地位,他擁有的資產估計損失200多億美元,降至540多億美元,少於擁有650多億美元財產的美國“超市大王”——沃爾瑪公司老板沃爾頓。但是蓋茨並沒有喪失他對新經濟的信心。他的錢財絕大部分仍然是投在微軟公司的股票上。巴菲特素有華爾街“股王”之稱,他的投資對象都是舊經濟部門公司。他在可口可樂公司、吉列剃刀公司和《華盛頓郵報》公司等老大企業都持有大量股票。他從來不投資科技股。去年價格大跌時,一些舊經濟公司相對而言有較佳的表現。巴菲特的投資公司去年確實賺了不少錢,但他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仍然落後於蓋茨。
蓋茨分散投資的理念和做法由來已久。據《亞洲華爾街日報》報道,蓋茨1995年就建立了名為“小瀑布”投資公司,由不大出名但頗有眼光的華爾街經紀人邁克爾·拉森主持。這家設在華盛頓州柯克蘭的公司單單為蓋茨的投資理財服務,主要就是分散和管理蓋茨在舊經濟中的投資。這家公司的運作十分保密,除了法律規定需要公開的項目,其活動的具體情況很少向公眾透露。不過根據已知情況,這家公司的投資組合共值100億美元。這筆資金很大部分是投入債券市場,特別是購買國庫券。在股價下跌時,政府債券的價格往往是由於資金從股市流入而表現穩定甚至上升的,這就可以部分抵消股價下跌所遭受的損失。同樣,小瀑布公司也大量投資於舊經濟中的一些企業,並以投資的“多樣性”和“保守性”聞名。它在這方麵的一個慣用手法是“趁低吸納”,即購買一些價格已經跌到很低的企業股票,等待股價上升時拋出獲利。
在蓋茨對舊經濟部門的投資中,對比較穩健的重工業公司的投資已取得相當好的成績。蓋茨對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的投資也給他帶來豐厚的回報,該公司2002年股價上升約33%。和“股神”巴菲特類似,小瀑布公司也喜歡向公用事業公司投資。美國報刊認為,公用事業股雖然一般說來上漲較慢,但抗跌性則很強,是較穩妥的投資對象。蓋茨通過小瀑布投資公司已擁有渥特爾-泰爾動力公司5.9%的股票。這家設在明尼蘇達州的電力——能源分配公司今年的股票也有所上升。蓋茨對華盛頓州的電力和天然氣公司——阿維斯塔公司以及新墨西哥州的公用服務公司也有投資。
蓋茨的投資不少是從長期著眼的,例如投資於阿拉斯加氣體集團公司和舒尼薩爾鋼工業公司。他的投資代理人拉森就把小瀑布投資公司稱為“長期投資者”,“在這個意義上有點像巴菲特”。令人感興趣的是,小瀑布公司也向醫藥業和生物技術業投資,其例子包括正在研製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的新藥物的埃科斯藥物公司、研製新止痛藥品的公司以及西雅圖基因公司。這些公司是高科技公司,不屬於舊經濟的範疇。據美國報刊分析,小瀑布公司之所以向這些公司投資,一方麵是由於這些公司有廣闊的前景,另一方麵則是“與蓋茨對科學的持久不衰的興趣有關”。
格拉丹特在概括蓋茨的投資戰略時說:“從蓋茨的投資活動學到的應當是:你應該有一個均衡的投資組合。”他說,投資者,哪怕是蓋茨那樣的超級富豪,都不應當把“全部資本押在漲得已很高的科技股上”。這就是說,在樂意投資新經濟股票時,也不能不兼顧舊經濟股票。在股市下跌時,一類股票可能對衝了另一類股票的失利,而在股市全麵上升時,兩類股票可能錦上添花、相得益彰。
2 聘請投資高手
經過專家的打理,這兩個基金的每年捐稅已經超過了名列《財富》500家中的後幾家公司的淨收入。
蓋茨雖然是頂尖級電腦奇才,但在理財的具體操作方麵難免“技不如人”。為了使理財事務不致過多地牽扯自己的精力,蓋茨聘請了“金管家”。1994年,蓋茨在微軟股票之外的財產已超過4億美元時,聘請了年僅33歲的拉森作為他的投資經理,並答應拉森說,如果微軟股價一直上升的話,拉森就可以用更多的錢來進行其他投資。除了至少50億美元的私人投資組合外,拉森還是蓋茨捐資成立的兩個基金的投資管理人,蓋茨對這兩個基金的捐贈是以將自己名下的微軟股份過戶給這兩個基金的方式來進行的。拉森的工作就是將這些股份以最好的價錢售出,並在適當的時候買進債券或其他投資工具來完成這一過程。經過專家的打理,這兩個基金的每年捐稅已經超過了名列《財富》500家中的後幾家公司的淨收入。蓋茨自然也從中大受裨益。
3 節約日常開支
蓋茨認為,不管是富足還是貧窮,一個人隻有當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才有可能事業有成。
在一般人看來,處在世界首富位置上的蓋茨肯定是講究排場與闊氣,但生活中的蓋茨卻並非如此。一次,蓋茨和一位朋友同車前往希爾頓飯店開會,由於去遲了,以致找不到車位。他的朋友建議把車停在飯店的貴客車位,“噢,這可要花12美元,可不是個好價錢。”蓋茨不同意。“我來付。”他的朋友說。“那可不是好主意,”蓋茨堅持道,“他們超值收費”。由於蓋茨的固執,汽車最終沒停放在貴客車位上。還有一年夏天,32位世界級企業家(總資產超過英國一年的國民經濟總收入)舉辦一次“夏日派對”,蓋茨應邀出席這個盛會,身穿的一套服裝,是他在泰國菩提島休假時花了不到10美元買的,還抵不上“歌星”、“影星”幹洗一次衣服所花的錢。到底是什麼原因使蓋茨不願多花幾元錢將車停在貴賓車位和穿普通的衣服呢?原因很簡單,蓋茨作為一位天才的商人深深地懂得花錢應像炒菜放鹽一樣恰到好處。大家都知道鹽的妙用。鹽少了,菜淡而無味;鹽多了,苦鹹難咽。花錢也是一樣,哪怕隻是很少的幾元錢甚至幾分錢也要讓它發揮出最大的效益。生活中也許隻有當一個人缺錢時才真正知道什麼叫節約,而當一個人變得有錢時,可能就找不著北了。蓋茨認為,不管是富足還是貧窮,一個人隻有當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才有可能事業有成。
不誇張地說,時下,這個星球上最有資格、最具實力坐飛機頭等艙的,非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莫屬,可是他卻偏偏要坐二等艙,混同於普通老百姓。這倒不是他有意識地“密切聯係群眾”,也不是故作矯情,其實他的理由很簡單也很樸實:“既然頭等艙同二等艙都在同一時間到達目的地,我何必要坐頭等艙,多花些冤枉錢?”皮爾卡丹、耐克、彪馬這些名牌服裝的老板,那殷勤的眼光分明就是盯著蓋茨們的錢包去的,可是,蓋茨卻很少“領情”,他的裝束經常是一條平常的牛仔褲和一件普通的白襯衣。上次他來清華大學講學,就是這一身打扮,走在街上,跟一個普通人沒什麼兩樣。
蓋茨到底有多少錢,600億,800億,1000億?恐怕他自己也未必清楚,但世界第一卻沒啥疑問。蓋茨賺錢的速度,這麼說吧,就在他彎腰係鞋帶的工夫,賬戶上又添了10萬美金。這麼有錢,卻連頭等艙都不肯坐,蓋茨是不是太“摳門”太“葛朗台”了?說這話可冤枉他了,近年來,他平均每年給公眾事業捐獻10多億美元,而且早已立下遺囑,要把絕大多數遺產捐獻給慈善機構和大學。其實,蓋茨的簡樸務實,隻不過說明他從人生中悟出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炮鳳烹龍,放箸時與齏鹽無異;懸金佩玉,成灰處共瓦礫何殊?”《菜根譚》
蓋茨未必會看過《菜根譚》,但他卻深知,坐頭等艙與坐二等艙,目的地都是一樣,舒服程度差別不大;吃龍蝦魚翅與吃比薩餅漢堡包一樣,最終都要轉化為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穿皮爾卡丹與穿普通衣裝一樣,都無非是遮風蔽雨,隻要舒適幹淨就行,正因為如此,“夜眠八尺,日啖二升,又何須百般計較?”
4 再富不能富孩子
“豪門出敗子”,富家子弟由於在鈔票堆中長大,一輩子不愁吃喝,無憂無慮,容易養成揮金如土、逍遙度日的不良習氣,最終敗家毀業者古今中外不乏其人。
“豪門出敗子”,富家子弟由於在鈔票堆中長大,一輩子不愁吃喝,無憂無慮,容易養成揮金如土、逍遙度日的不良習氣,最終敗家毀業者古今中外不乏其人。基於金錢可能對孩子帶來的傷害,蓋茨同當今世界的許多富人一樣遵循“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則,寧願將錢捐獻給社會也不願多給一分錢讓孩子去揮霍。蓋茨和他的妻子近5年對社會如此慷慨大方,對子女則非常“吝嗇”。蓋茨公開宣布:“我不會給我的繼承人留下很多錢,因為我認為這對他們沒有好處。”
老蓋茨在接受采訪時宣布,比爾·蓋茨計劃捐出他按照當時的計算所擁有的1000多億美元的財產,而隻留給他的孩子每人1000萬美元,捐款主要用來幫助那些遭受艾滋病和疾病困擾的病人。《星期日泰晤士報》援引老蓋茨的話說:“我的兒子因為其財富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偏見和批評,但是我很樂觀,大量捐獻已經證明了我們的慷慨。我們不在乎這些指責。”
給每個孩子留下1000萬,給窮困病人1000億!盡管給每個孩子留下的錢財數額,已經是讓人咋舌的天文數字,但是畢竟隻是他的全部財產的1/10000,而9999/10000都打算送出去!世界首富將要散盡家財?這一報道轟動全球,引起議論紛紛。沒成想,隨後不久,微軟發言人尼爾森就在一份聲明中說“蓋茨夫婦將捐出他們所有財富”的說法,並非出自老蓋茨之口,“蓋茨夫婦曾表示希望將他們的大部分財富回饋社會,但並非如《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報道所述”。
這份聲明指出:“蓋茨夫婦計劃捐出他們大部分財富,但這是個一生的努力,不會立刻發生。他們曾在全球保健和學習等方麵,做出過多次重大捐款,他們將會繼續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