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比爾·蓋茨的個人魅力(1 / 3)

1 開拓創新,勇於登攀

該公司Office產品部副總經理克裏斯·彼得斯說:“我們所做的一切在3年以後將不再有意義。”比爾·蓋茨有一句名言:“微軟距離破產永遠隻有18個月。”

微軟公司成功的事實表明:創造財富的主要力量已不在於機器設備、操作工作、原料,而在於一種更為重要的資源——知識。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裏,自然資源的作用大不如以前,擁有技術、知識的人的智力勞動的作用成為創造財富更為有效的因素,創新成為創造財富的有效途徑。

知識經濟的基礎道德是知識。比爾·蓋茨創立的微軟公司獲得巨大成功的全部奧秘在於:他們將知識作為主要資本從事生產,將研究與開發置於中心地位,保持持續不斷的創新。該公司Office產品部副總經理克裏斯·彼得斯說:“我們所做的一切在3年以後將不再有意義。”比爾·蓋茨有一句名言:“微軟距離破產永遠隻有18個月。”一句話道出了微軟力求創新的經營理念。電腦的壽命是很短的,18個月就要更新換代,而軟件市場也要緊隨著升級,這無疑給軟件企業帶來更加殘酷的競爭。企業為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和提高經濟效益,最有效的戰略之一是新產品代替老產品。產品創新,是開拓、創造新市場的金鑰匙。

為了讓這18個月永遠不光顧微軟公司的大門,比爾·蓋茨形成了無新產品無訂單的思路。這並不是說微軟的產品質量不好,絕對不是。微軟擁有幾百人的全球最優秀的軟件工程師隊伍,這支隊伍,使微軟創造出了偉大的產品,但要繼續發展這些產品使它們不斷創新,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工程師們不斷地革新產品,讓顧客和需求順著他們的思路發展,微軟不斷在市場已有的產品上增加自己的特色,開創新的研究成果。

即使不懂軟件的發展,你隻要讀關於微軟的任何一本書或看幾本商業出版物,就會發現微軟的產品很少是以全新的姿態推出的。在微軟,及時推出顧客可接受的產品比等待時機推出完美的產品更重要,即使是這樣,微軟還是經常錯過市場發布日的最後期限。從1983年11月Comdex發布windows1.0版開始,提前公布一些虛無縹緲的軟件版本就成為微軟的一貫手法。

微軟的這種創新並不單靠技術,它是建立在捍衛微軟的核心產品——操作係統之上的,操作係統仍然是它的搖錢樹,這個行業真正必需的人員數量相對來說並不多,如果你稍微一想就會明白,微軟之所以從事其他產品的開發,是因為早年它在硬件製造商那裏得到了驚人的利潤。微軟必須要用這筆錢來幹點什麼,而從硬件製造商那裏和windows中收獲的現金又使微軟能繼續開發應用係統軟件,並奮起追趕網絡行業和最近剛興起的瀏覽器行業的領先者們。微軟在開拓行業渠道方麵資金充足,這是其他少數大的計算機公司夢寐以求的。

2 與時間賽跑

微軟公司這一次的方法是搶跑。新的計算機做不出來,微軟公司就是白幹了一場。但是,新型計算機做出來了,那誰也別和微軟公司爭了。微軟公司一定是第一。

快速、加速、變速、是這個信息時代的顯著特征。這種重點隻有每個敢於奮起直追的人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把握。

在比爾·蓋茨創業的時候,他們的“8080”似乎還是超乎尋常的,它好像是個新模擬程序合理的候選人。然而到1978年秋天,雷恩和奧裏爾隻好根據英特爾的工程師們寫的說明來搞他們的版本。英特爾的工程師正設計這個芯片。

軟件在硬件的前麵走。這樣做似乎沒有必要。但是在那一個階段,微軟公司內部有一種狂熱的工作氣氛,這種氣氛推動著所有的員工拚命工作。在這後麵有一個叫做比爾·蓋茨的魔鬼,他不斷地催促說:“快點!快點!”

微軟公司實際上在做一次投機冒險。過去搞項目總是等機器出來,然後各路英雄一道衝殺上去,誰做得好做得快,誰就會成功。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很難說誰就一定得第一。

微軟公司這一次的方法是搶跑。新的計算機做不出來,微軟公司就是白幹了一場。但是,新型計算機做出來了,那誰也別和微軟公司爭了。微軟公司一定是第一。

微軟公司的這個決策得到了回報,它又一次掙到了錢。

就在這個月,微軟公司完成了全年100萬的銷售額。精確地說,是135萬美元。他們帶著這個成績,向著在西北綠草如茵的地方出發了。

在途中,比爾·蓋茨訪問了矽穀的計算機製造商。在一條路上,他得到了警察開具的三張超速行駛的罰單,其中兩張是同一天被同一個警察處罰的。他來來去去都開得太快了。他用的是微軟的速度。可惜的是,警察並不理解這種速度的含義和這位“司機”的真實思想,而僅僅看重罰單的權威性。

在節奏快得讓人吐血的社會中,隻有跟得上節奏,立誌於走在時間前麵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比爾·蓋茨的創業成功就證實了這一點。

3 細節決定一切

蓋茨說過,等你有了1億美元時,你就會明白錢不過是一種符號。他看重的仍然是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是簡樸的普通人的品格。

什麼是偉大?不在於你是否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或者你當上了名人、高官、百萬富翁、億萬財閥,甚至“總統”元帥,偉大在於你是否具有諸如勤勞、正直、自律、誠實這些人類的美德,在於你是否真正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了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

比爾·蓋茨做出了偉大的事業,有些人隻看到他擁有的巨富、顯赫的名聲,卻不知道蓋茨本人並不那麼看重這些東西。蓋茨說過,等你有了1億美元時,你就會明白錢不過是一種符號。他看重的仍然是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是簡樸的普通人的品格。有關比爾·蓋茨的傳記介紹說,蓋茨從來不因為錢財而去特意擺闊,他始終保持著他那種隨隨便便、不大講究的特點。人們不時在公司裏、工場裏或機場上看到他穿一條休閑褲、一件開領衫,一雙運動鞋,而且沒有一樣是名牌。已經成為社會名流的蓋茨,喜歡獨來獨往,做事不需要那種前呼後擁、仆從尾隨的派頭。他在回答《花花公子》記者提問時說:“我認為講究派頭並不是一個好的榜樣。一個人如果習慣於享受,他就再也不能像普通人那樣生活。我喜歡生活得跟普通人一樣,這已經足夠了。”

就蓋茨的地位和業績而言,他的工資完全有資格列全美之冠,但實際上隻屬中等偏下。他說,他對於錢總是從不關心,而且也不大在意股票行情的變化。他更關心的是他的工作。這個“世界大腕”最看重的,是他的“本分”,即電腦軟件技術,而對這本分之外的東西,則“不加毫末”。他把自己看作一個技術員,他認為“英雄”是一個很偉大的字眼。

就精神實質來講,被一些人豔羨的大人物比爾·蓋茨,也隻不過是一個平凡的人。至少他自己是這樣看待自己的。

別人看他成就了大事業,而他自己則認為不過是盡了一個技術員的本分。陶行知諷刺那些“居高位如在廳裏掛畫像”的“小人”,把大事也能做小。而真正偉大的人,則能把小事做大,或者在他們看來,隻要有益於世,“本來事業並無大小”。

比爾·蓋茨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並保持著普通人簡樸、勤奮、正直的品格,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比爾·蓋茨勸告青少年學生牢記這幾句話:事情不分大小,都應使出全部精力,做得完美無缺,否則還不如不做。

一個人如能從小養成這樣的好習慣,他的生活將一定過得滿足愉快,無牽無絆。

要想過一種美滿愉快的生活,隻須做事精益求精,力求完善。當一個人把事情處理得順順當當、無牽無掛時,他心裏的愉快,真非筆墨所能形容。那些做事草率疏忽、錯誤多多的人,不但對不起事情,並且對不起自己!

有許多人往往不肯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隻用“足夠了”、“差不多”來搪塞了事。結果因為他們沒有把事業的根基打牢,過不了多久,便像一所不穩定的房屋一樣倒塌了。

失敗最大的禍根,就是從小養成不整潔的習慣。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任何事都做得精益求精、盡善盡美。

1965年,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到西雅圖景嶺學校圖書館幫忙,管理員讓他把已歸還圖書館卻放錯了位的書放回原處。小學生問:“像是當偵探嗎?”管理員說:“那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