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附錄二 比爾·蓋茨、微軟公司和蓋茨夫婦基金會大事記(2 / 3)

1994年推出“因特網探索者”瀏覽器——IE。

蓋茨基金會成立,資金總額達9400萬美元。

1994年美國司法部指控微軟有不正當的銷售活動。

1995年5月26日,比爾·蓋茨給微軟工作人員寫了一封很長的電子郵件備忘錄:“在因特網浪潮高漲中,現在我鄭重宣布,因特網對我們極其重要,生死攸關。在此,我明確指出,每一個業務部門的當務之急都是關注因特網。”微軟啟動了向因特網的戰略大轉移。

1995年8月,微軟推出視窗95和網絡服務(Microsoft Network,簡稱MSN)。

1995年8月21日,聯邦地方法院批準微軟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的“同意判決”,對微軟的經營規定了若幹限製。

1995年11月,比爾·蓋茨出版著作《未來之路》。

1995年比爾·蓋茨和梅琳達以比爾母親瑪麗的名義,捐給華盛頓大學1000萬美元,建立瑪麗·蓋茨獎學金。

1996年4月26日,比爾·蓋茨的女兒珍尼弗·凱瑟琳·蓋茨出生。

1996年7月,MSNBC電視台正式開播。

1997年10月1日,微軟發布IE4.0。

1997年10月19日,美國司法部向聯邦哥倫比亞地方法院遞交了訴狀,指控微軟違背了自己在1995年與美國聯邦政府簽署的關於反托拉斯的“同意協議”。

1997年,蓋茨一家搬進耗資5400萬美元建造、當時尚未竣工的新居。

1997年12月11日,哥倫比亞地方法院初步裁決,駁回司法部要求,但宣布臨時裁定:禁止微軟把免費安裝IE作為電腦製造商申請其視窗操作係統許可的條件。

1998年3月3日,比爾·蓋茨出席由國會參議院一個小組委員會召開關於電腦產業的聽證會,發言並接受質詢。

1998年5月12日,哥倫比亞上訴法院裁定,微軟視窗98不受上述臨時禁令影響。隨後於6月23日終審裁決:哥倫比亞地方法院的禁令是錯誤的,判決微軟無罪。

1998年5月18日,美國司法部與19個州司法部,再次向哥倫比亞地方法院遞交兩份內容相同的訴狀,指控微軟公司違反反壟斷法。

1998年6月25日,微軟發布視窗98。

1998年7月,微軟以攻為守,以“阻撓科技發明、進步”為由,反控美國19個州。

1998年10月19日,“微軟不正當競爭案正式開庭審理。

1999年3月,比爾又一本新著《未來時速》出版。

1999年3月,微軟發布了IE5.0。

1999年5月23日,比爾·蓋茨的兒子羅裏·約翰·蓋茨出生。

1999年11月5日,法官傑克遜對微軟案件做出裁決。他斷言,微軟的行為造成壟斷,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比爾·蓋茨夫婦1999年捐出50億美元。

2000年1月,蓋茨夫婦基金會正式成立,由原蓋茨學習基金會和蓋茨基金會合並而成,現在基金總值達242億美元。

2000年1月13日,比爾·蓋茨宣布:史蒂夫·巴爾默將接替他而成為公司新的首席執行官。巴爾默將負責經管微軟大量的日常運作,這樣比爾就能轉回去從事他最愛的工作:開發新產品。

2000年2月17日,微軟推出Windows2000。

2000年6月7日,傑克遜法官做出最後裁決:微軟利用其在個人電腦操作係統中的壟斷地位,將其IE瀏覽器與視窗操作係統“捆綁銷售”,違反了反托拉斯法。作為懲罰製裁,將微軟一分為二,一個公司經營PC操作係統,另一個公司經營瀏覽器、辦公應用軟件及其他業務,10年內不得重新合並。

2000年6月20日,經司法部與微軟雙方同意案件直接上訴至美國最高法院。

2000年9月26日,最高法院將上訴案退回給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院審理。

2000年11月,在西雅圖市舉行了“幫助第三世界國家使用電腦”研討會,比爾·蓋茨發言:“世界上最貧困的8億人口,最需要的是醫療保健,而不是手提電腦!”

比爾·蓋茨2000年捐出20億美元。

2001年3月,西雅圖遺傳學公司上市,比爾·蓋茨在它上市之前購買了350萬股,占總股數的12%,上市後價值已經達到了24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