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惡莊聯手,散布謠言,指鹿為馬
這類股評家雖屬個別,但給中小投資者卻造成了極壞的影響。一位投資者反映,他看好一隻同時具有西部概念和高科技概念的股票,且持有了相當長一段時間。雖然股價不漲但信心不減。前不久有股評指出,該上市公司主業不清,贏利能力值得懷疑。當時,正好該股股價大幅震蕩,該投資者的信心被動搖了,急忙套現離場,但不想該股從此擺脫盤整局麵,半個月時間從12元漲到18元,這才知道是上了股評的當。
在現今階段,眾多散戶的處境頗為尷尬,一方麵對股評頗不信任,不久前,某報曾對目前的股評狀況作過一次調查,76%的投資者對股評投了不信任票;另一方麵又與股評難舍難分,聽之半信半疑,不聽更是心中沒底惶惶不安。因此,有人提出,股評還是要看的,隻是看股評時應多長幾個心眼。比如,由於股評家的風格各異,有人的文章一味唱多看多,當然在牛市中能賺錢;而處在下降通道中,股民若相信他,就會越買越套。再說,股評家的負責程度也各不一樣,有人責任心強,視中小散戶為“知己”,總是善意提醒、苦口婆心,決不誇大言辭、信口開河;有人則配合莊家機構低位唱空、高位唱多或拉台出貨,充當“打手”,到頭來,獲利的當然是莊家。有的股民幹脆總結出一套反向操作的方法,居然有著意想不到的收獲。如大盤在連續下跌後,在一個相對低位股評一致看空時,說明大多數資金已經離場休息,大盤可能已經見底,此時買進反而安全;反之,在大盤包括個股持續上漲後,大多數股評一致看好時,證明大多數資金已經進場吸納完畢,而當所有的股評都看好後市並指明股指能摸高多少點位時,則有可能是見頂的信號,此時可以說幾乎所有的資金都已滿倉且等待出貨的最佳機會,因此股評家建議買進你偏賣出,一般不會上高位接貨的當。為此,股市上針對股評有一句絕妙的格言:當所有股評都看空時就是入市的大好時機,而當所有的股評都看好後市時就是出貨的最佳機會——這不知是股評的悲哀還是散戶的無奈!
我國現有的政策與法規對於證券投資谘詢機構和個人的資格管理已初成體係,對其行為的管理也漸上正軌,但應當引起投資者注意的是,從業人員取得資格,隻能說明他們具備了為投資者提供谘詢服務的條件,但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谘詢意見就千真萬確的。谘詢機構及其人員的分析、評論和預測隻能起參考作用,投資決策仍然要投資者自己獨立作出。法律保障的隻是谘詢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條件可以向社會提供一定的投資谘詢意見,防止不具備專業技術水平的人員誤導投資者,擾亂市場秩序,但並不能保證其谘詢意見的準確性。如果我們因此就對證券投資谘詢人員一百個放心,一千個信任,那既是幼稚的,也是危險的。在2000年網絡股的狂炒中,一些證券投資人員不負責任的煽風點火,尤其是對一些暴炒的個股推波助瀾,許多輕信和盲從的股民深受其害,其教訓就相當深刻。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股評對中小散戶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麵,又有消極的一麵,既有正麵效應,又有負麵效應。這除了市場大環境尚需進一步規範和完善、證券谘詢業從業人員需要提高業務水平和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培養、法律法規要嚴懲與莊家勾結誤導投資者的行為外,最為重要的還是投資者自己提高辨別能力與分析能力。投資者的盈虧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隻有自己負責,無論政府還是股評人士都不可能最終地負責。換句話說,你的贏利別人不能分享,你的虧損同樣不可能由別人分擔。因此,投資者個人需要不斷加強學習證券知識和提高投資技巧,需要認真研究宏觀形勢與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對股評要采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去弊留利、去害得益的態度,客觀分析,理性對待,切忌一味地迷信股評,依賴股評。在某種意義上,投資者的收益正是對自己潛心學習和研究的回報。
題材炒作藏陷阱
寫文章注重題材,而中國股市更加看重題材。有題材,股票就漲,股市就活。因此找題材就成了莊家、股民與上市公司共同的任務。打開電視,翻開報紙,走進證券營業廳,我們無一例外地看到,股評家議論得最多的是題材,股民們關注得最多的也是題材。在中國股市,題材股就等於黑馬股,已成為莊家與散戶的共識。
不過這找題材的工作,遠沒有筆者之類的文人寫文章著書挖掘題材那樣難。因為在股市,所謂的題材,往往並不需要去挖去找,而是既可以從現成的“題材庫”裏拿,也可以自己創造。從題材庫裏拿的,自然都是長盛不衰的題材,諸如業績題材、重組題材、科技題材等,自己創造的,則可以憑自己的喜好與需要,結合具體的實際進行大膽的想象,諸如“回歸”題材、領袖家鄉題材、回購題材、扭虧為盈題材、國有股減持題材、增發新股題材、申奧題材等等。水平高的,一隻股可以挖掘出三五種題材來,如網絡題材+西部開發題材+生物製藥題材+“三無”概念+扭虧為盈+……
其實,所謂題材或者概念,不管說得如何冠冕堂皇,吹得如何天花亂墜,說穿了,都無非是輿論為即將被炒或正在炒作的股票製造的借口;而題材或者概念的炒作,就是以炒作一隻或多隻股票為借口,用以激發市場人氣。有些題材具有實質的內容,有些題材則純粹是空穴來風,甚至是刻意散布的謠言。
一般來說,當一些機構大戶要炒作某些股票或已做好炒作準備時,他們就會利用宣傳工具為這些被炒的股票找出一些理由,或者為某些個股套上“某某概念”的花環,或者給某一板塊貼上“某某題材”的標簽,而後大炒特炒,從而引起散戶的注意和興趣。當散戶終於按捺不住而踴躍跟進抬高了股價時,題材與概念的發明者便順利出貨,從而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因此,題材和概念往往是引人上鉤的誘餌,跟風炒作者大都難以逃脫高位套牢的命運,即使在某一兩次跑贏了莊家,但總的來說,還是輸多贏少。特別是在股市的橫盤整理階段,由於人心思漲,一些機構大戶為了牟利的需要,或為了解套的需要,就必須拉高股價以便出貨。為了達到吸引散戶跟風接貨的目的,機構大戶常常製造出一些題材或者概念,從而讓他人相信這些股票上漲的必然性。一些受雇傭的股評人士也跟著大肆宣傳題材和概念的作用與影響,以此誤導股民。翻開中外股市,我們不難看到,題材或者概念泛濫之日,往往也是散戶高位套牢之時。
中國證券市場最突出的不成熟,就是有實力的資金,可以借題材與概念對某隻或者某些股票不顧任何投資理念的狂炒。投資者不相信吧,股價一天一天地往上推;相信吧,他們把貨一扔給你,股價便狂瀉不止。許多沒有經驗的中小投資者就是在這種先猶豫後心動再跟風的過程中,跌入了主力莊家精心設置的陷阱之中。因此我們在這裏以股民深刻的教訓提醒廣大投資者,對於那些炙手可熱的題材,我們千萬要保持謹慎的態度。不管這些題材如何五光十色,如何絢麗燦爛,但它終究隻是莊家操縱股市的借口,是市場各方攪起的一堆肥皂泡。跟風炒作,固然有贏利的機會,但卻要麵臨更多更大的風險。如果沒有一定的經驗,沒有較好的把握,最好還是避開一點好。雖然看著有題材的股票天天上漲心有不甘,但踏空畢竟比套牢好。即使短時參與一些題材的炒作,也一定要把握快進快出的原則,賺一把就走,千萬不要受市場氣氛的影響,不要相信股評的什麼目標位,什麼上漲空間。事實上,當題材炒得最熱、股評吹得最凶、股市裏又人氣最旺的時候,往往就是莊家出貨的時候。如果你再不抽身出來,等待你的必然是套牢的繩索。過去炒作浦東概念股是這樣,後來炒作網絡股、鋼鐵股也是這樣,將來不管炒作什麼題材什麼股票也同樣會是這樣。不汲取曆史教訓的人,必然會被曆史“教訓”!
惡炒“延中”害慘了我
老劉是長沙市一個頗有名氣的酒店老板,生意做得很紅火,但在炒股方麵卻一塌糊塗。他說,1993年他一入市,就虧了6萬多元,到現在都還沒有彌補回來。我問他:“聽說你當時投入的資金量並不多,怎麼會虧這麼多的呢?”他不好意思地說:“嗨,都是給‘延中’害的,當時我什麼也不懂,跟人瞎起哄去炒什麼購並題材,結果一進去就套了個正著,怎麼不虧損呢?”雖然事隔七八年,但說起當時的情形,老劉仍然是記憶猶新——
說到炒股票,首先還得說我下海。1992年,全國掀起下海熱,我以前所在的局裏也動員幹部下海經商,正好當時局裏有一個臨街門麵,以前租給別人做南貨日雜生意,收入很少,我便承包下來開了一家酒店,生意竟是出乎意料的好。一年下來不僅還清了開業時的借款,還淨賺了10多萬元。開酒店雖然囉嗦、麻煩,但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與外界接觸多。來吃飯的人形形色色,有當官的,有做生意的,有闊的,有窮的,三教九流,無人不有。這些人雖然都難得侍候,但我也能從中結識許多人,了解許多信息。我進入股市就是受我客人影響的。在距我酒店不遠的地方,有一家證券營業部。由於我對股票這玩藝一點都不懂,因此雖然隔得近,我卻從來都沒有去過。但在來我的酒店經常吃飯的人中,卻有幾個鐵杆股民。他們一賺了錢,就來我店裏吃飯慶賀。每次聽他們談股票談得那樣眉飛色舞,不禁也來了一點興趣,偶爾也向他們打聽一些股票的事情。他們見我對股票有點動心,便說現在行情不錯,你怎麼不到股市裏去碰碰運氣?股市裏賺錢可不像你這酒店賺錢,來得快多了,一年翻幾番也不稀奇。
與他們接觸多了,也了解了一些股市的事情,知道炒股票不像開酒店辦實業這樣的投資,見效慢,收益低,而炒股票隻要選中了股票,價格就可以成倍地翻番。不過,他們也告訴我,炒股票收益大,風險也大,股票沒有選中,時機沒有把握好,也有可能虧得你血本無歸。而我這人別的沒有什麼能耐,就是膽子大,別人不敢幹的事情我卻敢幹。那年動員幹部下海經商,別人都不敢冒險,我心一橫就開了這酒店,結果我發了財,而那些還在機關裏的同事卻依然一事無成。既然股市裏有這樣好的機會,我怎麼不去試一試呢?再說正好我手頭存了10多萬元錢,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放到股市裏去碰碰運氣。這樣想著,我便於1993年8月進入了股市。當時股市正是陰跌後出現反彈,那幾個股友告訴我說是又一輪牛市來了。我將信將疑地跟著他們進了幾隻股票,沒有想到“股運”不行,進去就套,幸好我隻投入了少量的資金,隻當是交學費,因此也沒有什麼在意,套著就套著,平時基本上都是呆在酒店裏料理生意,很少到股市裏去,反正去也沒用,因為大盤不景氣,個股也是跌多漲少。
10月6日中午,很久沒有來我酒店來吃飯的幾個股民又來了,他們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進門就問我買“延中實業”沒有?我說我很久沒有進股市了,還是以前進的幾隻股,沒有進新股。他們說,你這是炒什麼股?現在“延中實業”漲得發瘋了,你還有耐心守在這小酒店裏!我說現在行情並不好,幹嗎“延中實業”那樣漲呢?他們說:“有購並題材呀!你不知道?‘寶安’要收購‘延中’!”我說這一家公司落得要被別人收購的地步了,難道還是好事?他們說:“看來你這是真不懂,簡單地跟你說吧,‘寶安’要收購,就要出高價,‘延中’不想被人收購,就也要出高價來反收購。這你一爭來我一爭去,股價不就漲起來了?你沒聽說香港有隻股票由於收購與反收購使得股價漲到了100多港元?”
經他們這樣一說,我才知道自己炒股太閉塞了,股市發生了這樣大的事都不知道。於是,中飯後,我便同他們一起來到了證券營業部,隻見裏麵擠得水泄不通,與前幾天門可羅雀的情形大不一樣。剛踏進大門,便聽見大廳裏爆發一陣歡呼聲,許多人還鼓起了掌。一位並不認識的股民用手指著大盤對我說:“你進‘延中實業’沒有?現在這隻股票漲瘋了,昨天早晨開盤時才8.60元,現在漲到20元了,看來它還會漲,有錢的快進!”我一看,果然,每隔幾分鍾,大屏幕上隻要一出現“延中實業”,人們就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聲,毫無疑問,那家夥又上漲啦!“延中實業”就像吃了什麼仙藥,其他股票都在下跌,惟有它卻是一個勁地往上漲。大廳裏的股民都被這隻股票吸引住了,紛紛拋掉其他股票進“延中實業”,那幾位股友也勸我快進,說遲一分鍾就貴幾角,並肯定地說,今天“延中實業”達到二十二三元沒有問題。要說,我的膽子並不小,但我還是有點猶豫。昨天早上才8元多的股票,一天時間便漲了一倍半,這太不可思議了,再收購也犯不著這樣漲呀!再說,已經漲到這個地步了,還能漲到哪兒去呢?誰知,就在我猶豫之中,“延中實業”的股價果然衝過了21.90元,讓我目瞪口呆。我不禁後悔了,如果昨天上午來買進這隻股票,現在便有了160%以上的贏利,做什麼生意有這樣高的回報?我賬上現在還存了10多萬元錢,要是今天早上買進了它,現在差不多翻一番半了?我那小酒店生意再不錯,但一年忙到頭,也就賺個十來萬,你知道那有多麻煩?客人來了你要小心服伺,工商稅務來了你要小心打點,一個環節不慎,就砸了鍋。看來這炒股就是要膽子大,不像做其他生意,要考慮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