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花招也要防
買股票就是買股票背後的公司,這是西方證券市場投資者最基本的投資理念。美國股市奇才、富可敵國的巴菲特總結自己股海傳奇的經驗便是一句話:“永遠隻買你寧可跑好幾條街,都非買這家公司產品不可的這家公司的股票。”洛克菲勒也特別強調,投資價值取決於公司的贏利能力與成長性。
與此形成明顯對照的是,中國股民卻大都忽視上市公司的基本素質與經營狀況,而隻注重股票在二級市場的表現。相當多的股民購買股票,並沒有認真研究與分析過上市公司的情況,有的連年報、中報都沒有看過,而主要憑股評家的推薦、憑自己的感覺、憑五花八門的消息來決定股票的買進與賣出。他們看重的是有沒有莊家介入,有沒有炒作題材,至於公司虧得資不抵債也好,纏上一身的官司也好,對於他們來說,都無需過問。如此投資理念的存在,雖然在一定時期或者某一股票上可以使少數人暫時獲取部分的投機收益,但更多的人在更多的時候卻會因此跌進某些上市公司設置的形形色色的陷阱與圈套之中。君不見,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可以偽裝成一家績優公司推上股市,從股民口袋裏騙錢;一家連年虧損的公司,可以信誓旦旦地胡吹出數億元的利潤,把十萬股民推進無底的深淵;該披露的信息不披露,無中生有的信息卻四處張揚;沒有利潤偽造利潤,沒有收益通過交聯交易製造收益……一些上市公司弄虛作假、坑蒙拐騙已達到了恣意妄為、肆無忌憚的地步。為了從股民口袋裏撈錢騙錢,他們什麼樣的花招都可以用,什麼樣的手段都敢使。如果股民們不擦亮眼睛,以為上市的都是好公司,公告的都是真信息,那就極易跌進某些上市公司弄虛作假的陷阱之中。
縱觀近幾年中國證監會查處的上市公司違規現象,我們不難發現,當前上市公司違法違規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欺騙上市的前仆後繼,虛報利潤的屢禁不止,關聯交易的黑幕重重……3年來,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的違規案件就達100多起,是1992—1995年的5倍以上。有這麼多坑人的陷阱,騙人的圈套,作為股民又怎麼能麻痹大意,輕舉妄動呢?隻看到股票的漲漲跌跌,卻不注意背後公司的真實狀況,那就會出現被人賣了你還在給人家數錢的悲劇。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不足為奇。即使在西方成熟的證券市場,欺詐行為也無法完全杜絕。我們固然需要采用行政的、經濟的、法律的手段嚴厲打擊證券市場的違法違規現象,保護股民的合法權益,但幻想在較短的時間裏便徹底杜絕證券市場的違法違規現象,顯然也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每一個股民增強風險防範意識,提高分析與辨別能力,真正根據上市公司的成長性與贏利能力選擇股票,並盡量避開那些或者欺騙上市的股票,或者股權糾纏不清的股票,或者官司纏身的股票,或者靠關聯交易維持生計的股票……
“瓊民源”氣死了我的舅舅
聽說我要寫一本關於股民炒股教訓的書,我大學時的一位同學打來電話對我說,1997年他舅舅因為聽信了“瓊民源”披露的虛假信息,以為這是一隻業績優良的黑馬股,便傾盡所有投入8萬多元資金買了3000多股“瓊民源”,結果遭遇股票停牌,8萬多元血汗錢被鎖定,舅舅因此抑鬱成疾,最後去世。他不無激動地說:“你說說看,這到底是‘瓊民源’弄虛作假的責任還是我舅舅輕信盲從的教訓呢?”以下便是這位同學的介紹——
我舅舅是搞行政工作的,以前從來沒有涉足過股市。1996年退休後,在鄰居們的影響下他進入了股市。當時正碰上大牛市,結果進去一個回合,便賺了幾千元。這把他高興得不得了,認為這炒股有刺激,也有賺頭。由於當時舅舅是初入市,膽子特別小,賺錢後他便連忙拋空了全部股票,因此躲過了12月份的大跌。這尤其讓舅舅感到他是炒股的料。
進入1997年後,以“四川長虹”和“深發展”為代表的績優板塊和高科技板塊強勁上升,股市重新走強,步入了一個升勢淩厲的斜率為45度的上升通道。舅舅想,隻怕是又一輪牛市來了,聽人說這股市每年有一兩次行情,也許這是今年牛市啟動了,於是心裏癢癢的,信心百倍地準備參與新一輪牛市的炒作。
正在他不知進什麼股票時,1997年1月22日,“瓊民源”率先公布1996年年報。這份被冠以“閃亮登場”的年報中赫然列出:每股收益0.867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290.68倍;分配方案為每10股送轉9.8股。年報既出,市場無不震撼,股價當即創出26.18元的新高。一時間,股市裏歡呼者有之,頓足者有之,恨無慧眼者更是將手心捏出了汗。我舅舅是新股民,對“瓊民源”不是很了解,聽人說這隻股票以前是深市裏一隻效益不好、股性不活的垃圾股,1995年,“瓊民源”每股收益不足一厘錢,其淨資產受益率僅0.03%,已瀕臨破產。因此,在1996年4月以前,“瓊民源”的股價僅在2元左右。但就在絕大多數股民瞧不起這隻垃圾股的時候,“瓊民源”在1996年先後推出了10送1轉增2股的分紅方案,發布了接管北京凱奇通信總公司的董事會公告,標誌“瓊民源”“快速邁進信息通訊高科技領域,加快國際化進程”。當年10月22日,股東大會決議通過授權公司董事長與新加坡科技有限公司簽署雙方建立國際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有關協議等,由此,“瓊民源”從一隻無人光顧的垃圾股一躍而成為備受人們追捧的績優股,不到5個月的時間,其股價翻了4個跟頭。而現在,“瓊民源”又推出如此顯赫的年報,“瓊民源”立即成為全體股民關注的焦點。當時,有人稱“瓊民源”為“九五計劃第一股”,有人說它是“牛年投資首選股”。在“瓊民源”衝過24元之後,許多文章都還在稱其“物超所值”,依據是“‘瓊民源’股價目前仍處於發現期和啟動期,未來空間更趨廣闊”,“堅持買進,持有……”有的股評家更是推出1997年的擇股口號:“買民源、捂民源,全年追蹤瓊民源。”這口號曾響徹一時,讓舅舅也不禁為之心動。
要說,我舅舅對投資“瓊民源”還是比較慎重的。他聽了股評家們的推薦和輿論的宣傳後,並沒有馬上介入,而是專門找來“瓊民源”的有關資料進行了一番研究。最終讓舅舅下決心投資“瓊民源”的,是他看了該公司1996年的年報後。這份一直夾在舅舅專門做的資料夾裏的年報稱:“1996年,在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初見成效的大好形勢下,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利潤5.7億元,超額9.5倍完成了股東大會確定的全年6030萬元的利潤計劃。公司通過接管北京凱奇通信公司,進入了高科技通信領域並跨入國際化的行列。房地產開發也取得豐碩成果,開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並為今後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1994年,這家公司股票每股收益下降到0.001元,幾乎為零,但1996年,卻創造了0.87元的奇跡!舅舅想,我不買這樣的股票要買什麼?!
1月27日,“瓊民源”牢牢地站在23元以上,一度摸高24元。我舅舅認為,這隻股票肯定還會有更大的上漲空間,於是把家裏所有的積蓄和股東賬戶上的所有資金共8萬多元,全部以每股23.52元的價格買進了3400股“瓊民源”。
按計劃,“瓊民源”定於1997年2月28日下午3時在海口召開股東大會,1996年的分紅方案也將在這次會上討論。根據以往的經驗,許多股民都認為這一天將是入貨的良機。誰知2月28日上午剛一開盤,“瓊民源”即跳空0.42元以24.8元低開,而後徐徐上衝,最高的時候達到26元,瞬間,數十萬股的大拋單傾巢而出,股價節節盤下,不到20分鍾,一下子跌到23元左右,不一會兒,這隻股票莫名其妙地停止了交易。半個小時之後,這隻股票又恢複交易,但股價上升的動力已明顯減弱,且成交量放得非常大。舅舅對這種現象也感到奇怪,但沒有驚慌,因為這時候股價仍然在他的買入價之上。他相信,有如此好的業績,這隻股票沒有不漲的道理。然而在11時左右,“瓊民源”已被打至跌停板。當天,這隻股票在23.49元的價格上收市。但舅舅仍沒有把它當回事,以為第二天還會繼續上衝,甚至再創新高,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已得知內幕消息的莊家已經出逃,把一個已經燒紅了的煤球拋給了他們這些不知深淺的中小投資者。
2月29日,舅舅早早地來到股市,大盤一開盤,就在大屏幕上搜尋“瓊民源”。過了好久,才發現它已停止交易。他連忙去問股友,這才知道這家公司因為在年報中弄虛作假,被證監會停牌。果然,當天出的報紙都發布消息稱,“為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瓊民源”向深交所申請停牌,以便上級單位核查有關情況。3月5日,各主要報紙正式披露了“瓊民源年報涉嫌違反會計製度,有關部門將對其進行調查核實”的消息,“瓊民源”也由此正式宣布停牌。
停牌,這就意味著股票停止交易。隻聽說股價有漲有跌,哪知道這股票還有停牌的。舅舅一下子急了,他們全家辛辛苦苦積攢了8萬多元,難道就這樣成了死錢?他不相信這個道理,跑到證券交易部門去進行交涉。工作人員雖然對他表示同情,但是愛莫能助。由於在舅舅入市炒股前,舅媽就是堅決反對的,說他們年紀這樣大了,隻想過個安穩日子,不願去冒那個風險。但舅舅對她說,他一年隻炒兩輪,賺點錢貼補生活費用。現在錢沒有賺到,還把七八萬元血汗錢凍結在股市裏,聽說是判了“無期徒刑”,不知道什麼時候解凍。這樣,舅媽不免埋怨、責備舅舅,舅舅有苦說不出,隻好悶在心裏。那一段時間,他每天都要跑到證券交易所去,問什麼時候恢複交易,每次回來都是垂頭喪氣。晚上舅舅守著看電視,聽廣播,打探“瓊民源”的消息,但傳來的都是壞消息。據證監會調查,“瓊民源”1996年年報中所稱的5.71億元利潤中,居然有5.66億是虛構的,並且虛增了6.57億元資本公積金。1998年11月12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瓊民源公司董事長馬玉和因犯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罪,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馬玉和等人鋃鐺入獄,罪有應得;但作為受害者的“瓊民源”股民卻沒有因此得到解放。他們不僅沒有得到分毫的賠償,反而還要繼續替違法違規者承擔停牌的責任。舅舅想,造假者都判了刑,但股票交易還沒有恢複,看來沒有什麼希望了,因此有一段時間他把自己關在家裏閉門不出,茶飯不思,一想到七八萬元血汗錢沒有了,就心痛不已,身體也大不如前。1998年12月15日的晚上,舅舅突發心肌梗塞,臨死前一句話都沒有來得及說,便去世了。
舅媽說,舅舅是被“瓊民源”氣死的,因此她恨死了股票,連舅舅的股東賬戶都不願留在家裏,交給了我處理。非常滑稽的是,1999年7月12日,舅舅的3400股“瓊民源”被換成3400股“中關村”股票,上市後其股價不僅沒有似人們擔心的大跌,而是大漲,由停牌時的23.49元升值為以37元開盤,最高摸至38元。我雖然炒股已有幾年的曆史,但對這樣一隻弄虛作假違規違法的股票換個名字上市後不但不跌反而大漲10多元一點都看不懂,生怕又是什麼陷阱,於是連忙在回落到34.8元時將奪去了舅舅生命的3400股過去的“瓊民源”現在的“中關村”全部拋掉了。回家後跟舅媽一算賬,居然還賺了2.7萬元。舅媽聽了,眼淚嘩嘩地往下流,對著舅舅的遺像說:“老頭子,你的股票解套了,賺錢了……”第二天,我拿到交割單後,便同舅媽來到舅舅的墓前,將交割單念一遍後焚燒。但願舅舅九泉之下能知道他的股票居然還有翻身賺錢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