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啊等,股價仍不遂你願。眼看投進的1萬元變成了9000元、8000元、7000元,心裏開始著急了。這時家人埋怨,討債上門,更讓人難受起來。而現在股友也好,股評人士也好,都還在說要跌到什麼什麼點,這不會更慘?於是便動了“斬念”,回家勸家人同意,忍著沉痛的心情,含淚拋掉,賠了大半。
斬也斬了,股價還在跌,正暗自慶幸,忽然又見漲了。此時,原來死捂的人總算等來了良機,於是急匆匆出手。但剛賣完了又見漲了,行情不斷看好,種種“好消息”頻頻入耳,股評家們又發出了攻占新高地的呐喊。於是,擋不住誘惑又跟進去。還真幸運,買進賺了,再買進又賺了,於是在貪心的驅使下,集中資金全線投入,甚至再借錢放大進量。可惜的是,股市又到頭了,容不得你抽身溜出,又被套得緊緊的。
如此周而複始,不斷循環,這就是股市!
從這些慘痛的教訓中,使我們感到,在股市裏,你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心態,絕對不要太衝動,不要以一時的漲而欣喜若狂,盲目樂觀,否則在牛市中你也有可能在高位被套而數年不解;也不要以一時的跌而悲觀失望,灰心喪氣,否則你次次都是在地板價上割肉。既是投資,便要明白冷靜是投資的最大技巧,入市時要冷靜,出貨時也要冷靜。正如股諺所說“耐性是製勝之道”一樣,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收手也收手,這是投資成功的一大保證。
投資分析專家認為,投資者要在股市中獲得利益,首先就要改變這種容易衝動、草率從事的習慣,要既冷靜不急躁,又果斷不失去機會。有人概括說,炒股致勝,首先要有鷹一樣的犀利目光,盯住幾隻股票,密切注意其變化;然後像餓虎撲食一樣在低價區吃飽吃足;最後像狐狸一樣狡猾地在高價區一走了之;還要像蛇一樣忍饑受餓蟄伏數日甚至數月不動以待新機會的來臨。
股市機會稍縱即逝
我們說,炒股不能太貪心,該拋的時候一定要拋;炒股也不能太衝動,不能盲目追漲殺跌,但炒股也不能過於膽小怕事,過於謹小慎微。因為股市變化多端,許多機會稍縱即逝,如果時時畏縮不前,事事猶猶豫豫,那也無法成為股市的贏家。小錢就有這方麵的深刻教訓。
小錢是某機關單位的一名文書檔案員,機關工作的特點與檔案管理工作的性質,養成了她認真細致的作風與謹小慎微的性格,這是她為人處事的一大優點,但也是她炒股的一大弱點。
2000年初,以“上海梅林”、“海虹控股”、“綜藝股份”為代表的網絡股出現飆漲行情,凡屬與“網”有一定關係的股票都在翻跟頭一樣地往上漲,而不論這是真“網”還是假“網”,是大“網”還是小“網”。以小錢的性格,她當然不會像其他許多股民一樣不分青紅皂白地衝進網絡股的熱潮裏,因為她知道現在再去追這些已經炒得過熱了的網絡股風險太大,搞得不好就接了莊家扔過來的燙手山芋。但她又不願放棄這次網絡股機會,於是她對上市公司的資料進行了認真分析,最後竟意外地發現有一隻被市場忽視的股票正在悄悄地進入寬帶網領域。大多數人隻盯著那些喊得凶、漲得猛的所謂網絡股上,對這隻真正實實在在著手從事寬帶網開發的股票卻沒有引起重視,以致這隻股票不僅沒有被市場炒作,反而處於下跌狀態。對於股民來說,要說潛力股,這才是真正的潛力股。這隻股票便是“廣州控股”。這是一隻業績優良的股票,每股收益1997年0.548元,1998年0.437元,1999年0.442元。有寬帶網這樣一個當前最有炒作性的題材作背景,又有較好的業績作支撐,該股理應成為市場的黑馬股,但事實上該股從1999年以來一直處於下跌狀態,1999年初尚有14元,現在則隻有11元了。要說,小錢此時介入正是好時機,但她卻沒有這樣做,一則是她認為該股的寬帶網開發尚無明顯實效,想等形勢明朗後再說;二則是她一心想買個便宜價,想等它再跌一點後再買,比如跌到10元再買,以降低成本。但後來該股真的跌到10元了,她又想跌到9元再買;真的跌到了9元了,她又想跌到8元時再買……就在小錢的猶豫之中,該股卻於2月中旬突然大幅拉升,9元、10元、11元,幾天後便衝到了12元左右。這時小錢及時介入還有機會,但她認為9元的時候沒有買,現在漲到12元了再買,豈不太吃虧了?也許該股還會下調洗盤,到那時候再進不遲。哪知道此股從此一漲不回頭,很快漲到14元、15元,不到一個月時間便漲到了18元,翻了一番。看著那每天上漲的股價,小錢隻能是幹著急。
人非聖賢,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沒有失誤,關鍵是要能從失誤中汲取教訓。但小錢卻沒有認識到自己這種猶豫不決的毛病對炒股是如何的不利,以致不久後她又重蹈覆轍,再次丟掉了一個賺錢的機會。
那是2000年3月,小錢從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說是目前我國的自來水價格偏低,明顯不符合價值規律,因此政府準備大幅度提高水價。如果是一般人,看了這則消息,最多是擔心以後每月要增加多少開支,但小錢作為一個股民,卻敏銳地認識到,那些生產自來水的上市公司必然受益,相應的股票則必然上漲。於是,她翻出自己精心整理後保存的資料,查出水價提高受益的上市公司,最後確定“原水股份”最有升值潛力。這一方麵是該股屬於公用事業類股票,主要經營自來水供應,業績穩定,另一方麵則是該股目前價位不高。1999年5·19行情後,其他股票都在上漲,但“原水股份”卻反而從9元一路下跌,尤其是進入2000年後,絕大多數股票都有相當大的漲幅,但“原水股份”依然跌勢不改,目前的價位僅7.80元左右,明顯處於低估的狀態。按說,小錢的分析是非常透徹也非常準確的,但她卻沒有立即買入股票,而是在等待機會,一心想買個最低價。但該股跌到7元了她也沒有買,認為還可以看一看再說。這樣又拖了兩個月,到2000年5月,該股跌到了6.70元左右已經明顯的跌不下去了,小錢還是沒有買,因為她查出該股的曆史最低價是5元,怕該股還會下跌。就在該股已經停止下跌開始盤整向上了,小錢仍然沒有買,認為現在還不會就此盤整上去,還會要洗一兩次盤。這樣又耽誤了一個多月,到7月份,該股便開始啟動,不到半個月即漲到了10元左右。這時小錢才急了,追進去有風險,不追進去又隻能看著自己選中的股票一個勁地往上漲幹著急,那種心情與自己買了股票往下跌一樣的痛苦。到8月份,“原水股份”即漲到了12元左右,接近翻了一番。小錢又白白地失去了一個賺錢的機會。
點評
一貪二怕是炒股者最大的心理敵人,而貪與怕誘發的性格缺陷——急躁和猶豫又成為股民的大忌。小錢便是因為猶豫而連續失去了幾次賺錢的機會。
許多人炒股,不是急躁就是猶豫。而急躁也罷,猶豫也罷,其實都是害怕所引出的結果。因為心中害怕,便不能冷靜地處理問題;因為心中恐慌,便不能作出果斷決策。尤其股市處於盤整,大勢未明朗的時候,眾多股民往往按捺不住自己,匆匆買賣交易股票,嘴裏還念叨:“今天不做就要錯過大好機會了!”而當大勢趨升趨跌快成定局的時候,他們倒又彷徨和躊躇起來,怕走進了多頭或空頭陷阱,不知該買還是該賣,從而錯失良機。丹麥哲學家布裏丹先生有一則寓言故事,內容是說有頭毛驢在幹枯的草地上好不容易找到兩堆草,由於不知道先吃哪一堆好,結果在無限的選擇與徘徊中餓死了。後來,人們就把這種猶豫不決、遲疑不定的現象稱之為“布裏丹效應”。股市裏患這種猶豫不決的“驢子病”的人也不在少數。有的投資者晚上想了很好的主意,白天一到市場聽到各種各樣的消息便開始猶豫,最後糊塗地照人家的主意去做。這種投資者可以說是永遠不會長進的,因為他的腦袋長在別人的脖子上。還有的投資者喜歡翻閱各種報刊書籍、收聽廣播電視以決定自己的決策,在資訊社會裏充分發揮和利用各種媒體提供的消息及意見,來加強自己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既是聰明之舉,又是省力省時的辦法,但千萬不要忘了開動自己的腦筋,將以上信息進行過濾和分析,采用“拿來主義”為自己服務,而不能當信息的奴隸。看準了機會,該膽大時就要膽大,該果斷時就要果斷,該下手時就要下手,猶豫退縮就會坐失良機。
美國投資銀行的一代宗師J.P.摩根晚年在回答記者提問“決定你成功的條件是什麼”時,回答的是兩個字:“性格”。在股市裏,有的人堅韌,有的人浮躁,有的人理性,有的人衝動。而什麼樣的性格決定什麼樣的操作風格,也決定怎麼樣的贏利水平。性格急躁的人做事風風火火,快刀斬亂麻,不喜歡磨磨蹭蹭。這在幹其他工作的時候也許是可以的,而在股市上卻萬萬使不得。遲疑猶豫的人,天生木訥,做事三思而行,不見兔子不撒鷹。這種人做智囊人物或謀士倒合適,但在股市上該斷不斷,也會是一世後悔!
有專家建議,對於有猶豫或者急躁性格的投資者,可以從三個方麵來加以矯正:一是不要天天泡在股市裏,以免受市場氣氛影響。平時多看報紙雜誌,多聽廣播,密切注意各種動向,操盤決定在家中經過縝密的思考分析後得出,輕易不要改變;二是在大勢不明朗的時候以觀察為主,盤局中學會“忍”,一俟盤局往上或往下突破才順勢而為;三是根據自己資金的情況一次買賣不要太多,如果股市上升可逐步吃進,免得把全部資金套死,一旦下跌無還手之力。如果股價下跌也可分批買入,越跌買得越多,這樣雖然不知底在何方,但可避免踩空;賣出則要一次性脫手,不可三心二意,因為如果股價上升乏力,即使最後的利潤吃不到,你也已安全著陸了。
炒股要學會算“機會成本”
嚴格地說,小周不是炒股失敗者,相反,他做股票做得非常成功。他於1996年拿6萬元錢入市,到2001年初,賬麵資金已達9萬多元,增值了40%。這在虧多盈少的股市裏,是相當不錯的。但是,當筆者采訪他成功的經驗時,他卻毫不掩飾地說:“我雖然炒股賺了錢,但也有很深刻的教訓,否則的話,我本來還可以賺得更多。”為了證明他不是故意謙虛,他主動給我講了一個“為了幾分錢,少賺一萬元”的故事——